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47分钟
播放:
8.48万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想说的话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个新词,叫做“报复性熬夜”。


人们白天没有太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于是便一次次地透支夜晚的时间来让自己心理得到平衡,但是第二天起床后又很疲惫很焦虑,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那么,熬夜作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究竟是病还是药呢?我们怎样才能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夜晚?




One More Thing

我与新世相「光之来处」合作了一门《工作之苦》课程,聚焦这个时代的工作新问题,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寻找重建生活的答案。


课程有30节,如果大家对课程感兴趣,可以搜索「光之来处」公众号去看看。




内容提要

01:16


我们为什么会陷入“报复性熬夜”?


11:24


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思想,都是在睡不着的状态下诞生的


14:55


如何获得好的“夜生活”?




送你一首歌

43:00


《凌晨三点》——陈硕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司闲逸
2年前 青海
343
凌晨三点100+人在听,觉得卧室坐满了人...。
盲目的勇敢
2年前 辽宁
161
现在是半夜一点多,其实已经很累很疲惫了,但是就是不想睡,也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最近几天都是这样,总觉得有种孤独感,但是听见这期播客的前奏,马上心理上很踏实,没想到深夜里能被一位老学者的声音治愈到!
小猫咪小胖
2年前 陕西
146
42:29 41:47 1.白天的压力和螺丝钉,夜晚有自己的好的夜生活,正是冷热反差,夜里是凝结浓缩,就像草莓在积累糖分。(改变观念,换一个角度看待工作) 2.年轻时候不容易是客观,但不要白白不容易,不要局限于眼下工作,要为自己的未来去开拓去创造去推动,形成自己风格品质创造性,打造出新的生活空间。 3.发挥自己的潜能,拒绝松松垮垮,要聚神,有焦点,不要散掉!(当然可以参杂娱乐放松!)但有自觉性,知道自己想追求什么。白天实现资本家追求,夜里要有自己的追求价值。
魏泯Furcas
2年前 内蒙古
143
22:09 梁老师谈夜里珍贵的记忆:大月亮高悬于天,而山树隐于黑夜,只剩下银白的大江,流水声静谧细腻犹如碎银。天地庞大,人微而惧,但久而久之,天人和于一体,江水的光影交错......这段太美了
randi_BoiA
2年前 四川
123
特别喜欢梁老师说的草莓昼夜温差大才会好吃,所有甜甜的水果感觉都是在昼夜温差大的气候长成的。
Qqiuuu
2年前 浙江
94
白天的我只是赚钱的我。下班和周末的我,才是真正的我。去读书,去听歌,去看纪录片,去跳舞,去运动……
好运设计君
2年前 湖南
58
梁老师的话语中总能感受到对于年轻人的理解、爱护、指引。谢谢您~我们正在追求的路上~希望自己接下来能改掉一些松松垮垮~聚精会神做自己喜欢的事~
阿鱼Arzy
2年前 江苏
48
41:08 我意识到自己从高中到大学,一直都在追求学习好;现在大四了,感到人生的迷茫,没有“焦点”,被碎片化娱乐侵蚀掉了快,我感受到,我以前为了学习放弃掉的娱乐,现在以报复性熬夜的状态返回,我知道这样的生活在时间轴上极其不平衡,因此自我否定又充斥在我的内心,梁老师的话充满温暖又有力量,我不应该放弃自己,而是趁着现在年轻,去找自己的焦点,把自己的夜晚利用起来,或者闲暇的白天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坚持下去,活着才会有光吧。自己竟然到现在的爱好都会有点功利性,感觉自己真的被功利性教育教傻了。。。我还想说,我现在明白过来,我为什么会陷入这个地步了,因为缺乏了自我的这一环,以前是努力学习追求高分,现在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却很迷茫,是一个稳定体面的工作,还是去大厂卷,感觉都不是自己最想要的答案,那如果非要转换成成年人体系里世界的答案,估计就是追求高薪和体面,但这个答案我一直觉得不是真正的答案,因为我忽视了自我。所以梁老师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其实就在听播客的之前也感受到了这个突然跨越的状态。所以靠行动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求回报,少一点功利性,我想我的心会安宁的。
一束阳光99
2年前 上海
45
总想让自己的学习有个闭环,那就从回复开始吧。听了梁老师这节博客后知道了现在年轻人报复性熬夜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也是其中一个。白天脑子和眼睛很累,晚上舍不得早早睡去,觉得要放松,然而放松的方式就是刷短视频娱乐,时间悄悄的过的很快,自己刷着也睡不着失眠了,第二天特别没精神。听了这节内容,明白了虽然白天属于工作,晚上属于灵魂,灵魂要得到舒展,但要让夜晚变得有价值,工作和灵魂之间的张力要把握好。白天很累了,不要白白受累。像草莓一样,经历较大的昼夜温差,在夜晚悄悄积累糖分,总会有自己的收获
牧心在原野
2年前 上海
42
最近正在报复性熬夜,感觉马上要日夜颠倒了😂😂怎么这么懂我
Sally_Q91N
2年前 河南
28
听后感: 1. 创作本身是件有意义的事情,不管创作的过程是顺人性和自然之道,还是不利于人性或者逆道而行(例如损害身体的熬夜创作)。 2. 因为积累了负面的情绪而抵触写代码却找了程序猿的工作。原来写代码会痛苦(因为基础不好),现在可以换个角度想这件事,就像草莓🍓的生长,昼夜温差大可以积累糖分
走马君
2年前 北京
22
很受启发的一点是,人需要在白天的交换价值和夜晚的自我价值之间不断切换,正如水果在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生长会更甜。要去实现一个“丰富的、高密度的自我”。 白天我们被大生产、被社会这部大机器控制,实现资本家的追求,实现交换价值,再将获得的报酬用于购买其他人的劳动。把夜晚留给自己的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夜晚不仅是娱乐和消遣,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命质量的体现。 如今,生活二元化,白天和黑夜有明显不同,要把握好成长的张力。年轻的时候提升自我价值,打造全新的工作空间。其实白天的“不喜欢的”工作也是建设性的,它给人压力,与夜里的生活产生冷热对比,激发人的动力和潜力。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ioiiox
2年前 上海
17
38:53 白天工作为了交换价值,夜里用来实现自我价值,打造个人风格品质和新的生活空间
RainnLiao
2年前 广西
16
39:09 时间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呢… 感觉梁永安老师口中夜生活的价值像是一种隐喻,借夜的话题来讨论时光,借昼夜交替讨论生命节律的张弛。或许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抱怨那些为自立于世必须经历的却有些身不由己的工作与机械的白天,而是为那些自己热爱的、真正定义了自身的东西留出闲暇和有可能的夜晚。然后在某一天或许能惊奇地发现,昼夜温差已经累积出来一颗甜美的草莓之心。到那时候起码生活就不会再那么苦了。🍓🍓
荏苒Zoey
2年前 上海
16
阳康了之后,一晚隔一晚地失眠。
Quinlyn
2年前 湖南
15
喜欢散步那段 梁老师想的东西。苦难中开花,追寻自己的路才是人生。熬夜是保持自我,但活成自我是不熬夜的意义。不妨大胆点,聊得更进一步。直接了当的,不带安慰性的,总有人会思考。
香芹芹芹
2年前 北京
13
从社会学角度拆解,市场的本质是均衡器和分化器,我们在追求均衡的道路上,不断的被分化。真的喜欢梁老师,温良共情。尤其是讲下乡那段,白天插秧直不起腰,晚上点灯熬油看书求知若渴,回忆起来是幸福充实的。突然就明白为什么当年要让那么多知识青年插队了(我知道插队这是从另一个角度的经济政治话题,展开就聊不完了!上山下乡当年是牺牲了太多人半生青春,尤其是女性贞洁、家庭离散,本质上还是很多人喷当年下乡是浪费人才效能,拖缓城市化进程) 可是从个人角度看,那时候就业不比现在容易,社会转型期比较羸弱,战后的中国急需重建,城市还不能完全吸纳高知人口。与此同时,知青心气儿也高,真要全面诚实包围农村,知识分子扎堆搞城市化,可能带来的“社会差距&倦怠效应”会更大。下乡是不公平的苦差事,是借了前苏联“垦荒运动”的模式,抛开落后部分,从“历史积极主义”角度去审视,下乡其实是给一部分身处战后失去「精神家园」的青年,在白天务农晚上啃书的“人生折叠”中找到了精神家园。大自然和黄土地是让人恨又爱的,并且一定是爱>恨。 反观当下的中国或者东亚社会,社会时钟被成倍加速了,可是“容不下灵魂,安不下肉身”。社会给我们带来了高度服从性,也在不知不觉中放大了内心的虚无主义。梁老师很温暖,他认为游手好闲的人不一定真的可悲,一头扎进工作也不一定就是在持续创造价值。他倡导找到生活中真实的意义,或者在工作以外稀有的时刻更要清醒创造自我价值。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因为它是由劳动报酬支撑的,就具有道德优越性。 不要让未来社会变成《鱿鱼游戏》现实版:“一出生就被加诸于消费主义的枷锁,为了偿借贷和投身到下一轮的消费,人们不假思索地服从冷酷无情的机械化工厂工作的规劝,一直努力工作到完全丧失劳动力那天。”
我是大宇
2年前 江苏
13
39:33 是啊。“对白天生活的不喜欢,实际上是有建设性意义的,它给你制造反差,它给你一种压力,当夜晚真正回归到自己时,它产生了一种冷热交替。”就像生长在温差大的地区的水果一样,人们在白天被迫工作、学习结束之后,在夜晚自我的时间里冷下来,主动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生命在这种交替中更加“甜美”。
HD403409g
2年前 广东
12
下班回家后很困啊,根本没法做复杂的事情。
HD299070f
2年前 广东
10
夜晚是灵感最密集的时候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