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作为当代人最珍贵稀缺的资源,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游戏、社交APP、短视频等信息不断抢占,我们该如何把控自己不被裹挟?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那些对我们真正重要的长期目标上?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两位嘉宾潮生和方圆,一起来聊聊注意力相关的问题,它的生理机制是什么?ADHD 有哪些症状表现?碎片化信息如何影响我们的注意力?以及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改善提升,帮助自己在重要领域投入更长时间的注意力?
本期嘉宾:
@潮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作投入及心流相关的内容;
@方圆,主要研究方向为孤独症特质的跨文化研究。
本期主播:
@尤理 @刘伟
重要内容时间轴:
00:05:06 人的注意力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新生儿的注意力为5-10秒,三个月婴儿为1-2分钟, 六个月是2-3分钟,学前期为30-60分钟;成人后可以主动控制注意力在某个事情的投入,进入心流后甚至会忘记时间
00:05:45 游戏为什么能吸引注意力: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多个感官来抓取注意力;游戏事件中刺激发生的频率和速度远远高于现实世界,会被动抓取我们的注意力
00:12:35 ADHD 的临床诊断标准:至少要有6个症状出现,并且与其年龄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相适宜;会严重造成社交、学习、工作、家庭等几个方面的失调,症状需要持续超过6个月,并且是在12岁之前出现的
00:20:49 ADHD 的性别差异:男孩被诊断为ADHD的概率是女孩的2-3倍,女孩更多地表现为内化的症状,男孩更多为多动的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地发现治疗,女孩不像男孩那样把挫败感外化,而是会把痛苦和愤怒内化,导致焦虑抑郁、饮食失调、自卑等情况出现
00:22:23 影响注意力的生理因素:中等唤醒水平最适合从事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内在动机会让你将注意力放在对你更重要的事情上;反馈很重要
00:29:22 多巴胺和内啡肽的作用:多巴胺是在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打游戏、吃甜食等就会刺激产生的神经递质,而内啡肽则是需要付出努力,有痛苦在,完成一件困难的事情后分泌的神经递质
00:33:15 碎片化信息的影响:信息的长短并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对这些信息主动地进行逻辑建构
00:40:30 短视频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短视频等信息的量及长短影响不大,主要是孩子投入在刷短视频上的时间越多,在其他影响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方面投入的精力就会越少
00:44:50 与干扰你注意力的信息源保持距离很重要
00:46:43 改善注意力的方式:一种是通过冥想、瑜伽等静态方式把高唤醒水平降下来;另一种是通过玩游戏等方式来提高唤醒水平,调整自己的状态到最佳水平
00:48:48 改善注意力的具体途径:工作时的白噪音背景;在精力旺盛的黄金时间做点和工作有关的简单任务进入状态;在自己状态最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也不要因为做了与任务无关的事情而感到焦虑;不得不做一个不喜欢的事情时,坚持5-10分钟再说;使用执行意图工具(指路第6期)
00:54:56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家长要做很好的观察者而不是干预者
00:56:44 注意力与好奇心的关系:给孩子足够的信息源,让其自己去探索感兴趣的事物
音乐:
片头:Why Did You Do It - Everet Almond
片尾:Windows Rolled Down - The 126ers
后期:
剪辑/云总、尤理
logo/尤理
文案/云总
运营/云总、尤理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