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62分钟
播放:
3.72万
发布:
11个月前
简介...
-本期摘要-
“我承认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儿童心理学!”
在网络交流中,一些之前以为私密的小众的想法逐渐在扩大共情圈,比如:对货架上的公仔甚至非萌宠形象的物品产生情感投射,会有种放下它就觉得抛弃它的感受;对长时间使用的物品产生羁绊;在告别儿童时代很久后依然对某些玩具带有依恋……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移情】,这种情感转移可能涉及爱、恨、恐惧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这种情感模式指的是个体将过去对某人或某事的情感转移到当前对象上的潜意识心理过程。
在00后纷纷嘲讽90后已经是无聊中年人的时候,不知不觉中10后已经把00后赶出了校园,而大批90后则无辜的表示【自己其实还是个孩子】……这个时代似乎在经历前所未有低龄化,人们似乎有意无意的一直在推迟自己进入【成人世界】的时间点。无论是代有“萌才”出的二次元公仔界,还是蓬勃发展的宠物经济,都在反应出大众对儿童情怀的眷恋。本台也做过多期和童年相关的主题节目,而且都反响不错,这也是一个小小例证。
为什么我们如此依恋童年情结?为什么我们如此不想长大?这是否和我们东亚小孩在成长过程中普遍遭受的情感漠视有关?亦或是这个时代让成人世界不那么美好?希望落空的我们才转投向童年领域寻求逃避和慰藉?
本期节目我们就从移情说起,一点点地拆分和解析这个充满了【儿童心理学】的世界。
【大兔公园开听友群啦!加微信silly_bunny101,备注“大兔”!欢迎朋友们进群交流!】
【欢迎关注大兔公园的小红薯,内有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时间轴-
00:00 从jellycat和甘肃博物馆的文创聊聊万物的“毛绒化”以及我们自以为小众却十分普遍的“移情”心理
04:48 什么是“移情”?在看的比赛如果打得艰难会觉得因为自己晦气、长时间不用的碗会刻意拿出来放放风、放下样品拿起货架后方的同款新货品会对被放下的样品产生愧疚、落单的餐具会替它们感到孤单......举例说明儿童心理学如何具体地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7:55 “物什”是怎样与我们产生羁绊的?这种普遍又小众的心理活动是怎么回事?
37:03 也许是因为东亚小孩成长过程中的某种“讨好型人格”引起了这种奇妙的移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对过去的创伤进行“心理代偿”
50:04 人并不会“均匀地长大”,很多人的人格局部还在经历着漫长的童年
-兔毛的毛绒熊仔一览-
-相关单集推荐-
055-中式旧核:透过回忆的钥匙孔,窥视我们的赛博避难所
017-租房那些事儿:临时的空间,不临时的生活
008-儿童节奇谈:致郁一生的童年阴影需要一生治愈
-本期音乐-
陈珊妮 - I Love You, John
Holly Waxwing - Vibe
贵族乐团 - 龙猫
贵族乐团 - 散步
雷光夏 - 黑暗之光 (Version 2)
-本期主播-
即刻:大维 微博@王大维维维维维维
即刻:兔毛 微博@阿_疼
大兔公园小红薯:
大兔公园目前已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荔枝、苹果podcast、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欢迎订阅大兔公园
“我承认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儿童心理学!”
在网络交流中,一些之前以为私密的小众的想法逐渐在扩大共情圈,比如:对货架上的公仔甚至非萌宠形象的物品产生情感投射,会有种放下它就觉得抛弃它的感受;对长时间使用的物品产生羁绊;在告别儿童时代很久后依然对某些玩具带有依恋……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移情】,这种情感转移可能涉及爱、恨、恐惧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这种情感模式指的是个体将过去对某人或某事的情感转移到当前对象上的潜意识心理过程。
在00后纷纷嘲讽90后已经是无聊中年人的时候,不知不觉中10后已经把00后赶出了校园,而大批90后则无辜的表示【自己其实还是个孩子】……这个时代似乎在经历前所未有低龄化,人们似乎有意无意的一直在推迟自己进入【成人世界】的时间点。无论是代有“萌才”出的二次元公仔界,还是蓬勃发展的宠物经济,都在反应出大众对儿童情怀的眷恋。本台也做过多期和童年相关的主题节目,而且都反响不错,这也是一个小小例证。
为什么我们如此依恋童年情结?为什么我们如此不想长大?这是否和我们东亚小孩在成长过程中普遍遭受的情感漠视有关?亦或是这个时代让成人世界不那么美好?希望落空的我们才转投向童年领域寻求逃避和慰藉?
本期节目我们就从移情说起,一点点地拆分和解析这个充满了【儿童心理学】的世界。
【大兔公园开听友群啦!加微信silly_bunny101,备注“大兔”!欢迎朋友们进群交流!】
【欢迎关注大兔公园的小红薯,内有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时间轴-
00:00 从jellycat和甘肃博物馆的文创聊聊万物的“毛绒化”以及我们自以为小众却十分普遍的“移情”心理
04:48 什么是“移情”?在看的比赛如果打得艰难会觉得因为自己晦气、长时间不用的碗会刻意拿出来放放风、放下样品拿起货架后方的同款新货品会对被放下的样品产生愧疚、落单的餐具会替它们感到孤单......举例说明儿童心理学如何具体地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7:55 “物什”是怎样与我们产生羁绊的?这种普遍又小众的心理活动是怎么回事?
37:03 也许是因为东亚小孩成长过程中的某种“讨好型人格”引起了这种奇妙的移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对过去的创伤进行“心理代偿”
50:04 人并不会“均匀地长大”,很多人的人格局部还在经历着漫长的童年
-兔毛的毛绒熊仔一览-
-相关单集推荐-
055-中式旧核:透过回忆的钥匙孔,窥视我们的赛博避难所
017-租房那些事儿:临时的空间,不临时的生活
008-儿童节奇谈:致郁一生的童年阴影需要一生治愈
-本期音乐-
陈珊妮 - I Love You, John
Holly Waxwing - Vibe
贵族乐团 - 龙猫
贵族乐团 - 散步
雷光夏 - 黑暗之光 (Version 2)
-本期主播-
即刻:大维 微博@王大维维维维维维
即刻:兔毛 微博@阿_疼
大兔公园小红薯:
大兔公园目前已在喜马拉雅、小宇宙、荔枝、苹果podcast、QQ音乐、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欢迎订阅大兔公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今天不糊涂
11个月前
广东
74
真的很讨厌这个糟糕 功利的世界,从小到大被要求这要求那被审判,渐渐被影响,成年后也下意识批判自己,听完两位博主聊的很有感触,有被治愈,以后要多多爱自己,呵护好内心的小孩,以及还感谢世上有暖心治愈的部分,才是生而为人最有魅力的部分,可能社会需要的只是把人驯化成产生生产力的机器,但正是有人文、感性部分的存在,社会才会发展的更长远。
愿自己成为被社会催化的麻木工具和机器进程慢一点,再慢一点,永远自洽!永远鲜活!
很喜欢两位博主的分享!听了心暖暖的很贴心~
半醒哥哥
11个月前
日本
50
46:03 我认识我老公之后发现,在有松弛感和有效交流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是不太会有多余的多愁善感的,他们会把精力放在更有效的地方,比如遇到困境会更有效率地思考走出困境的方法,受到打击的时候也不会过分内耗。而我到了三十岁,遇见困难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会有父母的责备在一闪而过。
池_KSPw
11个月前
广东
50
第一次听 男主播好爱打断女主播说话

17fml
11个月前
山西
22
来迟了。°(°¯᷄◠¯᷅°)°。
这期真的感觉两个人都好可爱!
虽然年龄成长了 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小孩子可爱心理呢!٩(๑^o^๑)۶

菠萝珊迪
11个月前
山东
17
07:04 干嘛插嘴不等女生说完

洋芋片子
11个月前
北京
17
02:58 这里女生还在说耶,插嘴听得好难受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11个月前
美国
12
20:34 没有关系把他想象成一只小公牛就好了这样子他就只是送奶不用辛苦还送自己产的奶

听听喏
11个月前
上海
11
温柔的成年人是这个世界上很宝贵的存在。谢谢这份催泪的柔软。

大光宝藏
11个月前
甘肃
9
02:53 为什么男主播要抢断女主播说话
一瓜_hbwL
11个月前
重庆
9
以前我换手表也是 就手表戴了好多年 换新手表不再用旧手表后 我都觉得愧对它
一个好钱
11个月前
福建
8
43:52 而我就会把父母的看法内化了,立刻地、主动地理解他们的做法,放在这个例子里就是我变得更关注别人的看法评论,第二位才关注自己真的写出了什么好东西来;看别的内容也是,更关注传播的效果(特别是引起话题讨论的波澜的让我会挺敬佩,注重选题吧),具体内容写得咋样倒是放第二位了。包括我以前总是比同龄人迟获得新的电子产品,我会自动给父母找补,也不敢去问妈妈究竟为什么,因为我心知肚明妈妈的童年也很贫苦、压抑物欲,把父母课题当自己课题,不懂得分开,很惨的。
虚构时空
11个月前
江苏
6
07:39 还有樊振东的乒乓球jellycat
慎二今天哭了吗
11个月前
福建
6
21:46 虾米音乐也永远在我的手机里!!!

Emma_Leeee
11个月前
湖南
5
04:46 我现在24岁了,有时候丢家里很久不用的东西都会产生“它会不会觉得被抛弃”的感觉,很奇妙
Cheer-11
11个月前
湖北
4
这一期听得好舒服

Snowball_Q
11个月前
美国
4
37:06 想到了项老师说的“附近“ 有时候怀念的不止是这个地方 还有人和记忆
我是黄焖鸡
11个月前
江苏
4
28:34 好温柔的一期播客啊

恋旎ing
11个月前
四川
4
小时候妈妈买过一个玩具熊,我特别喜欢,但如今其实它已经坏了,破破烂烂的,但是我还是舍不得丢

随时饿的树懒
11个月前
浙江
4
43:30 啊啊啊啊啊啊 救命!太懂这个点了!

小熊猫不是小熊猫
11个月前
陕西
3
最近沉迷于给棉花娃娃拍照片做表情包,发现虽然娃娃的表情是固定的,但不同角度不同光影以及不同文字诠释下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并为此很兴奋。这些由我赋予娃娃的夸张的喜怒哀乐,仿佛就来自于我在童年里,被监护人们勒令丢弃到垃圾桶里的那些情绪——被认为不和谐的悲伤愤怒恐惧的负面的情绪,被认为不正派的狂喜留恋沉迷的失控的情绪。就好像7岁那年,那些不被允许的生气,不被同意的悲伤,不被认可的欣喜,都在27岁时经由棉花娃娃呆呆的眼睛重新归还于我,并为之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