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9
嗯,这段是以前录的啊,关于老子为什么出关,或者说出关这个原因啊,嗯,实际上和老子这5000文内容没有一个任何一个直接性的一个联系,呃,但是这几次啊,团长是想删掉又加上,删掉又加上,最后决定还是放在前面吧,放在前面吧。
31:37
并且是以这种。
31:40
引用了啊,大篇幅的引用了鲁迅,哎。
31:45
这鲁迅的出关,嗯,为什么道长没有引用一些啊,比如说是,哎老子这个能掐会算,掐指一算,哎大周气数已尽,为什么没有引用这个。
31:59
大家到道家最喜欢说的啊,说这个尹西子,哎,夜观天象,一看紫气东来,哎,有这个圣人要过来,然后呢,请他住宿,实际上啊,实际上咱们都知道,就是咱们都愿意留好听的,而不愿意留一些不好的,实际上这个更多的啊,更有点儿像是神话故事,或者说更愿意存在于我们的理想国度中。
32:29
真正的这种可能性不是太大啊,当然这是鲁迅的意思啊,鲁迅的意思就是,呃,当然鲁迅也不是坐在自己那块儿瞎写啊,他也是基于这个,哎,文化大师张太炎先生的提过的一种说法,哎,鲁迅先生才把它写到他这个出观里面来,来对付教稿。
32:51
大致意思就是说老子的出关和孔子有很大这样一个关系,因为这可能对我们后期要理解老子留下这个5000文,呃,还是有一些帮助的,有一些帮助的啊,因为按照老子的这个性格,或者按照后世人,哎对老子评价这个五前文内容的这个这个深度,哎,老子他如果没有一些特殊原因,哎,他不会出关之一,第二他也不会留这5000文,这个明天会申说啊,会申说大家,哎,老子为什么要留下这5000文,咱今天重点还是说这个为什么要出关。
33:35
所以说出关历史上有好多种说法啊,但是鲁迅重点描写的就是这点,就说他跟孔子的几次对话以后,哎,子基本上好听说引号叫悟道了,不好听说孔子已经成长到一定程度了,孔子正当壮年,实际上也不算壮年,四五十岁,五十岁左右,老子呢,当然是已经80左右,80左右了啊,七八十岁。
34:03
那几次问道时候就70多,那么或者呃,最后一次应该80左右了,所以说这个这相比较来说,这个哎他俩差了二二十多年啊,然后并且孔子每一步还都在老子的后面,并然后特别是在后期啊,这孔子已经开始哎著书是不是啊,这这这六经等等啊,已经有了一定的这个哎成就,但依然还没有。
34:32
走出来,所以说他对老子的存在,对于孔子来说,嗯,是一种很别扭的存在,所以说这个这一点啊,是符合现状的,无论从历史到现在,他都是这样,并且说老子。
34:47
讲的是讲顺应天道,但孔子大家都知道啊,就是说的这个。
34:53
周游列国,还去游说,是不是实际上就是想谋得一些这个哎功名,或者满足自己的一些这个当然啊,所谓他自己的不一定是他自己的,但但那也是他自己的,所以就算是他想把这个一些哎恢复周礼了,或者说让大家不要去打仗杀戮等等,总之他他的这个不安分的心还在。
35:18
那么老子有一种不安全感也是对的,或者说就算孔子将来不出手,可能啊,可能他的哪位弟子也有可能,所以说老子早就看透了,到这儿,当然老子肯定也看透了这个当时的这个乱世大环境,因为我们啊,永远不要脱离天地人。
35:40
呃,并且老子对医学的研究的深度啊,也是不浅,因为他所有的书都在他那儿,大家想想一想,他能不能看不看是不是,所以说这个他对医学的这个研究的深度也是不浅的,但是当然啊,他对这个道德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啥嘛,道德经是他哎传世之作,所以说他也知道,第一天地人天时不可违背,当然孔子就要逆天而行,是不是都挨家劝你们别打了,人家第二天就要打仗了,他劝人不打可能吧。
36:15
是吧,所以说老子可能有些大的方向跟孔子是。
36:20
嗯,不相同的,这也就是鲁迅一劲儿强调的啊,孔子是走这个哎,
36:25
的,是不是阳关大道的,而老子自称说我是走流沙的,实际上也就就是走阴那一块儿,不想在这么大年纪了,也或者说这个乱世他不想趟这个浑水,就是当时的天时地利的也不占呢,当时的周是非常衰败颓废的,已经由大周到是不是大家都不拿周当回事儿了,只有周朝自己的还以为自己是怎么一回事儿,实际上底下各国根本就不拿他当回事儿了,是不是从他这个那个那个烽火戏诸侯是不是一步一步的,他这个威信,大周的威信已经坍塌了,但是孔子试图通过简单一个恢复周礼来把这个坍塌的打厦,哎,这样他试图撑起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这是老子跟孔子之间诶。
37:13
最大的一个分歧。
37:15
按这个历史上这些记载啊和这个实际情况分析,孔子严格来说应该算是老子的半个学生,但是经过哎几次的这个这个这个三改啊,实际上就变成了这个,他几次问道,甚至几次问道也想抹去,呃,所以说真实情况他是必然要去拜访老子的,就从老子看的所有的这个图书,哎这点来说,哎孔子经常去借书读,或者抄书读,那这个次书就不能少,那既然这个书读不懂的时候,哎,他就要哎请教一下老子,所以说说他是半个学生,这是确定的啊,当然为什么说他是半个,因为儒家的这个内容大家也都知道,他只有。
38:03
甚至不到半一小半是来自这个道家,那大部分剩的是咱当然啊,这个到哪还是先不说它是是好是坏啊。
38:13
它是也有源于孔子自己这个独创这个,诶这部分在里面,不然他就不能开宗立派,是不是不能出单独出现一个子,出现一个家。
38:25
所以说在当时啊,就是说这个孔子和老子之间这个相争啊,这如果啊,老子当时没有退隐的话,在后来是必不可免的,就是说毕竟它代表的是两种思想,两种无论是当时对当时治国呀,当时所有的这些诶,百家争鸣时候,大家拿出来探讨的,交流的等等,他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说那么基于老子这个性格,他就诶。
38:52
他就是最佳的方式去退隐,不然大家想象一下啊,一个80多岁的老头儿,怎么可能自己到深山老林去住呢?他不是说现在的咱终南山隐居的这个条件,也不是说你从三四十岁住到七八十,也可以理解,你80多岁,然后你七个老牛是不是你就上深山住去了,到这个是不是山山老林去住去了?
39:15
呃,这个所以说这个还是说过于理想化啊,过于理想化,然后我们也后代也是为了把我们有些东西传的更加好,就是那毕竟他是有些不传恶的东西嘛,但是真正背后的东西也许就像鲁迅说的那样好,但当然道长还是说子曰许,但是或许就是真实的,因为道长也是在终南山住这么久了啊,就是说,呃,现在也还没有失去原来他们那个那那啥那个现在不照样吗?是不是你进出的,管你是不是也是,是不是他不扣你两袋米他都不带放行的,他不要你一盒烟他都不带让你进出的,是不是给送供养的人,他也是要卡油的,那么自古他也是这样,所以说那个时间如果说是。
40:03
哎,观银喜是为了
40:06
或者说老子为了出关而被迫留下这5000文,作为像鲁迅说的,作为出出关的一个交换条件,呃,也也不一定不是真实的一个情况,当然因为他留下这个东西还有大的一个正的能量,那么当观音喜看了以后,哎,他就辞官不做了,或者说他觉得在其中看到了比做官更好的东西,如果没有这5000文,那么观音喜可能呢,就是另一个观音喜。
40:36
就是大家就听不到这个人了,他可能就是孔子下面的一个,哎,如果他本身是有这种特殊那啥的人呢,他就有那方面的一个造就,就什么建功立业之类的啊。
40:48
但是呢,他就弃官不做了,然后呢,有的说他,哎跟老子一起归隐了,有的说他拿着这个5000文,哎慢慢去研究,然后呢,就创立了,或者说这个慢慢诶有了咱后来以后这个诶道教上的一些事儿啊,这是另一个话题啊,先不过的去展开。
41:07
呃,总之啊,鲁迅笔下描写这个老子,确实让人感觉并不是像我们印象中的这个老子一样,哎,神仙一样的一个存在,甚至都不是一个那啥一样的存在,所以说被他描述成了这样,所以说这也是,哎,老子说到我们看书不能看字面上的东西,一定要有这种能力,就是穿透文字去看背后的东西到底,哎,一个人啰啰啰嗦写了那么多次,他到底想写什么,包括道长今天的分享啊,没有任何,诶,核心本质上道德经的内容也没有,道长本身的一些内容就基于。
41:47
鲁迅说的那些啰啰嗦这么久,道长哎,啰啰嗦了这么久,到底背后想说的是什么,大家有时间先去慢慢哎思考,如果不把这个老子为什么出关你想明白,那么对于理解整个老子这5000文还是有一定的一个难度的啊,因为有些东西不停的在变,而有些东西从来没有变,这也是意义上一直强调的那一部分啊,就是不易变异诶,你都了解了,你才能够简易直达核心,道德经最终告诉我们的就是直达这个核心,所以说鲁迅说的也未尝不是一种,未尝不是一一种。
42:31
可能性的真实存在,它就是这样啊,特别是这些年来,我们更多的去了解了,哎,儒家的所传下来的这些诶东西,包括这个儒家的这些诶背后的一些东西,所以说这个鲁迅的当时的这个写。
42:50
还是有一定的这个那啥的啊,他也是做了很大的一个功课,所以说道长就。
42:56
搬过来,哎,把出关放在前面,明天咱们就分享,哎,为什么。
43:03
出关大家了,了了解了为什么老子要留下这5000文,是不是只是简单的哎,被迫,或者说也有其他的哎,一个理由。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