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乐府文化是近年小众出版品牌的一批黑马,八旬老人的泣血书写《秋园》、俏皮的古典诗词评传《诗人十四个》、“讲了100万次的故事”系列无一不清新脱俗,他们是大地上故事的采集者,一本本装帧精致的书让一个个神采飞扬的生命在读者手头浮现。小众好书背后有哪些令人感动的故事?从媒体人到出版人,对于文化生态有哪些思考?从北京到大理,精神状态有什么转变?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乐府文化总编辑涂涂和乐府文化的bigfan马姐,两位以慢为美的人,一起来聊聊在一个效率至上的时代,为何选择慢慢做书。
书之所以可以是精神避难所,是因为它不是宏大的、功用的,它是私人的、自由的。
正像涂涂所说,“对幸福、文雅、有尊严的生活的个人体验,是抵御暴政的可靠资源,是校准思想之弦的尺度。幸福根本不是咖啡馆、民谣演出、购物袋这些像俄罗斯方块一样从天而降的东西,它是一种绝对的命令,要求我们用一切触手可及的材料来进行建设。幸福并不是躺着被一艘船运到美国、运到民国的意思,它不是享受,而是我们在任何处境中都必须努力去完成的一项责任。从生活出发,这些书可以是有助于构建亲密关系的,有助于发现和理解美的,有助于内心力量的积养的,让人有勇气把精神世界里的事物拿到现实中来试验的,基于真实生活的,滋养生命的,可以成为构建幸福的微小的材料的。”
【嘉宾】
涂涂,乐府文化总编辑、原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
马懿,ZaZaZsu乐队主唱、城市颈椎病理疗中心主播
【你可能会听到】
0:01:59移居大理后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0:10:25一个人造一条船的意涵
0:15:07如何做出一本书?
0:17:35与病对话,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
0:20:30“我所钟爱的将鼓励我成长”
0:24:40生活即修行,用生命写书
0:26:40民间故事中藏着民族的心灵结构
0:29:27中国杰出的自然文学
0:34:06古典文学如何滋润现代人的心灵
0:39:54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下笔千钧
0:46:53窥见守山人的纯净内心世界
0:49:45活着的笃定与故事的魅力
0:55:00按自己的节奏生存在残酷的市场
1:04:55静候做出的书“击穿”时代
【提到的书】
《仿佛若有光:大理访谈录》
《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
《造舟记》(待出)
《与病对话:全科》
《秋园》
《我心里有个小小人》
《我本芬芳》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
《大地上的事情》
《听客溪的朝圣》
《诗人十四个》
《六: 一个日本人在大理的耕食与爱情》
【BGM】
冬日的暖阳(经典钢琴曲)
出品:巨有文化
本期主编:倩倩
视觉设计:Chancy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