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之前说过,股市若想涨,一看经济,二看流动性。而流动性好不好主要看“钱”多不多,观察“钱”我们可以参考之前学过的社融数据,也可以参考今天要学的货币供应量。老股民都听过M0,M1,M2等数据,其实这些数据都是在反映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大,说明社会中的资金很多,货币供应量少,说明社会中的资金较少。道理很简单,所以导致很多人错误理解了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单从名字看,“货币供应量”很好理解、就是货币供应的数量,比如现在社会中流通的货币是0元,也就没有货币,这时候将100块投放出去,很多人就认为货币供应量是100元。
这种方式是从基础货币的角度理解的,也就是通过货币的实际数量去定义,但实际上流动性不能单看基础货币数,因为现代社会有金融的概念,比如最常见的金融机构就是银行,当有了银行这种机构之后,货币会派生出更多的货币,所以100元并不是所谓的货币供应量。
举个例子:假如现在社会中的货币量是0元,有一天小明为了做生意决定去银行借钱,借的金额是100元,这时候资金就会从银行体系中流向社会,社会中就多了100元,但这还没完、小明拿到100元之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花掉,他一定会花掉一部分,而另一部分会在未来逐渐花掉,而那些还没花掉的资金他会如何处理?没错,答案是继续存入银行。
我们假设小明暂时只花掉了100元中的20元,那么剩下的80元一定会存入银行,直到再用钱的时候拿出来花,这时候80元又会进入到银行体系中,而银行手里又多了80元的存款,这种存款叫做派生存款。下一个问题:银行多了这80元存款后会用来做什么?没错,会继续拿去给别人放款。80元要预留一部分做作为存款准备金,假如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银行最多可以将80元中的72元拿去放贷。
当把72元放贷出去的时候,社会中的货币量又多了72元,这72元货币就是派生出来的,72元加上刚才小明手里的100元,社会中的货币供应量就变成了172元,这就是货币供应量背后的原理。 而刚放贷出去的72元也可以通过上文的方式继续派生,最后得到的货币供应量会越变越多,直到无法继续派生,而这一切都是由小明最初的100元开始的。
100元通过银行的周转,派生出了远多于100元的货币,把这些货币量都算上就是所谓的“货币供应量”。这时候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小明将100元中的80元存入银行,进而派生出了接下来的72元,此时的货币供应量为什么是100元+72元=172元?而不是20元+72元?80元既然又存入了银行,难道不应从社会中消失吗?为什么小明的那部分货币还是用100元计算?
想到这一步的人说明你很善于思考,小明虽然将80元又存入了银行,但请注意,小明只是将钱存入了银行,不是将这部分钱还给了银行,钱虽然回到了银行手里,但这笔钱依旧是小明随时可以取出的资金。现象一下大家手里的银行卡或余额宝、微信等等,里面的钱也是存在银行,但你可以随时随地去花费,作用与现金一样,你能说这些钱在银行里就不是你的了?
小明的100元虽然是借的,但这笔钱在没有偿还之前,小明可以随意支配,即便将80元存入银行,它依然是小明可自由支配的钱,你学会了吗?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