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大家好,这里是新一期《读笨书》,本期我聊了女性写作,女性作品。最近一段时间我在缓慢阅读李翊云的《我该走了吗》,读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之前看的获了金马奖的影片《石门》,我还在李翊云的写作观里想到林奕含。李翊云不写cliche(陈词滥调),林奕含讲“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林奕含影响了我的写作观,就是人应该诚实地写作。但什么是诚实地写作,后来我又从金爱烂的一篇访谈里读到“准确的语言”。对我来说,准确地写作就是诚实地写作。“我的语言”就是足够精准的语言,当我的语言足够精准,我的语言才是我的。
《石门》的提问环节里,一位观众举手问黄骥导演“成为妈妈是否是一种诅咒”,那天是英国的母亲节,台上的两位女性都是母亲,气氛一度有点诡异。但导演温柔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对我来说,我更在意的是,这个问题只能问向一位母亲。就像李翊云的小儿子去世以后,人们只能去向她要答案。但我要问,凭什么?谁给了人们这样的权利去质问一个母亲,她必须回答吗?她在她的小说里一直回答了也提问了,人们真的在意吗?
最后我提到女权主义,身处国外,有很多女性社群,时至今日我依然警惕这些社群,因为对我来说,有群,就有中心;有中心,就有权力。而性别之上,还有阶级。《石门》呈现了一个非精英式的女性反抗,她反抗得如此不彻底,她也反抗得如此不明显,但作为观众,我都看到了。
女权不仅应该是话语上的,也应该是行动上的。一种小小的行动,也是行动。祝大家收听愉快!
片尾曲:《石门》放映结束后的录音
主播...

过细雨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擅长用笨办法
1年前
澳大利亚
0
请问主播的微博账号是什么呀!好想关注!
HD542103s
3个月前
浙江
0
你好,好奇是哪个韩国学者说的这段话呀🥺被痛苦充满的人不说话而是发出声音,这里的声音是各种非语言形态的表达、哭泣、沉默或者哀嚎之类,文字就是把这些声音变成话的过程,是赋予那些声音以故事的地位将其语言化的工作,它不是把人类的痛苦或者悲哀笼统地命名,而是一一赋予名字,然后叫出名字的事情。即便如此,这种语言也没有必要一定是柔和的、温暖的,因为有的时候不是温暖的语言而是准确的语言更靠近我们的痛苦。

是枝禾
4个月前
江苏
0
22:05 “被痛苦充满的人不说话,而是发出声音。声音指各种非语言形态的表达,哭泣、沉默、哀嚎等等。文字就是把这些声音变成话的过程,是赋予那些声音以故事的地位,将其语言化的工作。它不是把人类的痛苦或者悲哀笼统地命名,而是一一赋予名字,然后叫出名字的事情。即便如此,这种语言也没有必要一定是柔和的温暖的,因为有的时候不是温暖的语言而是准确的语言更能靠近我们的痛苦。”

Fionz
6个月前
北京
0
很喜欢“非精英式的反抗 更值得被呈现和书写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上街 不是所有上街的人都能被看见”

雨聿鱼
1年前
广东
0
主播的表达也是敏锐而准确的,“准确”这个点直击心灵。关于cliche,我读李翊云总有种复杂的感觉,现在想来她所有的表达都在打破我的预期,而我的预期是旧的、通用的,不够诚实。

擅长用笨办法
1年前
澳大利亚
0
17:03 “懂”可不可以只是感受。喜欢

肥腻腻君酱
1年前
广东
0
好棒的感受和思考角度
kongkonger
1年前
北京
0
喜欢主播,刚读完《我该走了吗》,没有注意到“姹紫嫣红”,主播好敏锐,希望多分享
Daisyxx_fuzP
1年前
广东
0
好喜欢这一期

-_liliolet_
1年前
辽宁
0
光与爱

桥桥M
1年前
上海
0
👍

掀桌子
1年前
英国
0
04:00 这个配速的说法好精准哦 我也是会同时读好几本书,自然而然地有些读的很缓慢有些很快,有些会因为舍不得读完故意特别慢速

edisyys
1年前
四川
1
07:21 好有启发的点
瑞瑞瑞吉娜
1年前
重庆
1
18:56 写得不好才是没有道德,写得足够好就是最高的道德,同意!!

BBC_UbIg
1年前
浙江
2
好有共鸣关于“懂”这一点,懂某种程度上还是陷在做题思维里

掀桌子
1年前
英国
2
写虚假空洞的东西才是不道德的!

掀桌子
1年前
英国
2
17:42 这里想到前几天看永恒的乳房,女主失去乳房以后也是拒绝书写外界期待的关于病痛的陈词滥调,而是说,“我不要当女诗人,我要当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