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二月份的过节余味差不多褪去了,营养过剩以后,有没有人想喝着棒子面粥、就着咸菜,过一阵子清净日子呢?

过节期间前门大街上的六必居见闻,让我们促成这一期的“咸谈”话题。

这一次啊,我们不咸不淡的聊一些各家各户的吉祥三宝,希望听完以后您在餐桌上常备的各类小菜儿,也能和我们分享一下。

本期鲁西西提到的茶咖品牌:

本期提到的咸菜:

  • 麻仁金丝
  • 甜酱甘露
  • 酱黄瓜+糖蒜
  • 小酱菜
  • 水疙瘩
  • 春不老(保定)
  • 涪陵榨菜

内容重点:

05:40 让白景琦惦记着的六必居的咸菜就窝头

09:00 生病必备的伴粥佳品:甘露

11:10 汪曾祺写过一篇聊咸菜的文章,我们听听他咋说的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临潼三宝: 石榴、柿子、石子饼

桂林三宝 腐乳、三花(酒)、剁辣椒

内蒙古三宝:  莜面、 山药 、羊皮袄

天津三宝:鼓楼、炮台、铃铛阁

21:30 雍正王朝里提到的六必居情节

25:45 六必居的历史和起源

翻开六必居北京前门粮食店街老店的旧房契,最早的是清朝康熙十九年的,但在房契中并未提及六必居。在雍正六年八月十五日立的家具账中却有“源昇号”字样。打开第一页是雍正六年十月初八日,各项家具都有标价。从账本的记载来看,后来的六必居最早叫“源昇号”。而且源升号的老匾也在世。
最早是乾隆六年,那就是1741,第一次出现了“六必居”三个字,之前都是叫源升号。十八世纪。民国照片500年店庆,是1436  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九月二十五日,六必居举办了建店五百周年纪念活动,并请位于石头胡同的大北日夜照相馆摄影留念。照片中共有员工24人。如果从1936年向前推500年,正好为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

上世纪50时代坐落于粮食店街的六必居

29:00 吃冬菜考北大

36:50 六必居纪录片

几块钱一斤的美味酱菜 在四百年前居然是宫廷御用食品《中华老字号》

42:40 旧传统新玩法,六必居的跨界合作有点意思

二八酱奶茶

46:38 各家喜欢做的咸菜料理

鲁西西家的咸菜炒黄豆

老许中意的涪陵“一休哥”榨菜

53:10 重磅推荐 老许的现挂唱腔

侯宝林先生在相声《改行》中,在模仿京剧名家金少山先生被迫改行卖馄饨时的唱词中唱道:“香菜、紫菜、冬菜、虾米皮子醋白饶……”。

---------------------------------------------

制作团队

后期 / 老许 鲁西西

封面 / 鲁西西

《文武食堂》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生活好物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小宇宙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wenwulab

主播...
会飞的能猫
城东区的鲁西西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果实树
1年前 北京
1
我喜欢吃咸菜,终于有人聊北京的咸菜了
Narcissus野鬼
1年前 江苏
1
48:53 丿,汉字里也有这个字,之前出差去一个镇,那个镇就叫什么什么丿(忘记叫什么名了),但是丿我印象太深刻了。
布萊恩
1年前 澳大利亚
1
为了听这期节目,特意熬一锅粥;配合服用,效果更好!
guowy
1年前 北京
1
听两位主播的播客真的有小时候听广播电台的感觉
Awu5425
1年前 北京
1
我家娃是吃大馄饨必须要求放冬菜,她说冬菜是我家馄饨的灵魂
Awu5425
1年前 北京
1
我家老爷子要求年夜饭上必须上炒酱瓜,我家是把六必居酱瓜切丁儿,和包皮的花生米和里脊肉丁一起炒。好吃极了。
Narcissus野鬼
1年前 江苏
1
10:42 甘露儿(非常轻的音),小时候街上有人骑车三轮车卖,那个后来我在地里见过,我们邻居家的地里种过。我觉得他就是鬼子姜长的螺旋儿了。哦,说到螺旋儿了,我姥姥她们村管甘露儿叫宝塔菜。反正脆不极儿的。我喜欢酱油色的甘露儿,不喜欢白不呲咧的甘露儿,小时候觉得这俩色儿不是一个东西。
specialman
1年前 广东
1
23:23 弹幕就是电子咸菜
居士
1年前 北京
1
鼓楼馒头的窝头纯正,剌嗓子
豆浆油条_TXGh
1年前 北京
1
我觉得朝鲜族的那种辣白菜和酱黄豆都特别好吃
豆浆油条_TXGh
1年前 北京
1
上个星期在食堂吃到了同事拿的咸菜,是萝卜干甜甜的辣辣的,特别适合这个季节吃,回去我就从网上自己下单了 哈哈哈
Awu5425
1年前 北京
1
对了,突然想到六必居一个我很爱吃的——港椒。爱吃辣的可以试试。
大旗1912
7个月前 辽宁
1
22:42 八王大,八大王,大王八
大旗1912
7个月前 辽宁
1
21:53 他们是猪是狗是阿奇那是塞丝黑
大旗1912
7个月前 辽宁
1
13:39 乌拉草不是草药,是放在鞋里保暖
星马豪
1年前 北京
2
我记得应该是苤蓝丝儿 鲁西老那句“这也汪曾祺说的”,尺寸真好,已经超过一些混饭的相声演员了
大旗1912
7个月前 辽宁
2
23:08 阿奇那历史上是老八自己取得名字意思是案板上的鱼
mav
1年前 北京
2
48:50 苤蓝丝啊,不是撇乐吧
粒粒-津津有味
1年前 北京
3
小时候我超级害怕甘露菜,我管那个叫大肉虫,后来家属说那东西特别好吃,往死里鼓励我咬着牙尝了一下,哎?好吃,直接入坑,隔三差五就去盛福小关市场那咸菜摊儿去买点儿。 还有个不接受的东西是鬼子姜,我潜意识里觉得叫姜的都不是好东西,死活不吃,他说那真的不是姜,我不信,博弈数次,终于试了一次,哎?好吃!锋脆清爽(说个职业病的话,鬼子姜也就是洋姜也就是菊芋这种东西的益生元含量非常高,除了多吃咸菜不太鼓励之外,多吃洋姜真的挺好的,但洋姜往往是要做成咸菜的,啊,人生充满矛盾!) 节目里说的麻仁金丝,就瓶装的吃着有感觉,非得一碗浓浓的雪白的大米白粥配着才对味儿,我是喝一口粥夹一筷子,我爸是提前把菜丝儿间隔均匀的铺在白粥上,放下筷子,转着碗直接吸溜儿,一直到最后一口粥,都有最后一口麻仁金丝配。 小时候奶奶家总是会晒青萝卜,晒干之后抓软,撒盐、辣椒面和花椒面抓匀,腌上一阵子,一打开咸菜缸,那个佐料味儿拌着青萝卜的冲味儿嗡的就拱出来,贼好吃!长大后我自己复刻了一下,基本还原!吃的时候滴几滴香油,倒点儿独流醋,哎呦喂……可别给我大白馒头,给我我就不行了…… 至于冬菜,因为小时候吃冬菜扣肉吃惯了,以至于我总是觉得梅菜扣肉不地道!天津喝馄饨我就图碗底那点儿冬菜,怎么那么鲜美! 哦对了,小学的时候没什么零食,零花钱也不多,就总是去学校小卖部买榨菜丝儿吃,上课的时候尤其爱吃,趁着老师写字,捏起一根儿放嘴里咂摸着,下课了还不吃呢! 近几年买了几次延吉的黄豆小鱼,还有花生米小鱼,说是下酒菜,但我觉得当咸菜吃正正好,毕竟白嘴儿吃真的有点咸……
二唯
1年前 法国
4
又更新了,真好。就爱听二位说这些吃吃喝喝的节目。 天津的酱菜就是酱疙瘩头和地葫芦, 吃榨菜大了点了,一直觉得特好吃,烙饼卷榨菜,有点玫瑰肠绝了;冬菜的确是很好吃,现在吃到的大多数不好吃了,不懂为嘛。家里做的就是爆腌萝卜,其实就是盐水腌萝卜。到了国外经常能买到的就是辣海带丝,我倒是真不爱吃,我小时的味道记忆里辣味属于相当不主流的。 还有一种温州人的梅菜大饼,挺好,一张饼单吃就可以,但经常吃到的就是齁咸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