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一周,有关阿富汗的新闻并未间断。当地时间8月15日,阿富汗总统加尼在总统府会见塔利班代表后,已经辞职并离开喀布尔。二十年前执政的塔利班组织重新掌握阿富汗政权,只是这一次,国际大众对这个曾经的“恐怖组织”心有疑虑。阿富汗的未来何去何从?而少有中国纪录片创作者对如此大的国际议题有所呈现和思考。大的历史背景下个体如何生存?
8月22日晚上,凹凸镜DOC线上共阅在B站直播放映郭依菲导演拍摄两部纪录短片,以在喀布尔中心地带的“紧急救助医院”《伤口是阳光照进内心的地方》和在巴以冲突的前线,女性以生育为“武器”的《生于意志与硝烟》,映后,两位国际新闻记者喻晓璇和汪伦宇担任嘉宾进行讨论。
纪录片创作者郭依菲,在游历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索马里等40 余个国家后,面对“战争”背景下的文明冲突,对个体及家庭人物命运产生了要拍摄的想法。“相比为观众拍摄,我更希望我的作品是为我的主人公而拍摄,为了和他们有着共同经历却无处发声的人而拍摄。”�
在《伤口是阳光照进内心的地方》中,郭依菲聚焦的是在喀布尔遭受袭击的伤员。“在战乱地带,人们长期生活在不安与恐惧之中,日复一日的祈祷着和平早日到来。”。而《生于意志与硝烟》则是有关永恒的巴以问题。为了延续后代,“走私精子”成为关押在以色列监狱里巴勒斯坦人生存的希望。
过去几天里,人们迫切需要答案,渴求知道阿富汗这个国家如何又以失败的角色回到我们的视野里。长篇的报道,重新热销的中东历史,和再度上场的意识形态都各自登场。以更具象的,个体化的形式,纪录片也应当有其角色。
本期播客为,我与喻晓璇、汪伦宇在映后的交流,两位记者各自分享看完片的感受,并分享了各自在报道国际新闻时的经历,以至未来可能会带来的难民问题,思考中国观众为什么要关注阿富汗,中东的问题。推荐关于阿富汗书籍:《无规则游戏》新闻报道:阿富汗分析(英文)。
感谢音乐人潘凡老师创作的主题曲。也欢迎加入凹凸TOALL 听友群,联系请加微信:181994692,此次播客为映后交流音频
讲述
喻晓璇 汪伦宇 国际新闻报道记者
主播
张劳动
制作
张劳动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 《我们》前奏
出品
凹凸镜DOC
1:59《伤口》片中,阿富汗的救治医院是否还在运作
3:29 看完两部纪录短片的感受
7:07 最近一次巴以冲突的故事
9:15 郭依菲导演的拍摄经历
12:23 晓璇的阿富汗采访故事
13:34 两位记者在中东采访时的语言问题
16:57 经历过的危险情况
18:01 记者如何确保自身安全
19:47 郭导演分享了解的现在阿富汗现状
20:25 晓璇采访阿富汗当地人的故事
25:01 伦宇分享在法国加来采访难民的故事
29:55 晓璇分享听到的难民遭受的心理困扰
32:21 难民问题会出现吗?
34:39 阿富汗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37:33 塔利班是“人民的选择”吗?
40:24 如何和阿富汗人民产生共情 传播中国的声音
42:01 西方媒体如何传播自己的价值观
43:11 中国媒体去报道世界,提高中国影响力
44:00 观众提问环节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