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新系列节目:「身边」,来源于我对身边的人事物的观察。
我的朋友:“这几天觉得挺孤独的,不是单身的缘故,而是所有的路都是自己一个人在走,没有同行者,当然我自己也可能做不了别人的同行者”。
正如节目最后鲍勃迪伦歌词中唱到的:
Even you don’t know by now
An' it ain't no use to sit and wonder why' babe
and it’ll never do some how.
……
You could have done better but I don't mind
You just kinda wasted my precious time
But 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
即使你现在还不明白,但坐着瞎想是没有用的,这不会改变任何。你可以做的更好,然而也无所谓了。我不想浪费我的宝贵时间。但是你也别多想了,这没什么。
也许我们不该坐着瞎想,这样只会让我们沉溺其中,因为问题不在这里。走出我们孤岛吧!
主播...
车有灵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鱼河岸
4年前
0
如果情感连接少了,共情的时间短了,是不是更容易孤独?

蕃茄醬木淨
1年前
湖北
0
10:55 背景音乐过分沉浸,一种代入似的头皮发麻(感触性的某种,好似漫长电影的终幕,以谈话为背景。恍惚的,“体系不全”“薄弱”,跳脱,“孤独”“找答案”,冷却的,(分享sohayl ryder的单曲《golden dreams》(Thom Yorke的单曲《after the gold rush》(静静地,听
鱼河岸
4年前
0
我们听别人的电台,就是想看看我们是不是不是一个人,我和这个主播和那个主播还是有共鸣的。。。
鱼河岸
4年前
0
还是想和这个世界有情感的连接

陈霏霏
4年前
0
音质有些不太好哟😄

展信佳
4年前
0
02:57 被工作和对生活浅层的思考“填满”,与内生的充盈还是不同的。我渴望找回爱人的能力,而不是将全部的爱倾注于自然、四季、音乐、文学,在后者中投射太多自己的影子会大病一场。我相信爱人才是唯一的解药,我愿跪倒在她的脚边,深深地吻她。让我们再一次默念,人类啊,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

可一思不
4年前
0
04:38《地下室手记》

Icyyy
4年前
1
17:21和翻电李老师鼓吹的亲密关系差不多

展信佳
4年前
1
27:05 男生确定不是在对Granch表白吗!精神层面的连结+动物性的吸引都有了哈哈。
MeowZ
4年前
1
这个小哥哥的想法真的很启发人。。

康康like
4年前
1
26:43这期给我听哭了…和车小姐对于亲密关系有同样的感觉

ZZ的无奈
4年前
1
01:40 看电影也很难让你不孤独,我和你想得一样,想通过看电影、看书,让自己不那么孤独,但看电影和看书,有点短暂性的抽离,但过后你还是会想,我为什么会这样,这只是个人感受,不代表其他人。

斯丢皮得曼
4年前
2
直面磨难,看清本质,持续热爱。我一直认为,在很多时候,磨难比顺利和欢愉来的更重要,困境往往是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和环境,是真正做出改变的契机。我们在顺境之中不能往往获得有效的反思,苦难才是智慧的养料,如果苦难主动敲我的门,我会让它进来,不管结局是打败它还是包容它,踩着它的尸体还是让它成为我生命重要的一部分,这对我来说都很重要,这是我获得成长并且我成为我最重要的勋章,也是我热爱生命的证据。
天然_hDpr
4年前
2
10:28 我懂你说的那种无私的爱,其实就是没有期待的去爱而已,是吗?

肖鼠
4年前
3
关于「爱的反面是思虑」和「don’t think twice」最近一年多感受蛮深的。当代浪漫爱被解构,任何事物和观念都可以被怀疑,爱的反面当然也多了。

_Guts_
4年前
6
听完了,想说说我的看法。现在亲密关系和婚姻的尴尬有很多很多的原因了。想到了很多,大的方面抛开不说,说说小的方面。听完第一个感觉就是,现在大家都太理性,太科学了。这是很难避免且影响深远的。理念的东西被科学祛魅了,浪漫失去了土壤。第二就是流动性,流动性带来的不确定加上祛魅后逃不掉的虚无感让理念承载了更多,让它更容易在现实面前出现问题。第三就是个人主义的问题,这点我只想说一个我的感受。人还是因为人而存在,所以对付出这件事情不要太过于谨慎,正如第一点所说的大家都变得科学理性了,账算太多,感情太少。进行中的时候,感性多一些,思考攒着留给结束之后,这样或许会好一些。
YL_podcast
4年前
16
播客听多了以后,我觉得国内很多这种输出想法的播客节目更多的体现出一种主讲人自我感觉的特殊性,或者是优越感,或隐形,或显性,主讲人可能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又羞于承认,有一部分接受教育的年轻人都呈现出这类孤独感,数据哪里来的呢,可以去翻翻豆瓣,甚至朋友圈里遍地都是,有些不会说出来。我所说的优越性在于觉得自身孤独感的不同,自身终极追求的不同,别人可能是金钱美貌,而自身是真理,我没有指摘什么,但是总觉得不对劲,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下意识的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自我意识太强还是因为读过几本书。我也是因为最近所谓的孤独感作祟才搜到了这个节目,愈发觉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实际上才是人们最大的共性,赖以生存,证明自己活着的意义,而这间接上加剧了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