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为3.76亿人,而这意味着我国平均每4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属于流动人口。根据2018年的人口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数量为1.02亿,其中流动儿童3693万,城镇留守儿童3540万,农村留守儿童2957万。在数字背后,我们感兴趣的是,分离是如何影响了这些儿童的成长、亲子关系和学校教育。


06:10 钟郁含分享和项目结缘的经过


19:06 王博强调流动和留守儿童两个概念不可分割,来自于同一批进城务工人员


20:45 王博分享自身成长经历,对城中村与打工子弟学校的观察


24:00 王博介绍同心子弟学校课程与图书馆


26:40 王博介绍开设厨艺课程的过程


27:10 王博介绍在城中村孩子周末和平时的一天生活


34:20 同心图书馆的设置对孩子的改变


38:30 流动儿童不得不回到家乡后(回流儿童)的遭遇:不熟悉的故乡与回不去的远方;断裂的关系与重建的家园


45:26 钟郁含介绍团队纲领:服务外出务工父母,找到适合他们远距离交流方式,使父母与孩子关系更紧密


51:00 钟郁含讲述如何启发父母,如何沟通交流表达他们对孩子生活的关切


63:35 钟郁含讲述因为异地所引发的父母与子女的种种误解


72:32 黄大哥诗歌分享:回家;打工子女父母内心的波涛汹涌与脸上的波澜不惊


75:20 钟郁含分享父母们在参加工作坊后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变化


82:50 王博分享流动儿童在城中村学做饭的故事


84:30 钟郁含:人和人的关系会让我们做出很勇敢的事


86:25 钟郁含:打破对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缺爱的刻板印象:奶奶给孩子买的作业本里夹了一个棒棒糖;给狗烤烤火,孩子捧着双手给钟郁含递鞋;多看看孩子们爱的来源


96:05 老师对流动/留守学生成长也至关重要



【本期嘉宾】

王博

同心创行社会企业负责人,北京工友之家委员会成员。已开发两个产品:同心童子军和同心儿童友好空间。

【同心儿童友好空间】致力探索流动儿童可持续成长的社区未来学习中心,通过为流动儿童提供图书馆空间服务及优质课程,尝试一系列微型社会实验的方式,动员青年参与公益行动,支持流动儿童享有优质教育,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钟郁含

一起长大项目发起人。

【一起长大】和外出工作的父母以及留在家乡的孩子一起工作,希望通过支持双方的远距离互动,让父母与孩子看到属于自己与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加固彼此间爱的桥梁。我们的工作包括了解他们之间远距离互动的方式和需要、开展工厂内的父母课堂、发布关于情感交流技巧的视频,以及记录打工者的人生故事。


【音乐】Winter


【主播】游姝楠


【制作人】王乃璇、吴佩伦


【SEED团队】储丹、高琳、蓝丹藜、彭姿毓、吴佩伦、王溯、王乃璇、游姝楠


【后期】王乃璇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


SEED社会种子社致力于发掘和培养社会创新青年领袖,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主播...
希瑞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Wayway
2年前
0
好棒的一期节目!听出了太多眼泪!都是真实的故事~
Zorina
2年前
0
想知道郁含在这个领域呆这么久,从始至终有没有遇到过个人的危险?小学时妈妈就跟我说以后长大了在大学时有同学去支教,有可能女生会遇到危险,把你压在村子里给老光棍生孩子就回不了家了……虽然小学时我对自己能长大,能去上大学没有概念,但妈妈会告诉我可怕的事情有可能发生。当然大学时我们学校或是同学也没人组织这种事儿,可能因为不是好学校或师范专业吧。
Aaron_
3年前
0
推介电影《遥望南方的童年》
diudiu丢
3年前
0
好多痛点
暴躁甜水儿
3年前
2
听了这期博客带给我很多感触,我是一名乡镇教师,之前我对流动儿童是没有什么概念的,突然想起去年学校里回来了一个省会小学的学生,当是不太理解为什么要从那么好的环境回来,现在才知道可能是因为户籍带来的升学的问题。 还有给打工的父母做讲座我觉得对教师开展工作也是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在外的父母很焦虑,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关心和沟通孩子的问题,会把希望寄托在班主任这里。“老师我们在外面没办法,你帮我管紧一点”是乡镇教师听过最多的话,老师也很无奈无力。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多多推进吧,佩服、感谢主播们!
Haile
3年前
3
16:08 听到这个孩子挽留支教老师的故事,忽然发现,今天我们似乎过于强调“独立”“坚强”等品质,而忽略了“依赖”和“信任”的力量,这些力量同样可以书写了不起的故事。 好些年前,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看过杨澜的一本书,里面写,她在出差的时候,会刻意把“收拾行李”的机会留给丈夫,因为要给丈夫表达关心的机会。 我印象深刻,后来和爸妈相处,会给他们机会唠叨,即便内容反复;会让他们寄自己做的家乡菜给我,即便没那么想吃…… 要给重要的人,关心你的机会。也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柔软和期待,争取想要的关怀。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