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消费是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贯穿每个人一生的问题。日常的吃穿用度离不开帐本上的数字流动,“双11”等刺激消费的购物狂欢节仍会如期而至,提及购买商品的心情,人们常常自嘲为“被收割的韭菜”。但变化也悄然发生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持有理性消费观念的千禧青年高达72.49%,货比三家的消费习惯、就业压力和全球经济疲软大环境让首批“00后”毕业生更趋向于理性消费。

在本期Talk三联中,我们能够通过人们真实的经历,认识当代年轻人如何用各种方式践行着新型的理性消费方式。他们活跃于以“抠门”“攒钱”为名的网络小组中,享受低消费的简单生活,在临期商店寻觅惊喜,当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游民”,获得乌托邦式的邻里关系……节俭创造了新的消费模式和心态,与此同时更珍贵的,是其中蕴藏的自洽和对生活的思考和想象力。


【本期嘉宾】

嘉宾 | 卡生,《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安妮,《三联生活传媒》记者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时间轴】

02:47 什么是“新节俭主义”?

08:40 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12:54 消费时代的代际划分

17:05 互联网究竟在帮我们省钱还是花钱?

23:25 经营邻里关系也是一种省钱的方式

27:53 我们想要不断消费,是因为我们太空虚了

30:22 “临期食品”的门道有多深?

43:47 “数字游牧”与“数字游民签证”

48:03 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更重要的事

56:04 “节俭”也是一种表达


【新刊速递】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感兴趣,可扫码阅读/收听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关注收听。




主播...
三联中读
三联生活周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虹子_lnaR
1个月前 福建
0
21:34 我喜欢自观这篇里的一句,“衡量节俭不是看你有多少东西,而是看你是否享受了你拥有的东西” 我经常消费以后只看自己付出了,花钱了,没有看自己获得了,收获了。对自己已有的事物时常熟视无睹,“灯下黑”。由此又陷入下一轮的花钱内耗中。 最近我也看到类似的观点,说一次消费都必须支付两次,购买大多数东西第一次消费是付出的金钱,第二次支付是我为这个东西的使用付出的精力、时间成本比如阅读一本书、使用健身器材。只有完成第二次消费,这个东西才真正是我的,否则只有第一次消费那对我就只有消耗。化用一个著名的概念,“睡后成长”讲入睡以后人体的成长优化,我现在也开始关注“消费成长”,关心自己从“消费”这一行为中获得哪些收获和成长,体会自己在消费中的个人享受。 ps:这期杂志的封面好好看,这个手绘我太爱了😍
朱渚渚的柳树
1年前 云南
0
这一期真的……听得很迷惑…… “我们”“我们”到底是在说谁呀……是大城市无孩的中产吗? 反正我听到的,不是“我们”也不是数据上的大多数。
Estelle_jU4B
2年前 中国澳门
0
麦是不是不太好,听起来有点刺耳
小Ju
2年前 上海
1
45:42 甚至都不是因为疫情。2020年以前学法语的教材里都有数字游民这一章,我还记得有一段听力是说做着法国的工作在巴厘岛生活。
福斯坦
2年前 四川
1
14:07 标记下这一段,等有空了把这段和相关文献捞出来看看
云胡不归
2年前 德国
1
数字游民签证好棒啊!
shansharon
2年前 北京
1
57:24 哈哈哈哈是这样 买不起那我干脆不想买!
划船不用桨ang
2年前 北京
1
54:58 太理解这点了,我不仅会这样,交朋友尤其这样
小Ju
2年前 上海
2
30:51 曾经的成都大学生非常心痛伊藤洋华堂没了🥲
MariaCai
2年前 广东
2
55:14 我也是这样 会stick with一个品牌一个款式
howeverbee
2年前 日本
2
30:38 我可太喜欢伊藤洋华堂了
草莓代其利
2年前 北京
2
其实我觉得疫情前就有很多年轻人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了。多少也受到反消费主义,反资本主义还有环保理念的影响。很多人就会平时过的很简朴,但是会把非常大的花销放在露营啊,学习技能啊,旅行上面。 我现在也已经习惯了买二手衣服,化妆品都是四五年前买的,任何东西如果有可替代的都不会买新的。 至于幸福感的来源,一方面感觉整体的环境和经济不好,幸福的整体阈值会下降,另一方面通过存一部分钱会有安全感,给自己喜欢的东西付费的那种获得感,比随处乱花钱要更满足。
HD92517g
2年前 广东
3
这社会把年轻人整得真惨
洞穴里的荒原兔
2年前 广东
3
中国的小便利店没有临时食品买,因为它总是不停在新鲜的标签的。。
随风而起
2年前 浙江
3
29:13 用消费品给自己归类,其实现在的消费品牌也故意这样(好像三联之前是不是有一期讲这个的,现在的工作太细分,人没办法用工作给自己定义,就只能用品牌给自己定义),打造品牌社区,比如买什么牌子汽车的车主,买什么运动品牌的人等等
意二三
2年前 福建
4
听了之后觉得………嘉宾的生活实在是太悬浮了。就像38℃住进方仓的女记者一样,过着另一种生活。言必称“跳伞”“房车”,玩各种生活概念。其实现在大家不敢消费了还不是因为靠自己钱太难赚了。不必装外宾。
shansharon
2年前 北京
4
15:32 补充一下查的四个消费时代的资料:第一消费时代,是少数中产阶级享受的消费;第二消费时代,乘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以家庭为中心的消费势如破竹;第三时代,消费的个人化趋势风生水起。第四消费时代,即重视“共享”的社会。
顽石偈
2年前 江苏
6
21:21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记账
洞穴里的荒原兔
2年前 广东
8
以前我是觉得消费都是不好的,消费主义就是不停让人陷入消费循环,后来我理解了,消费一定是具有它本身潜力的,这个潜力体现在,其实关键不是消费行为,而是,你消费什么,消费就像投喂给生产的饲料,最终也将反过来影响你能获得的商品的质量。什么是好的消费比消费不消费其实更重要。
随风而起
2年前 浙江
17
22:37 我的方式是列预算计划,所有要买的东西都列好,不额外买东西,有规律的生活,未来一年的计划都可以列出来。 然后把自己真的很喜欢很想要的东西也列出来,比如我想去体验一下跳伞,射击,想买望远镜,真的列出来后,其实花销会低于预算,因为列出来时可能还很想,但是过了几个月,等真的到时间点了,欲望就不强烈了。(可以把欲望按时间平均分配,这样每一段时间都有一个反馈,产生额外消费欲望的可能性就小了) 还有就是经常提醒自己,买这个东西,是真的需要,还是欲望,比如鞋子破了需要买新的,还是就是单纯的想买新鞋子,这种时候就会放弃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