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平安夜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回听这期对谈并为它写shownotes的时候,我依然会为和小跑老师对谈时擦出的那些火花而欣喜不已。

就像节目一开始我说的,这是一期蓄谋已久的串台,甚至可以追溯到2018年我第一次打开她的公众号。

这期的录制本来是冲着2023年末复盘展望去的,但最终的呈现却远远超过了这一年的维度,而是我俩对整个宏观世界的思考,以及如何去思考的思考。

别的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多看看我精心记录的时间轴,里面彩蛋很多。

以下为详细时间轴:

01:20 这期对谈的录制让我们意识到拎包即走的日子终于又回来了,或许很多苦难总会有过去的一天

03:10 我是从小跑老师的公众号的泰国金融危机一文入坑的

(延伸阅读:《危机求生记:三年后的过冬指南》

04:30 我和小跑用春秋笔法和讲故事的手法来写金融,目的其实是为了让更多人认识金融、理解金融

06:40现在讲金融的媒体和自媒体这么多,似乎看起来普通人接触金融的门槛降低了,但其实,由于鉴别的难度加大,门槛反而是提高了

09:00 我们这期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有没有一种方法论或者底层逻辑,可以解释和看清现在就算对普通人来说也越来越重要的宏观大势

第一部分 用叙事经济学,重新理解这个世界

10:50 研究叙事将是理解这个世界变化的重要抓手

12:40 如果那个长坡厚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与其说我们在给巴菲特封神,不如说我们应该给那个时代封神

14:10 小蜜蜂在冬天来临前,会感知周围所有和过冬相关的因素,并进行一系列的测算后,才会开始进行系统性的过冬准备。这就好像我们在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测算后,进行宏观的预测和投资的决策。

16:40 但如果,这些相关性不存在了呢?如果,我们真的进入乱纪元了呢?

19:00 给小跑老师最大灵感的,是“天生带反骨“的交易员群体,他们最不容易被故事影响,却最会利用故事。

20:50 08年次贷危机是美联储这个重要的宏观叙事的转折点

22:30 在1996年格林斯潘那次演讲之前,央行对市场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大卫翁注:此处小跑老师的记忆略有偏差,《The Age of Turbulence》其实是格林斯潘的一本著作,于2007年出版,而1996年格林斯潘的那篇演讲名为《The Challenge of CentralBanking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24:35 伯南克时代一定要给市场明确的信号,但却也是在“蹒跚学步”的过程中

27:30 为什么大家会在2008年抓住美联储这个“救世主”,或许是金融行业无意识中已经意识到过去四十年那个缓慢下行的利率长周期已经结束了

29:40 过去十几年里,美联储向市场的沟通慢慢变得过度了,而这也让市场参与者开始过度解读,看美联储的notes变成了GRE阅读理解

31:50 就在最近,网红经济学家Zoltan说破了“美联储沟通过头了”这一事实上的共识

34:20 宏观和经济数据本身不会推动市场的变化,对这些数据的解读所形成的叙事才会

36:10 叙事经济学的基础是“人更能接受故事”,而叙事本身又是由故事和对故事的解读两部分组成

39:00 为什么现在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差距这么远?可能是因为针对数据的解读出现了偏差和隔阂

41:00 日本今年的年度汉字是“税”,只能说日本政府采取如此透明的消费税标记方式害了自己

42:10 日本化、金砖四国、欧猪五国都是一些概念和叙事

44:50 资金需要从一个地方撤出来,才能投向另一个地方,这里面新的、能被广为接受的叙事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6:20 现在的叙事高地被西方媒体及机构占领,这是件很遗憾的事情

第二部分 用博弈论,解释叙事什么时候会变成共识

47:20 今年小跑老师那篇《那我应该在伊利里亚做什么》给我很深的震撼,并留下了两期节目《vol.46.那我应该在伊利里亚做什么?| 投资账三季度复盘》以及《《vol.47.他说,金融市场过去四十年最重要的自动步道停运了》

48:30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或许可以解释叙事什么时候会变成共识并推动市场

(延伸观影:《美丽心灵》)

51:00 当有人喊出着火了,当你意识到其他人也知道着火了的时候,夺门而逃才成为了最优解——崩盘时刻就是信息变成叙事,并且在市场上广为人知,最终造成了一致性行动的那一刻

52:20 地缘政治处在活跃期是一个共识,但会不会发生更加严重的结果还没有形成共识。

(延伸阅读:小跑推荐文章《On How People Are Seeing Things Differently》

55:40 我以前以为这个时代高层没有信息差就不会有擦枪走火,但现在看来是有些幼稚了

57:00 在算不出来这个共识游戏会走向何方的时候,大家能做的就是分散再分散

第三部分 用第一性原理,拨开叙事的迷雾

58:10 如何避免被大V带节奏,被各种叙事所影响?

59:10 目前美联储叙事的底层逻辑其实是流动性因素,这可以通过观察数据来摆脱故事表面的迷雾

60:40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看数据太难,那就找到相对中立客观的信息源,去看他们的解读

(延伸收听:《vol.42. 你需要的是能真正“打破信息差”的财经信息源》

63:00 普通人不要去猜测周期底部,而一定基于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自身需求,去做投资、资产配置和自身规划

65:20 小跑在用文史哲解读金融,我在用逻辑链条解读大时代,在乱纪元里,文理同时存在才能两开花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新的生活方式播客节目《犬生活》,第四期《日语,我们给你跪下了!》新鲜出炉!

欢迎听众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或者给我写邮件,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节目后期制作:Siri

节目封面:Ximalaya AI

主播...
大卫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心情_9x0U
1年前 上海
0
小跑老师的公众号叫什么名字啊
陆鱼
1年前 广东
1
最喜欢大卫翁播客:有逻辑+真诚+清晰的观点
momo_7i2k
1年前 江西
1
春秋笔法不是指微言大义、皮里阳秋的笔法吗?🤣 听下来感觉在这里春秋笔法是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书写。
Coco_DptL
1年前 广东
2
最初接触春秋笔法的财经文是从戴老板那,会讲故事能激发情绪,这也是网络流量密码,如果没有系统性的知识储备和交叉验证的能力,仅有情绪很容易被带偏跟喵呜无异,为了少喵呜还是得回到精进自己😩。
小枝枝
1年前 广东
2
我觉得这一期很棒 感觉大卫老师是有意的控制自己的表达 让女嘉宾多说多表现一些 厉害
方勇
1年前 北京
3
这个世界以前也不是线性发展的,普通人少谈点宏观吧,没有卵用
海边的小豆子
1年前 福建
3
1. 群体对特定事件的共识最终会反过来影响事件的走向,所谓的预言的自我实现就是这么产生的。 2. 因此,当下对于经济来说,信心真的是比黄金还要珍贵。 3. 外面以及菁英阶层对经济的预期已经是很明确的了。现在是国内社会层面上的共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这是当下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4. 感觉对于我这样只有一个篮子可放鸡蛋的普通人,能选择的只有去杠杆,少投资,多储蓄。
独托邦
1年前 北京
3
20:34 一旦规律形成就是规律需要被打破的时候,一直用之前的pattern只能是贝塔而没有阿尔法。
独托邦
1年前 北京
5
45:34 3D叙事:人口,通缩,default
Sybil_crvc
1年前 中国香港
5
50:32交易的是市场共识(未来共识走向),而不一定是基本面。作为散户长期资金,如果相信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可以提前左侧交易,但坚定相信自己好难,在市场中很容易被市场影响
山下郭
1年前 四川
5
宋鸿兵货币战争立了叙事的大功
独托邦
1年前 北京
5
13:37 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的叙事,真幸运
邦德灵灵柒
1年前 未知
5
小跑老师思维清晰,表达活泼,内容深度,太喜欢了,希望多来做客呀
老表帅韦
1年前 广西
6
大卫翁老师老师的声音真的很好听!!!
jessiel
1年前 上海
7
08:23 此刻非常有同感!我听大卫老师的播客也很容易进入心流。这是让我自己很意外的地方,毕竟这是一个很专业的播客啊。大卫老师功力深厚!
褚自航
1年前 上海
7
很有趣的叙事经济学,西方的概念主导,对中国的3D价值重估,标签的影响与实际体感的差别。 总结几个印象深刻的点: 1.以底层数据为支撑 看市场上的水多还是水少(美联储缩表还是扩表,国内社融数据) 2.以叙事经济学为武器 观察共识:看什么样的共识在形成。 判断共识:共识是否有支撑。 制造共识:添加新的易于传播的理念。 3.底层数据为根,共识判断为枝,去水多的地方钓鱼。
leaf_yao
1年前 美国
15
这一期感觉像是传媒课入门,给大家讲清楚了“共识塑造现实,媒体塑造共识”这个道理。但网上冲浪这么多年,也一直谨记谨慎被快速变化的所谓“共识”带跑。
洒一
1年前 福建
16
47:33 哈哈哈,不敢接话。
Ass嘟嘟
1年前 河北
23
「故事(叙事)」 世界是由故事推动,所有经济相关都可以变成故事,易传播、容易形成共识→有行动→市场变化。但在信息爆炸时代,获取门槛降低、鉴别门槛提高。 「1️⃣ 叙事经济学」 罗伯特·席勒。宏观是由故事推动,研究叙事未来一定是推动市场的主要因素,且会形成系统化理论。 现在的共识是宏观发生巨变,学习金融底层逻辑/方法论更清晰的理解变化,而不是被惊悚标题带节奏! 「历史转折点」 线性发展的时代:明天一定比今天好、增长向上线性发展的时代。代表人物巴菲特、芒格、基辛格等。 现在的共识:世界不是线性发展的,明天不一定比今天好,曾经只要努力就能收获更多、投资上的长期主义价值主义等线性思维,在近几年完全是非线性发展方向。 「宏观世界」 过去多年在恒纪元,分析金融市场,找到相关性强的因素,进行测算,预测宏观和做投资决策。但如果时代切换到乱纪元,没办法依赖过往的经验。 金融市场、人类社会和经济环境,是一个三体社会,没有相关性。过去的所有经验、数据对未来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因为它并不存在相关性。 「交易员思维」 不把金融市场发生的事当回事,跳出规律(常规)才能找到机会。不要轻易被故事影响,学会利用故事。 过去的经验/规律失效,是因为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贝塔),市场没有阿尔法。 一旦规律形成的时候,就是规律要被打破的时候。所以模型并不可能长期持续使用。 「宏观叙事转折点」 1)格林斯潘/之前时代,分析基本面,央行不想自己影响市场。 2)格林斯潘时代 - 语焉不详:1996年格林斯潘发表演讲后市场大跌,央行不想让市场知道我要干嘛。用最模糊的语言,给自己最大的灵活性。 3)伯南克时代 - 一定要给市场最明确的信号:2008年次贷危机,出现QE,央行联储是金融市场最大的叙事。但市场认为你在模糊阐述,开始过分解读。 4)市场过度解读:意识到央行和市场有一定相关性,央行成为叙事主体,研究央行。伯南克后续更加清晰化(灵活性低),市场开始抠字眼过度解读。 5)美联储过度沟通:每月有N个美联储官员出来讲话。 故事→市场解读→不管真假→根据叙事操作。 「叙事(共识)研究」 研究市场转折点或宏观转折点的一种方法。 金融市场并不像实体经济一样真实,金融市场大概率更虚幻、更复杂,不是投入数据即得涨/跌的结论,数据/因素之间还会相互作用。 比如金价为什么涨? 以前的共识是美元升值、加息、实际利率抬升时黄金不涨。今年找到的因素是地缘政治、央行购买。 如果有人跳出来讲一个好像很有道理、可理解的故事,大家就会很认可。 「叙事经济学」 人更容易接受故事,也会因故事触发自己下一步行动。 宏观和经济数据不会推动市场变化,对数据的解读形成的叙事才会。 1)讲故事,描绘美好未来,让你相信。 2)实操层面,金融市场上的叙事是对数据的解读(不论真假)。 数据解读是形成市场叙事的关键节点。比如投资者看到数据出来,下一步是看经济学家怎么说?媒体怎么评论?数据怎么解读? 数据(故事) + 对数据(故事)的解读 = 形成市场叙事,利用市场叙事做交易。市场追着数据解读走,跟真实生活差很远。 「宏观和微观」 真实生活感受和宏观叙事差很多,对数据的解读出现偏差和隔阂。 比如对香港的叙事:经济不行,最大的原因是地缘政治,香港本身没有问题; 比如对日本的叙事:逝去的30年、处于非常低迷状态、老龄化,但日本现在经济复苏状态是相对良好的,多方资金流入日本股市,趋势已经开始改变。 41:23 日本的消费税这么透明吗?这样的话我会降低很多消费欲的,平时都是买优惠,看到贵的下手下不去啊~ 「概念和实体」 日本化:描述类似日本的现象,少子、老龄。 金砖四国:现在有11个国家(来源:百度百科) 欧猪五国:是在欧债危机时对债券信用评级较低的经济体的贬称。 概念和实体间发生了较大抽离,但概念会影响基金主题的配置。 「叙事影响资金流向」 对一个国家(叙事)的分析会影响资金对该国家的投入。 资金投入到新地方,首先需从另一个地方撤出来,叙事是导致他行动的重要原因。近几年对中国的叙事偏悲观,比如现在资金大规模流入印度,而中国股市外资持续流出。 现在西方主导大量叙事,中国需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洒一
1年前 福建
63
38:40 不光经济,政治本身也就是一种叙事,民族国家就是现阶段最成功的叙事,人和人真的有什么民族种族之间的区别吗?都是故事而已。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