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今天想跟大家聊的主题就是,如果当我们对生命感到绝望的时候,要怎么办?之所以会想要讨论这件事情,是因为最近很短的时间内,有两位有点年纪的中老年人,疑似都因为生病的缘故,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其中一位是淡江大学的前校长,在选择跳楼的前几天,还接受媒体的采访。当时,似乎还没有察觉什么异样。但是,遗书上似乎表明了自己「因脑部病变,智能已失,无法进行教学与研究」。另外一位则是雕刻大师朱铭,虽然生病很久了,但不知道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疑似轻生了。
虽然久病厌世看起来很合理,但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有一个北爱尔兰的普查研究,追踪了一百多万人成年人的健康状态,以及在四年内的死亡纪录。结果发现,生病的状况虽然可以拿来预测自杀的比例,有越多生理上的不适状况,自杀的比例是越高的。但是,如果若把生活自主性的因素考虑进去,这样的关系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之所以我们会觉得生病的人,会友比较高的自杀倾向,生病并不是真正的主因,主因是因为生病造成他们生活的自主性下降,活动受到了限制,这个才是导致自杀率上升的原因。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报告中,越年轻的族群,两者的关系是越强的。但是60岁以上的族群,自杀率不论和自主性或是生病的状况都没有关系。
不过,另一个研究的结果,则有不同的发现。在英国一项涵盖九成民众的资料发现,罹患严重疾病 (比方说高致死率的癌症、退化性神经疾病等)之后的一年,是自杀率提升最高的时候。而在这个调查中,罹患这些严重疾病的人,平均年龄是65岁左右,
但不管如何,两个研究都发现了生病是会提升某些族群自杀的比例,显示当然生病的时候,不能只专注在生理上的治疗,也要考虑心理层面的治疗。
主播...

psylifeph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