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飞速变化的社会之中,焦虑是再正常不过的时代病;而在精神分析看来,每个人都发展与环境相适的正常反应,真正正常的人才是不正常的。无论来自社会、家庭与自身,病理化都无助于消除困扰,只会增加负担,愿我们都能抛弃任何标签与定义,我们只是我们自己。
E24 大家都有病
主播
* 乔晓萌,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目前受训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何苦开心(公众号同名)主理,新手咨询师黄页开始咨询(公众号同名)发起人。咨询预约欢迎填写预约表单,其他反馈可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Timeline
* 00:50 大家都有病,去病理化、去病耻化:每个人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患者;
* 02:49 一些观察:人们对于诊断自己或者他人的需要
* 04:36 过于病理化的心理科普
* 06:39 精神分析对于心理疾病的理解
* 09:47 动力学诊断:每个人都在他的生长环境之中发展出来最为正常的应对方法
* 10:03 在一个谱系之下理解人格
* 12:53 随之而来的病耻感是一种社会制造
* 14:05 家庭动力之下的病理化
* 16:29 社会对于精神困扰病理化的历史与现状
* 27:00 缺乏传统文化的保护,焦虑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时代病
* 32:48 咨询师的确都有病,病耻感及其带来的对于治疗的抗拒才是真正的问题
* 37:54 一点总结:希望大家对于精神困扰更加释然
Show Notes
* 每个人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患者 01:24
* 一篇文章:精神分析育儿经|长期日常创伤同样可能相当严重 02:36
* 精神分析对于人的这个看法:谁能从精神分析中获益 05:07
* DSM 06:57
* 一些高校会去对于新生去做一个抑郁症的筛查 11:35
* 我们芝加哥的老爷爷他就写过一篇文献:Manic Defenses against Loneliness in Adolescence 13:29
* 我们字幕组翻译的一个短视频:精神分析之前的治疗 16:18
* 关于精神病院早期的书籍:如 I Should Have Been Music 17:35
* 卡列班与女巫 第十二期:起不来床不是你的错——抑郁症的公共性问题 19:27
* 《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 28:09
* 之前我们在翻译那个创伤的视频:创伤,解离以及精神分裂症 28:29
* 张亦驰的公众号:亦弛心理 33:07
* 南希那本书:《精神分析诊断》 35:03
* wounded healer 36:06
* 相关播客推荐:别任性 任性公益02|病与药:我们如何“治愈”心灵?
* 本期文字稿 via 飞书妙记 或关注公众号「何苦开心」获取
清醒梦是一档由一群心理动力学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节目,我们尝试为当下中国的诸多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一个精神分析的视角。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这篇文章中的指导。
* 网站:hekukaixin.com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微博:@播客清醒梦
* 收听渠道:小宇宙,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皮艇,以及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 何苦开心(公众号):主张精神分析活用,内容包括精神分析视频翻译,引言壁纸,精神分析活用系列文章,书籍讨论系列音频「阅读联想」等。
* 开始咨询(公众号):由何苦开心发起的可靠、低价(200 元 – 400 元)的动力取向新手咨询师黄页,筛选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精神分析培训在读 / 毕业生,并且增加对于个人分析、个别督导的要求。
特别感谢
* Logo 设计:方琳
* 封面设计:周睿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USH
3年前
12
“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而是自己遇到了一些困难”
EMMA_MA
3年前
5
朋友们! 这期播客超级推荐。是一群心理咨询咨询师做的。 关于心理学,心理咨询,精神疾病,病理化, 普通人对待疾病的态度,焦虑。 听完之后感觉一边有被治愈,一边觉得!学到了很多。
Yana女士
3年前
2
35:03 太太太赞同。一直认为,如果咨询师自己都无法面对病耻感,自己都对咨询/治疗“无法直视”,如何做好这份工作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病,咨询师也有,并且这个觉察和处理,永无止境。 “Wounded Healer”,好爱这个词儿!
真甜丸
3年前
2
是的,现在仿佛吃药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可能思维方式没转变结还是解不开
Sue_
3年前
1
15:24 为家庭展现症状
EMMA_MA
3年前
1
33:39 超级喜欢这一期!
马莎拉车
3年前
1
11:35 亲身经历 入学做了心理中心的筛查,结果是中度抑郁,学校心理中心给辅导员给了中重度学生的名单,但是对学生保密、辅导员从来没有问过或者在生活上额外关心过。甚至中间多次因为挂科太多,家长找辅导员谈话(包括面谈)辅导员都没提起。六月份在发小陪伴下去医院,重度抑郁,吃药两周后医生建议住院,医院出来去办公室找辅导员,辅导员拿起手机给心理中心主任打电话:“我们这有个筛查中度的学生确诊重度了。”甚至还要求我去别的医院再检查以防误诊。我大一入学做的筛查,要升大三了我才知道自己是抑郁症,,,很服学校和辅导员。
拾尔夫
3年前
1
听完这期很受启发,自己也有两个疑惑: 1 现在流行使用人本主义的说法,不叫病人而叫来访者,这个现象是一种去病化还是一种病耻感呢? 2 有心理困扰就找心理医生这样的叙事似乎只对中产们有效且过分有效。而没有满足基本需求的人们病耻感更强,更难去承认自己的心理困扰。不过我也不知道我的观察是否真实。
EMMA_MA
3年前
0
16:07 超级棒,感谢科普。
pupucheng
3年前
0
11:15 看成是自己的一个困难,而不是问题。
葛爾德蒙
3年前
0
青少年是作为家庭的替罪羊,呈现出家庭的症状😭
璎yu
2年前 河南
0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5e4ff46a418a84a046973dab?s=eyJ1IjogIjVmZWVmYTg5ZTBmNWU3MjNiYmFhNDM3NyJ9 五月初的时候听到这期,挺惊喜的,释怀了很多;又听到翻电的这期,有了新的理解。大概是,除了意识到“我们都有病”,再尝试用横向视角探求“痛苦的来源在哪里”,这点痛苦与“我与他人、与世界、与「重要的东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或许就能带着这份“必然的痛苦”去做事了(来贴一贴
大力强
1年前 云南
0
喜欢这期呢 好厉害
大力强
1年前 云南
0
因为,大家都是神经症的范畴。真的,治愈了。
新阿姆斯特朗
6个月前 四川
0
很有收获,感谢
愚山宜世
5个月前 广东
0
29:22 这个怎么跟我看到的差很多,riben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消解的呢,没有觉得他们有消解到啊,他们甚至给我变异的感觉,抽离很冷漠的那种人情,挺两极化的,感觉不太有你说的这种集体消解的作用在
霸王与康王齐飞
3年前
0
16:29 想请问一下那个视频是什么?很好奇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