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团力结构」的播客。「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大暑」,在土地物产上北方终于“赶上”南方(而不像此前的节气,总是南方先上市某种食物)。“赶上”的意思,除了豆角、瓜类、番薯等,南北方的自然农场都没啥菜可吃的。
嘉兴的杭白菊已经完成了第二次掐尖;烟台的苹果已经长大,竹竿撑枝防压断;广东为忙碌的秋种做准备,育秧育苗整地;威海的麦田割草、休耕。
小而美的生产者,总是想要把最正宗的地方风物与自然生活传递给外界,但往往因为过于专业而不被充分理解。
比如,广东人爱吃的、能分辨的不同荔枝口味,桂味、糯米糍、妃子笑,到了江浙和山东,就简化成“核小肉多就是好荔枝”。
在坚持生产水准的同时,如何平衡专业与大众认知,去更好的向外传递知识与文化,是我们此次讨论的新议题。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目前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目前生活工作于嘉兴。公众号:梅和鱼
关于嘉宾:
@立君,生态苹果农,目前生活工作于烟台。公众号:李立君生态农园
@郭锐,生态农场主,目前生活工作于广东。公众号:一田公社
时间轴:
00:00-00:39 开场+主播介绍
00:39-01:17 嘉宾介绍
01:17-01:56 大暑节气的概况
01:56-04:34 郭锐:广州无风湿热的酷暑
04:34-05:17 杜玥:威海夏天的海风
05:17-06:36 立君:烟台在夏季的雨天骑车还很冷
06:36-07:02 郭锐:在广州从化没有海风只盼台风
07:02-08:20 鱼缸:比广东还热的嘉兴,西瓜说馊就馊
08:20-09:44 杜玥:盛夏中劳动后才能吃西瓜
09:44-11:07 鱼缸:生鲜店老板亲自种瓜生意火爆
11:07-11:58 立君:对于消费者来说,水果的口感才是硬道理
11:58-13:20 杜玥、鱼缸:非专业人士吃不同荔枝的感受
13:20-14:10 郭锐:荔枝生产者对不同荔枝的评价
14:10-18:42 专业人士该如何让普通消费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产品
18:42-20:53 郭锐、鱼缸:产品的介绍文案是越专业越好吗?
20:53-21:49 杜玥:作为消费者,我愿意为“人”买单
21:49-22:58 鱼缸:讲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
22:58-24:29 鱼缸、杜玥:和工作伙伴的分工
24:29-25:14 立君:作为农人,工作安排灵活多变
25:14-26:08 郭锐:做事情要看心情和状态
26:08-27:11 立君:自己和团队工作状态简单轻松的原因
27:11-29:17 郭锐、立君:种菜农场也要更精简才能轻松
29:17-30:53 鱼缸:返乡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生活状态的调整
30:53-31:43 郭锐:农场在广州的优势,渐渐形成小社区
31:43-32:58 鱼缸:嘉兴的菊田出现马陆和蛤蟆,准备养秋蚕
32:58-33:56 立君:烟台的苹果已经长大,竹竿撑枝防压断
33:56-35:24 郭锐:广州为忙碌的秋种做准备,育秧育苗整地
35:24-39:48 杜玥:威海的田间观察和麦田休耕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