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1922—1975)著名导演、诗人、文学批评家,意大利20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帕索里尼一生才华横溢、作品丰硕,多次荣膺国际电影大奖,奠定了其世界电影大师的地位,同时在诸多文学和艺术领域均有非凡的造诣和成就。生前共出版诗集十七部,导演二十四部电影,创作二十一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以及六部文学和社会批评文集等。

但是,倘若我们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在所有的作品形式中,诗歌作为帕索里尼使用的第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他在生命的各个阶段未尝稍歇的独一无二的灵魂媒介,恰是其他所有作品形式的源代码和始动因,即便他最富盛名的电影作品也概莫能外,不仅他的全部电影作品无一例外地以诗人的身份在拍摄,甚至更准确地说,他的全部作品形式共同构成了一个以诗歌为中心的整体。

如果我们了解他7岁开始写诗,17岁起每天保持一本半书的惊人阅读量,其诗歌在语言和知性谱系方面的广博宏大就不难理解了;此外,也因为帕索里尼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赓续者和颠覆者的声名过于显赫,导致其余的作品形式被遮蔽于电影创作的炫目光亮所投射的广袤的阴影地带,而诗歌就是这丰厚的阴影中最具核心地位、最令人不安的一片区域。
雅众文化推出的《回声之巢:帕索里尼诗选》收录了帕索里尼诗歌创作成熟期的大部分代表作,也是汉语诗歌界首部帕索里尼诗歌译本。2023年2月4日,首届”南方诗歌奖“特将翻译奖授予精心翻译该诗集的诗人、学者刘国鹏先生。

这期「雅众echoing」,我们特邀诗人、译者、学者胡桑主持,与《回声之巢:帕索里尼诗选》译者、翻译家刘国鹏和诗人、学者戴潍娜一起谈谈帕索里尼的生平,以及他最为重要的诗歌创作,走近这位被有的评价家称之为“创造力的巨无霸”的伟大诗人。


【时间轴】
在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
04:19|两位嘉宾分享对帕索里尼的了解,他不只是一位伟大的电影导演。
12:51|两位嘉宾用中意双语朗读帕索里尼《玫瑰形状的诗篇——<世俗之诗>》选篇。
18:17|帕索里尼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他从传统中吸取营养,也从各种潮流中“打劫”。
29:36|帕索里尼对现代文明持悲观态度,他的诗歌中藏着惊人的时代预言。
36:30|帕索里尼变成了我们的同时代人,他的痛苦连接我们的此刻。
42:15|刘国鹏谈翻译帕索里尼的的感受,他是多语主义传统的继承者。
55:24|预知了自己命运和火刑柱的的诗人,帕索里尼拒绝一切形式的和解。
1:00:39|用写诗的方式拍电影,帕索里尼的其他身份都是诗人的分身。
1:10:00|胡桑谈帕索里尼的诗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出 品 人 |方雨辰
本期策划|方雨辰
后期制作|小 飞
视觉设计|小椿山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