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投资人见面唠嗑,总会碰撞到一个经典话题:下一个投资主题是什么?这个话题如果放在这几天,那么最大概率能听到的参考答案就是“人形机器人”。
11月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庞大的产业潜力进行了充分论述:《意见》认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一定前期基础的前提下,到2025年,我国有望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而到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最终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达千亿规模。此外,《意见》还提出了一个短期目标: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
这个目标对应到现实,奔跑的身影正在逐渐拥挤:8月25日,中国证监会通过了优必选的境外IPO备案,一旦在香港上市,优必选将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同月,三星电子曝出开始制定进军机器人市场的战略,由设备体验(DX)部门的规划团队主导该项目,以应对特斯拉、谷歌、微软形成的产业优势,甚至因此推迟了用于医疗保健的可穿戴机器人开发进程;11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京城机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你看,是不是一条清晰的α呼之欲出。甚至在聊起这件事儿的时候,科研人员们也很兴奋,他们说他们的梦想就是“造变形金刚”,而且已经初具雏形:他们的“变形机器人”已经在尝试海陆空三栖形态了。
当然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当代投资人们聊到“投资主题是什么”的时候,其实表达远不仅仅只有是字面意思。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这个问题的本源是他的“创伤经历”——在连续为许多泡沫买单后,他总是希望借助这个话题,来判断自己是否又进入了一种fomo情绪……
本期研讨会嘉宾: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慧娟;科技上市公司高管&硬科技投资人 康健;投资人兼畅销书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要点速览:
人形机器人,硬科技里的工程级难题(02:13)
有多难?咱们用医疗机器人来举例子(07:57)
有多难?咱们用医疗机器人来举例子(07:57)
“人形机器人”能成为投资主题吗?(18:07)
现在需要突破的技术难关是什么?(26:35)
从商业的角度出发,人形机器人“算得过来账”吗?(32:30)
南科大的机器人项目,目前市场化了吗(40:25)
正在造变形金刚的科学家们(5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