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黄河之于我们是熟悉的,她出现在课本、赞歌、诗篇中,塑造了我们脚下的大地,融进了民族文化的底色;然而写作黄河又是不易的,她广博、绵延、自由,承载泥沙却饱含纯净的感情,奔腾而过却累积起厚重的历史意义。
本期Talk三联,我们的记者与嘉宾从对黄河的记忆出发,从亲身走过黄河流域土地的见闻出发,从历史与地理材料出发,谈论黄河的发展、黄河流经的景物风貌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作为自然的框架,自千年前至今天,如时间般奔流不息的黄河一直影响着农业农耕和社会生产,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期嘉宾】
嘉宾 | 邢海洋,《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张雷,《三联生活周刊》资深摄影
主播 | 张星云,《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时间轴】
05:54 初见黄河
11:42 “水土流失”刻板印象的背后
16:14 黄河如何塑造了脚下的大地?
20:51 漫流时期:华北大平原的原貌
24:04 人类参与:河流如何被开发?
31:34 黄土高原的特殊之处
44:10 驱动还是限制?黄河走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50:19 沃土的支架:渭河与汾河
52:35 从农耕看黄河下游的百年变迁
54:20 黄河泛滥与两岸人们的生活
【新刊速递】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感兴趣,可扫码阅读/收听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以及网易云音乐关注收听。
主播...

三联中读

三联生活周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minnnt
2年前
广东
0
昨天听了节目,今天特意找了个书店去买纸质笨,结果居然没有😅

斯文何谓均
2年前
河南
0
37:28 邢老师的观点呢,就很有唯物主义史观的味道,我们人类走过的路是跟近代史一样具有唯一正确性

葉集
2年前
山东
1
我老家是商丘的(离菏泽很近),小时候爸爸妈妈有带我和妹妹路过黄河故道,虽是故道,但也足够壮观,心想原来黄河以前是从这流的啊,真的好酷。今年我们一家又自驾去了西安,从老家到西安这一路有看到南水北调大桥,有跟着黄河走,连霍高速上是很高的,在洛阳或是三门峡之后就会跟着黄河跑,黄河一路东流,我们一路西行。穿山而过的高速可能海拔也有一百米了,我们远远的看着黄河,宽广无比的黄河,几字形黄河…如果能够站在黄河边,吹着凉风,好像还能遇见几千年前的古人在那里乘凉。

肖申克的舅妈WM
2年前
河南
1
黄河边长大的河南孩子,狂喜。

居士
2年前
北京
1
就爱听邢老师单口,不吐不快的感觉,声音都在发光。
凝伫回首
2年前
山东
2
地理爱好者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