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弱者的庇护所:为什么知道的越多,思考的却越少?
本期节目关注的人群是大学老师,主题涉及表达困境、身份焦虑、教育理想。范老师是一位惯于沉思的大学老师,也是体制无声的叛逆者,他是我能想到最适合谈论这一话题的人。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话基于两个背景文本。
第一重背景是约翰·威廉斯在《斯通纳》一书中塑造了的人物:大学老师斯通纳。一个在各种世俗意义上都不算成功的人,是怎么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理想主义英雄的?大学这片知识和思想的净土是如何日渐沉沦的?寄居在学院体制中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自甘退化为社会的“弱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影子。
第二重背景是“龙虾教授”彼得森和“左派旗手”齐泽克的世纪大辩论“幸福:资本主义vs 马克思主义”。
抛开意识形态那些宏大的话语,我们更关心的是制度环境如何塑造心智整全的人?思维方式又怎么影响我们改变世界的方式?我们都对泛泛谈论有所警惕,却对改变现代知识人的危险处境力不从心。
本期嘉宾
范老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高校教师
你可能会听到
#02:05 表达者的困境
#08:35 对话和宣传的区别
#11:03 听播客是一种道听途说吗
#11:44 记者最难得的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13:04 干货是一种错觉
#14:29 彼得森与齐泽克的辩论:幸福:资本主义vs马克思主义
#20:47 大学老师越来越不自由
#22:13 学生的期待在塑成更标准和安全的表达
#23:51 匮乏感下成长的认知能力更谦卑
#28:32 左翼思想在现代社会逐渐失去活力
#33:38 多元相对主义滑向一团浆糊的扯淡
#38:14 人思考无法思考的命题就会宕机
#39:46 广告制造了快思考与慢思考的错位
#47:43 “自了汉”改变世界的方式
#51:18 自我边界清晰的时刻选择才是真实的
#59:24 大学是弱者的庇护所?
#01:03:00 大学老师的身份焦虑
#01:04:19 绩效社会的倦怠
#01:11:46 站在生命的终点看待无谓的损耗
#01:14:44 欲望即透支
#01:15:17 被搁置的古典美德:节制与荣耀
#01:18:55 大胆去爱吧,就像你不会受伤那样
欢迎收听《咸柠七》,一档生涯访谈类节目
出品:巨有文化传媒
主编:石楠
设计:Chancy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