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大黄Austin(小🍠:葡萄黄酱)
从广告公司,到头部商业地产,再到自己创业做生活方式买手店Artemis,30岁(疫情前)决定从北京来佛罗伦萨学习传统金工和首饰艺术、当代首饰与文化身份(研究生)。今年刚刚搬到里斯本,跟我一样正在gap。

--------------------------------------------------------------------------
02:09 选择gap, 其实是对过去“浓度过高”生活的一种“排毒”过程;
06:15 一边休息一边开始做自己的小红书,心态放松,把它当作探索生活和自我的“对话”;
14:00 如果要“创作”,就必须要过“慢生活”;
17:40 所谓“自我迭代”其实就是不断了解自己“擅长什么”的过程;
19:50-26:50 欧洲和中国“品牌人”的职业规划太不一样了!!!
28:00 “你最好的作品一定是在你60多岁”;
29:47 做创作一定是孤独的,如果你不是“长期主义者”,那你一定会疯的;
32:50 此次意大利“文艺复兴”之旅带给我的启发;
40:55 我们可以拥有“流动的身份”,我今天可以是艺术家,明天也可以是个“网红”。要接受自己的“善变”;
42:20 比起做一个“品牌”,我现在更想做“个人品牌”;
59:35 不要拧巴,如果痛苦,那就“拥抱痛苦”。
----------------------------------------------
大黄是一个可以“用自己的审美和品味”去启发、影响他人的人。in other words,他是一个天生的“influencer”。

*大黄在2个月前刚刚开始经营自己的小红书,分享自己的“品味”和“生活方式”
我见识过他经营买手店(Artemis,现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喜茶的位置),他的“理想主义”和对创意的“洁癖”与执拗,让你不知道该感叹“这个人真的不太会做生意哎”,还是“他是个天生的艺术家/创作者”。

*他经常为了好内容“一掷千金”,甚至邀请了seletti掌门人来北京做了一整个pop-up
但我想,一切关于“自我”的定义,可能都在于你是否坚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否完成自我的迭代和和解。从放弃经营实体店、到远赴佛罗伦萨学习传统首饰,再到今天定居里斯本一边gap一边经营自己的小红书,我想关于开头的那个感叹我也找到了答案。

*大黄在里斯本的家,他为自己预留了一个工作室。
做自己擅长、舒服的事,不能不问“我是谁”,也不能太执拗于“我是谁”。
同样对于“才华驱动”型的品牌人,找到、加强“自我”,再用这样自我的“品味、内容,和思想”去输出、影响,或许也会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
🙋欢迎大家留言,或者私信我你的想法和疑惑~
小🍠📕:Jennifer Jia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