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刘万永曾是中国最著名、也是行业认可度最高的调查记者之一,代表作包括“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等,3年前,他离开了工作了21年的中国青年报,在人生的下半场开始了转型之路。他曾说,“新闻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那现在,他的理想、人生以及转型之路走得怎么样?

一、关于转型

02:11 我原来一直不愿意承认我出来晚了。

07:44 新闻在我心中的重要性降低了。

17:51 为什么要参加司法考试?

二、关于心态

23:56  为什么不焦虑?

29:16 疫情这几年会让自己产生哪些新的思考维度?

30:49 关于经济压力和做父亲的感觉。

三、关于人生和选择

40:26 怎么看待故人的离去和死亡。

01:03:00 为什么新闻理想还是要有的?

01:06:12 什么时候是选择转型的好时机?

主播...
桥哥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玻璃球和影子
2年前 北京
0
最后《The Story》——Brandi Carlile还蛮有味道(=^・^=)
爱吃大西瓜
2年前 上海
0
听完了更新的这几期,乔哥继续更下去啊~听的时候总想做个标记,很多东西都可以做研究的经验资料。😂
爆炸甜
2年前 四川
0
很受益的一期。(同为前媒体人转型,希望听到更多媒体人转型系列节目~~ )👏
刚下雨
1年前 河北
0
物理学家真脆弱,物理学不存在了就自杀。(三体中的情节,多名物理学家因理念被毁自杀)我们学新闻的就好多了,新闻学早就不存在了,还厚着脸皮活着。
Anais
2年前 北京
1
末尾谈转型节点那里,媒体工作会有完全轻车熟路没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吗?我以为前辈们会觉得问题越来越多,比如媒体环境变化那么多带来的各种问题所以才走,而不是因为“轻车熟路太舒适了”
雷雷_fZ2n
1年前 北京
1
万总是我遇到过的最信任记者、最耐心、最沉得住气、最不吝夸赞的编辑。我记得大约有一次我给特别报道写急稿,万总空着版等我,直到凌晨十二点拼版前最后一刻我才写完发过去。期间万总一次也没问过、没催过、没有怨言,让我好生佩服、愧疚。最感动的是,过了一会儿我担心需要改动再次打开采通时,没有私信,却看到万总在公共留言版夸赞我的稿子,大约是说文字好,一个字都不用改之类,可以想象当时还非常不自信的我既不好意思,又多么受到鼓励。现在回头想想,一个值夜班的编辑等了大半夜才能开始工作,不急着拼完版赶紧回家,而是特意花时间公开留言鼓励一个新记者,这是多么温暖柔软的内心和多么正直的人品。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忘了被万总夸的稿子是什么了,却还记得那天晚上因为被表扬而睡不着的兴奋和成就感。
忻莼的生活
2年前 北京
1
刘老师的培训在哪里报名啊?
不等_tt3y
2年前 内蒙古
1
好节目!
卫诗婕_商业漫谈Jane
2年前 北京
1
开场桥哥的声音有一种幽默感,可听着听着又有些伤感。播客像是声音相册,熟悉的声音一瞬把我拉回了大学时代。十年间人事迁移,只有真正真挚的情谊可以对抗时间。要常聚,常挂念。
鸟儿_MjrL
2年前 云南
2
万总V5!桥哥V5!
桥哥
2年前 北京
3
19:23 万总引用的那句诗为“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源自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华老邪
2年前 湖南
3
一秒不漏地听完了,喜欢这种不拘一格的老友对谈,尤为感慨的是,叶老师真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这么快就开始播客实践了,而且播客名耐人寻味,第一期就足够动人(还很幽默,说六十花甲那里我有点急,哈哈哈)。像刘这样做得很出色但毅然从媒体出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叶老师本人也是),听他们的故事或许更利于了解社会环境与个人选择的内在关联,从而求得更好的自我发展,想知道叶老师会做一个系列吗?比如还会采访褚朝新?(ღ˘⌣˘ღ)
谢广坤的冬天
2年前 北京
5
“没有必要挽救了”,听得我好扎心好扎心
然后熄灭
2年前 重庆
7
1:02:35 听到“早点嫁出去”就无言以对……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