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投中吐槽大会》的“年度特辑”下半场。
上一期,我介绍了年度特辑的灵感由来。去年12月初,我司在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7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我的任务是主持其中的一场巅峰对话,《新时期,GP与LP关系的重构、重建与共赢》。
平心而论,这场对话的内容本身没有呈现太多“超预期”的语料。舞台公开对话的形式+时间限制+话题相对宏大,大家更多的还是在谈谈心态问题。不过我在整理对话提纲的时候,包括在休息室和参与嘉宾们暖场的时候,隐隐觉得这场对话背后其实有个核心的母题,那就是“2023年,其实就是中国投资圈集体思考的一年”——微观到业务上思考什么时候出手、以什么方式出手、出手方向需不需要调整、出手节奏需不需要改进;宏观到心态上思考如何和LP相处、如何和项目方相处、投资除了金融还需要涉及哪些学科、投资人的社会分工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母题具象化一点。借用自媒体行业在年底的一个保留节目,也就是所谓的“年度盘点”的形式,以新闻事件为线索,邀请大家共同整理这一年的思考结果。
在上一期,我和几个老朋友一起聊了聊过去一年,创投媒体头条里最出圈的tite“有头有脸”。这一期,我邀请了几个画像极具代表性和话题度的朋友们,完成了属于他们的总结和展望。
本期嘉宾:
创享投资合伙人,对文化产业信心满满的 朱春涛
身为95后投资新人,却被00后“震撼”的小陈
从成都反卷回上海,一个正在布道的资深IR孙爽
在荷兰生活10年,感受欧洲投资圈变化的婧昳
以及陪伴了大家一年的投中网编辑蒲凡、投资人兼畅销书作家小野酱
本期要点:
95后投资人的2023:身边的朋友都转行,我要怎么才算不平庸?(00:50)
新生代的投资人会缺乏激情吗?(05:58)
95后投资人和“没那么好的时代”的和解(12:37)
欧洲投资人的2023:小机构,反而过上了好日子?(19:31)
项目估值便宜了,小机构舒服了,可创业成本降低了吗?(26:34)
资深IR的2023:别人奔赴成都,我从成都卷回了上海!(36:35)
我今年的投资生活,就像一个布道者(42:20)
我现在的状态,就像一只关在玻璃瓶里的苍蝇(49:16)
文化投资人的2023:带着憧憬地过完了这一年(54:37)
现在的LP们,对文化有三种理解方式(1:00:01)
“没头没脸”的早期投资人越多,或许才是行业最好的时代(1:09:23)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