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魏微是70后的代表性作家,暌违逾十年,这次她带着新作《烟霞里》在播客首秀。
沉潜十年,《烟霞里》甫一出版就备受瞩目,不仅俘获了各年龄层读者,也提名了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让70一代的心灵史跃然纸上,荒蛮又活泼的90年代成了浓墨的缅怀对象。小说主人公田庄,一个县城女青年来到大城市,以文学为业最后在庸碌中早逝,在编年和纪传之间,小人物背后的大时代呼之欲出。
我读《烟霞里》几次夜不能寐,仿佛看到了父母的青春从眼前不觉间重演又消逝,无人疼惜。难得在语言,更难得在气象,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如今回看,沧海桑田。
文本之外,我们的对话也在叩问文学的价值,尤其是在一个时不我待、被焦虑和妄想占领了心智的年代。她说,文学之于生活就像影子之于人,这样说来,保持书写和阅读已然成了对抗本身。
想念那个人人饥渴,但人人饱含希望的年代。想念广州。
【嘉宾】
魏微
作家
樊晓哲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你可能会听到】
04:28 70一代的心灵史深水静流
08:15 同代人突然离世的冲击
13:17 过了二十岁,生活就是“一出溜”
15:30 文学写的就是小人物,谁又不是小人物
18:05 忘掉身份,渴望被人群淹没的感觉
20:30 中年变法,写作只为给自己个交代
24:10 范雨素、杨本芬回到了写作的原点——心里有话说
32:20 巅峰之后,沉默生活十几年
35:30 读书不必煞有介事,电子书和纸质书没区别
38:15 野性的、有希望的、不着急的广州
44:10 九十年代——新中国的青春期
47:40 匮乏感是九零后成长的驱动力
55:40 激情爱与爱无能的代际循环
67:45 当成为父辈的我们终于理解了父辈
71:20 母女关系的变化源于力量对比
75:15 大时代的平庸只是不争不抢罢了
制作 曹福楼
配乐 陈鸿宇-人在旅途 & 新裤子-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