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嘉宾:马姐、张琳
主播...
曹柠

巨有文化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张碎峎
2年前
17
14:41 我喜欢目前为止二舅视频UP主对于二舅的后续操作

猫毒
2年前
25
微博早就卸掉了 太致郁
B站也卸掉了 文件太大
微信视频号、直播通通关掉
世界清静了许多
HD910640u
2年前
29
为啥不能批评,男嘉宾自己都不客观,不公正
钱塘遛大潮
2年前
33
33:37 举例说自己的一个去荷兰留学的亲戚那段让我有点尴尬
HD726832o
2年前
33
up主本身倒无可厚非吧,他顶多是文过饰非。恶心的是官方对他的助长加工成所谓正能量的态度
km_9kuc
2年前
35
为什么现在做博客的都不保证声音质量就发出来了……

yuray
2年前
36
13:37 很多人真的是把刻薄当深刻,玩弄语言以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最终以此标榜自己与众不同,难以理解。
蛋不具体
2年前
37
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它的文案,一种伪装的简洁,底下是作,是腐朽的价值升华,是极其隐藏的俯看姿态
扛着米缸一样可以翻窗
2年前
42
12:15 是的,随波逐流久了,煽动性很高的东西总让我想警惕一下!

一枚橘子
2年前
47
我又思考了下,可能故事剧情某种程度和比如 秋园 一定程度上类似,但是我为什么不怎么喜欢这个视频呢?因为他在标题里有很强的目的性,我看了视频并没有感觉到怎么治好了所谓的精神内耗,所以感官不怎么好。他有一种,我想给你输出我的价值观,并且太过直白,有一种“教育”的感觉(虽然它叫做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所以当我没有感受到的时候,我自然产生了否认感。而秋园不是,他没有那种预设感。

djvuysjbd
2年前
53
为什么文男文女喜欢发反映现实的文字就是“精神内耗”呢,没有很懂
HD717574i
2年前
56
一点小建议,嘉宾之间可以不要太频繁抢话,听觉效果会不太好

郊野
2年前
66
自觉和嘉宾中的一个姐姐想法一样,可能我没有按照纪录片的角度去看这个片子,而是从创作的角度去讲,这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和配乐的配合都太好了,把二舅的淡然、坚韧塑造得很好。所以从观看的体验来讲,它在我这儿的主题是一个人的百转千回的人生,共情点是他映照着我们上一辈的人,而他们缺乏被书写的机会。我不认为这个片子在“消费苦难”的原因,是一个短篇能承载得东西实在有限,要让他既做到感动又做到反思和批判,不太可能,要要求作者在一个片子里把所有的事情讲完,都呈现出来,也很困难。当大家把对“苦难”讨论的所有面向都架在一个片子上,自然可以找出缺憾来。
午夜lotus
2年前
86
不论什么观点都不能互相说服。这个作品只是作者的叙述,也未必是真相。反正有点同理心都看不得别人受苦还叫好

第三人称少数
2年前
89
我看完这个视频的第一反应也是get到它的脚本和“精神内耗”的治疗之“道”,完全没有想到批判。后来上豆瓣,一看大家都在批判,我开始反思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

这条小鱼也在乎
2年前
134
感觉作为普通人发出不同的声音都很合理,不太喜欢互相看不上彼此认知的氛围…
扛着米缸一样可以翻窗
2年前
240
我觉得可以理解有人从这个视频中获得感动和能量,但是这种“被笼罩”让我觉得厌烦。同时汉宝德先生的回忆录中的一句话,“看透了他们的心思,我拒绝受到感动。”
曹柠
2年前
285
引一段鲁迅的话作结:我每当写作,一律抹杀各种的批评。因为那时中国的创作界固然幼稚,批评界更幼稚,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倘将这些放在眼里,就要自命不凡,或觉得非自杀不足以谢天下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颖winnce
2年前
327
贾樟柯说过 中国变态的地方 就是我们过分崇拜苦难 好像非要苦才有甜 其实不对 王思聪就不需要吃太多苦。看美剧英剧 国产摆拍严重 去看看老雷的解读很好 好多逻辑不通 摆拍严重。脱离纪录片

第三人称少数
2年前
350
16:36 停止精神内耗:关掉朋友圈+卸载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