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终于,卑微的出版行业联手向电商宣战了!近期京沪数十家出版机构联手,抵制京东618图书低折扣大促,引发广泛讨论,我们也决定下场一战,回顾一下事件发展。其实,书肯定是要买的,重点是怎么买才不亏,钱怎么花才值?如果你做一本书,读者为你多花一分钱都觉得是造孽,那无论行业与电商怎么玩,都是对读者的伤害。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得说说那些让大家花了钱却骂娘的永恒话题——烂书,它是怎么诞生的,这里头有多少行业内幕,做书、卖书、买书这一整个链条里的水有多深,哪里容易出现坑?

我们将分上下两集来谈,本集主要聊烂书是怎么诞生的,下集开始说烂书是如何卖出去的,希望能帮大家有效避坑,不花冤枉钱,不花糊涂钱,买到真正的好书。

/内容提要/

03:20引子:多家出版社抵制京东618图书大促,电商or书商到底谁更无耻?

事件回顾:京沪联手,抵制京东,引起热议

天下苦电商久矣,出版商为何此时才说不?

从平台电商到短视频,谁是出版行业的爹?

12:25总结网友争议:关于书,大家的误会太大了

1出版界到底赚不赚钱?

2国内图书的价格到底算不算贵?是不是在让读者为出版商与电商的斗争买单?

3很多书质量也不怎么样,出版商怎么还好意思定那么高价?做那么多烂书,还好意思抵制折扣,真是既要又要。

4书对我们来说是什么?价值几何?是商品?是公益?还是奢侈品?书的高定价是否妨碍了知识的传播普及?

5抵制折扣是出版商不要脸想赚钱,还是电商损害行业利益?

19:33一本书是怎样诞生的?

1书号就是龙标

2出版社和出版公司的关系

3出版流程:做一本书总共分几步?

简单讲分三步:写书、做书、卖书

写书:策划、选题、找作者、打磨内容

做书:看稿、编排结构、编校、排版设计、印刷

卖书:宣传(营销)、销售(渠道)

38:10图书价格:国内的书贵吗?怎么才算贵?

1作者版税+出版公司制作费(人力+物力)+书号费

2成本在三成,利润却只有一成,这场大促让大家怎么活?

3中国的咖啡比美国贵,中国的书却远比美国便宜,那些每天一杯精品咖啡的都市人,为什么嚷嚷书太贵,不符合你的消费能力?

4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书就不应该贵?

5信息是免费的,但知识永远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56:23如何分辨一本书的好坏,七个经验之谈

1用纸

纸的几类:胶版、铜版、轻型。

轻型纸到底好不好?轻型价格差别非常大。

怎么分辨纸的好坏?

书的保养

2装帧

精装和平装有多大差别?

精装加轻型纸

裸背锁线是工艺,不是印刷事故

3设计:买书不能只看脸

4编校:满篇是错的书就别买了

5译稿:中文很差的译者,洋文再好也请别再翻译了;机翻可耻

6折扣:贵未必有好货,但便宜的书一定没好货

7公版书:公版的概念。公版书怎么做?攒书最坑人

1:24:20一本烂书是怎样诞生的?

1烂书分两种,一种是屎,一种是屎上雕花

2读者花了钱,就有权说你烂

3对创作者/行内人来说,每一个环节都偷工减量,投机取巧,居心不良,有违行业道德,那就是烂书

4书号:走人情、做任务、装门面

5无名氏与枪手:越不知名的出版社越要小心

6名人自费:企业家、大老板、创业者的书慎买

7下沉市场,花钱攒书

8写书、做书、卖书,每一步都烂

(1)写书:流量大V、偶像明星、知名学者、音视频课程转文字的书,每一个都可能是大坑

(2)做书:作者都不写书,编辑谁还看稿啊?

(3)卖书:下集再说

01:45:55一本畅销的烂书是怎样诞生的?

1选题:海量调研,精准捕捉,不是你偶然看到这本书,而是它从一开始就要赚你的钱

2内容:认真、认真、还是认真,努力把60分的东西做出90分的假象。主打一个有用又高端,美好又文艺,治愈且万能,一本书勾起你的所有焦虑,然后没有然后了。

3书名:必须准确拿捏你的情绪,小心花哨的名字

预知烂书如何卖出去,无良书商手段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哦对了,节目中不可避免会提及一些行业作品,仅供娱乐消遣和举例说明,请勿对号入座。关于何为烂书,我们定义是比较清晰的,也请不要过度诠释。

/节目音乐/

がんばれ Brokenheart - 谷村有美 - Hear - 1989

/节目介绍/

非常突然是由两位90后东北人/出版人主持的,关于电影、图书、音乐等泛文化话题的播客,我们会挖掘流行文化宝藏,梳理台前幕后简史,跟大家分享有深度、有话题、有品味的好东西,争取言出有据,不谈情绪,真实可靠,不凑热闹,总之就是要玩的明白。有了这些flag,这个节目每期都会很长很长,我们会努力去做,希望大家会非常突然地喜欢我们。

/主理人/

摸鱼王:弃理从文中年人,做过电影公号主编,失败的编剧,现在是滞销书幕后推手。

童花顺:毫无学术贡献的历史系毕业生,八年出版手艺人,专注屎上雕花。

/节目制作/

剪辑与制作:摸鱼王;文案、配乐与上传:童花顺

/听友群来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决定创建非常突然的第一个听友群,群名叫做“五百刀斧手”,第二波招募开启中,添加小助手wx号 fctr_777,欢迎入群来交流。

主播...
是童花顺啊
摸鱼王的奇妙冒险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aptainmiaoo
10个月前 未知
6
有没有想过,平台卖书越来越便宜,主要原因是电子书更便宜?
HD632104e
10个月前 湖北
9
14:40 不止了,现在通膨好厉害,我是买推理小说的,同本书简繁体,独步文化(台湾省一家专出推理小说的出版社)和新星家午夜文库的定价差不多是4倍了,独步最近一本京极夏彦新书定价都900NT,折合人民币220了,即使你打个折,也要140多,大陆定价80多再打个三折,就20多块了,差价那是极大的,现在港台版价格是真离谱到家了
HD944244p
10个月前 芬兰
12
服了信息量真的好低
CQsang
10个月前 上海
12
44:38 所以喝30块的星巴克,对中国人来说,不就是大笨蛋干的事么,9.9才是正常价格,为什么会有人天然认为30块是定价合理的,9.9是低价?
kkkkkkkkkk
10个月前 北京
14
也是从业者,想补充讨论:价格贵,说的可能是定价贵,国内还有一个打折空间和实际到手的价格,讨论的时候不好混在一起。其次,贵不贵还要讨论一个问题,买书人的实际购买力,简单看就是最低时薪是多少,买到手书的价格是多少。打个比方,买一本1000页全彩日本词典,定价2200日元,书店买也是这个钱,便利店打工两小时差不多。国内我去便利店打工两小时三十块钱四十块,能买到一本全彩的厚词典吗?当然这不是书这一个品类的问题,可能咱这很多东西这么算起来,都挺贵的
Hyttt
10个月前 山东
16
47:05 中国能舍得喝星巴克的真的是少数,人均收入还是低的,否则拼多多不会那么火了,要以全国平均水平来衡量吧,只说都市白领有点有失偏颇了吧
AA专业马桶维修姜师傅
10个月前 江苏
19
作为消费者当然是哪里便宜在哪里买,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滴。
松鼠鳜鱼_hSKS
10个月前 广东
24
13:14 感觉对主播的听感不敢恭维,价值观也很有问题,有一些图书公司的书从来不参与大促,有新爹不是什么光荣的事
毛毛土豆
10个月前 山东
24
42:52 不是兄弟我没听错吧,中国有多少人喝星巴克啊,多少人看书啊
christelleil
10个月前 上海
27
45:50 听了出版社文科男们的讲解 明白你们为什么抱怨 但卖不动书了!思路受不了,消费者不买账,谢谢
李小花哈哈哈
10个月前 北京
30
轻型纸涨知识了!老师们讨厌腰封么,因为过于讨厌腰封现在开始收集奇葩腰封了hhhh
飞扬_enYS
10个月前 江苏
35
人年纪大了,容易罗嗦,再说一点社会趋势问题。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人其实是不太喜欢看书的(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书里的文字是一种线性的信息传播媒介,大部分人对这种信息消费的能力是很差的。老百姓喜欢看短视频,喜欢看段子,喜欢奶头乐,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将图书行业的未来寄托在这些内容的传播发行制作上面,我觉得那这个行业注定是要消亡的。 深耕专业领域。提升制作质量,不要跟快消费内容竞争,竞争不过的。
飞扬_enYS
10个月前 江苏
36
再说一个很可悲的现实。对于真正需要看书的人来讲。什么纸质之类的东西,我们都是没有得选择的。对于我们来讲。买书看书只有一条金标准,内容,内容还是特么的内容。因为目前内容都还没有做好。😅 那什么样的书会需要去看纸质呢?拿来用来做装饰的,不怎么看的,用来收藏的,其实在我的定义里边这些都不是必须看书的场景。并不重要,当然了,对于出版社来讲。这些场景可能是赚钱的重要来源。
路德维希胖胖
10个月前 北京
39
听完整期节目,感觉主播特别爱把网上的声音都归结为不懂行,仿佛懂行了,就能理解为啥今天出版社站出来搞平台了。我倒觉得互联网上很多讨伐出版社的声音还真不是不懂行的人发出来的,也许不能面面俱到的了解整个过程,但是也谈不上一点不懂。互联网平台卖书算下来也20年了,这20年来出版商是如何配合着平台,一点一点把自己话语权玩没了的,最后被人家变成案板上的鱼肉。而且就说打折,短视频平台的销量不也是靠全网最低价托起来的?李佳琦如果保不住价格能当上网销一哥?所以新爹老爹的套路没有区别,今天说京东打破了底线,也许明天抖音还能更近一步打破底线。 与其抱怨行业上下游和友商没底线,不如真正从自己出发,改变下自己的销售模式。你比如曾经的读库(说曾经是我没买过读库的产品,也不知道时至今日他是否还在坚持以前的理念),以不打折,自身渠道做卖点,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你比如看理想,自家的app年会员能卖到998,这个价格怕不是能把当下主流视频平台、音频平台的年会员都包圆了,那人家的利润空间有多大。在万籁俱寂的环境中才更容易凸显那些真正用心的作品。与其偷偷摸摸的今天涨10块,明天涨10块,测试读者底线,不如一气儿涨价到位。因为渠道压榨,做书成本上升,从业人员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你一次把书的价格涨到位,也省的读者又花钱又被骂,各方全都拧巴着。一方面需要大渠道的流量,一方面又不想被人剥削,既要又要那干起来确实是比较辛苦和矛盾的。 我倒觉得不如拿出一个系列仔细做做那些该吐槽的烂书,就拿着某出版社的某版图书,哪里翻译的不行,文章怎么写的不好拿出来说道说道,比这么不痛不痒的随便拉出版商出来点点还多些意思。就从知日和读客老书做起就挺好的,反正知日已经停刊这么多年了,吐槽吐槽它的烂也不会影响销量。 最后,小宇宙真的需要一个网页入口,打长回复太辛苦了
captainmiaoo
10个月前 未知
45
42:59 和星巴克比可能不合适,瑞幸的才是正常的一杯咖啡价格。
塔布
10个月前 浙江
89
不好意思,说的话你们可能不爱听,图书这事,我目前所在的十几个读书群,全部站京东。想知道为什么,那就扪心自问,节节高升的书价,泛滥成灾的精装轻型纸……不一而论,知者自知
晚风归
10个月前 上海
91
不考虑人均收入谈物价水平都是耍流氓。香港台湾人家人均收入高很多啊,考虑人均收入就是国内书的定价贵的。
飞扬_enYS
10个月前 江苏
91
两位播主其实讲的挺好的。不过,我来罗嗦几句。 首先,咖啡在中国仍然是一种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普遍的饮品,至少不是必需品,所以这个比较可能不太恰当。第二是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这些国家体制不一样。我们一直是要号称有自己的制度优越性,所以和他们来比价格其实也不太合适。第三中国很大,贫富差距也非常大,很多人非常穷,拿那一个收入尚可的人群来说呢,其实也不太恰当,穷人不喝咖啡的人也是有看书的权利的,而且是基本的权利。 最后来说一说国内的图书质量,我买很多书,大部分是计算机专业的书,花了得有好几万。我也直接买进口的原版书。整体对比下来,我得说国内的专业图书市场至少是计算机的图书市场。其实质量是比较糟糕的,书的质量是配不上它的价格的。这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呢是引进的进口书翻译质量不行。二呢,是我们原创的图书。创作质量不行。 不过总体来说,作为一个爱说的人,还是希望我们的出版行业越来越好,加油。
莫墨momo
10个月前 广东
111
23:38 开车路上听播客,都到了还没听到正文🥹
B-side
10个月前 吉林
116
一问定价就和发达地区国家比,一问工资支支吾吾哈哈。五六年前买书就是1.5-2.5折之间,就这我都觉得不值得,轻型纸让人恶心,出国前把能卖的都卖了,现在买微信读书年卡看书,还能记录笔记。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