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善良的我们》
我们是各自幻想中的另一个自己,是如果当年做出了另外一个选择会成为的那个自己。
Rebeca是简庆芬幻想中的另一个自己,同样的简也是Rebeca宇宙中的另一个版本的自己。
1.关于【选择】 :怎样做选择都会有遗憾
如果当年没有做那个选择,后面会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剧中两个女主,喜欢穿同样的衣服,喜欢同一个男人,就像同一个人在平行世界中的不同副本。
她们在各自的世界里,并不满意自己的现状,想要在自己的世界里证明给别人看,但向外寻求的目标,所谓的男女之爱,婚姻,外表,是否成为社会认可的人…似乎怎样追求都不会让自己和他人满意。于是我们对那个未知的自己抱有希望,她是否是最好版本,得到我想要的爱人,家庭的幸福,或是相反的,独立生活带来的自由。
但我们就在这样不满足的幻想中始终不能与自己和解。心中的答案总是无解。在这样无止尽的对比和幻想中,丢失了最珍贵的当下。
- 关于 【社交网络】
我们活在别人的假想之中,也活在了头脑的评判之中。
社交网络让我们大部分时间看到别人积极努力的一面,但事实上人每天都会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积极和成功是生活里的冰山一角,很多不重要的事情,精心编造的表象,被我们信以为真了。过度的积极表现和比较下的生活,构成了我们所处的“倦怠社会”。
这部剧就像是简的一场梦。
Re是她梦里的人,是她投射出来的另一个自己,最后她这个版本的自己真正相遇,就像平行宇宙的坍缩。
很多话想对另一个自己说,如果当年我做了另外的选择,会不会现在的生活不会这么糟糕,会不会就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但是真正相遇,就会发现,我们各自在各自的宇宙中,仍然要解决不同的课题。最终是要与自己和解。
Rebeca是很多都市女性的缩影
Re的恐惧:
年龄,钱,未来。
因为这些恐惧,限制性,不能好好活在当下。
在这些恐惧支配下,她每天忘记吃饭加班到深夜,买保险让自己得到安全感。底层信念是,所有人都以为我“美”,但我就是觉得不值得被爱,我也很难爱我自己。所以Re要逼着自己独立,不停努力工作,不停赚钱,不停装扮外表。
但实际上在面临死亡时,才发现这些恐惧都是“梦幻泡影”。编剧在剧中一直有提及《金刚经》中的佛学理论,像是试图破除来自现实生活的诸多幻像。
看完结局后,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明天就死掉了,我今天会怎么活。
也许只是停下一切,对一切放手,接纳这么不够完美也不够善良的自己。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