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无处不在是一档关于旅行和心灵探索的播客,将会在路上采访不同的旅修者,分享他们在旅途过程中的自我觉察与成长。


「主播介绍」

世界公民、跨文化深度爱好者、穷游背包客、数字游民。

小红书 | 公众号:阿绵Mian


「本期嘉宾」

教育博主/北大休学在逃/间隔年旅行

嘉宾小红书:田浅浅


今天第二十八期我要采访的嘉宾是北大休学在逃的女孩浅浅。


自称为「小镇做题家」的浅浅在本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语言学后继续选择保研北大,但在北大的时候她经历了人生中的两场破灭,这两场破灭引发她对于国内教育体制公平的深度思考,同时打消了自己原先的读博计划。


在本期播客里浅浅分享了自己为何从北大休学并且选择间隔年的形势四处旅行,过程中她究竟收获了什么。以及北大在读时因焦虑引发的暴食症又激发起了她对食物的另一种看法。


间隔年于她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出发,也是一场人生中必须要经历的深度体验。重新思考自己身而为人的价值,重新探索自我与内心,是每个人一生中都需要完成的一场课题。

如果你也对教育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如果你也想要开启一段自我探索的间隔年,开始想要自我成长,那么欢迎收听本期播客!


本期剧透:

00:02:24

为什么会选择休学进行间隔年?

00:18:22

大城市的小镇做题家&网瘾少女的成长历程

00:32:11  

第一场破灭:我不再想成为一名传统意义上的老师

00:39:42

第二场破灭:我不再想读语言学博士

00:52:52  

读研、焦虑、暴食……失去控制之后,重新建立与食物的连结。

01:07:18

走出象牙塔接触世界,间隔年旅行带来了什么?

01:33:09  

更多地行走世界,探索自我,建立属于自己生命的衡量尺度。


如果你也止不住的想要在路上,如果你也正在不断探索自我的内心,这档播客或许会是你的不二选择。


每期播客详细文字版本及旅行成长干货,都可以在gzh:阿绵Mian 里找到~


主播...
阿绵Mian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阿绵Mian
2年前 云南
0
本期播客来啦!这次我采访了从北大休学间隔年的小镇做题家田浅浅,聊到了她为何从北大「逃离」,以及进入北大读研后经历的两场关于自身的破灭。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是为了什么而读书?似乎本期聊到了一些很沉重的话题,可是我觉得这些东西却反而最有意义。同时,也聊到了浅浅在读研期间由于焦虑而引发的暴食症,最终又如何真正与食物发生了和解。 休学去间隔年到底对人本身有什么重要?间隔一年够吗?我们都觉得一年也太短了吧! 欢迎收听本期播客~
Chick
2年前 重庆
0
现在似乎收听不到了 是不是审核问题呀……T T
Ella0730
2年前 中国
0
54:20 听着听着 也很想下去买块巧克力
姜积任
2年前 广东
0
居然能上深圳中学,太牛了吧
十里堡杨mi
2年前 北京
0
51:30 怎么突然开始吃东西了…………
人间伏虎
2年前 江西
2
看到有说“中国人没有gap year”,确实如此,我们对时间的价值总是锱铢必较的,无法写进简历的人生就不算真正活过,哪怕是玩,也要冠以“素质拓展”的名义。所以就算你有gap的事实,也没有gap的心态,因为连你自己也总是下意识地想从gap里学到什么、获得什么,我们的成长环境不允许我们粗心大意、无心插柳。 我们的规则太严格以至于会缩窄成不一定靠得住的机会,规则从来不使你心安,它只会漫长地压抑你,你无法轻松地利用它来安顿自己,而是要随时待命以抓住它。于是外部的混沌倒逼出我们内部的精确,一个人的每个岁数都有每个岁数的高精度卡尺把他套进去,25岁完成22岁的成就不能沾沾自喜,25岁完成25岁的成就是理所当然,25岁完成30岁的成就才算节奏不错。在致密的生活里,没有空隙供你错身或悬置,一生被档案支配。 中国孩子从来不敢奢望自己从前的积累已足够宽裕到能来一次游离于时间矩阵外的gap,因为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预习,而尚能永无止境地预习都还算好,更多人的人生,其实是在左支右绌地复习。到了最后,不预习就是偷懒,而复习就是我们的gap。 个体无法拥有这个概念,社会不准你有,因为一旦承认一个人可以gap,那无疑会摧毁整个集体的戒律和教条,会颠覆整个系统的认知。这样的文化环境下,你的gap不具备合法性,得不到理解,比起gap,人们更愿意相信你是被外星人抓走了。 ——假如你刚好空窗了一年,那之后面对面试官时,你是不敢说自己在gap的,你会说自己这一年在打零工,或者你会说腿摔断了,在医院治了一年,这个理由还算可以。我们只相信人克服不了身体,但从不相信人其实也克服不了精神;我们可以想象身体的伤痛,但绝不认可精神的失措。在这里,精神是廉价的、是可以被贱卖的、是感觉不到的、是能很轻易放弃而不足以成为理由的——放弃精神是我们的出厂设置、是默认值、是走路和吃饭、是竞争所需要的最基本单位、是一旦做不到就可能会被父母视为某种残疾。 中国人没有gap,不仅是说这件事从来不会是主动的选择而往往是被动的既成,也是说哪怕你主动选择了,它也会是一件被自动加密和涂改的事情,是一件就算发生过也不允许存在的事情,是一种被勤劳所诅咒的讳莫如深——在一个人无法坦然对面试官说自己gap过一年的前提下,gap对我们来说,确实是比被外星人抓走更空幻、缥缈和遥远。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