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64分钟
播放:
1,840
发布:
3年前
简介...
谈起俄罗斯文学,可能每个人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些名字: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布尔加科夫、契诃夫、普希金……他们笔下苍凉而凌冽的俄国大地既征兆着某些人类命运的跌宕,也在不断向每一个读者发出阅读、反思、行动的“律令”。俄国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别,也在中国读者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然而,当下俄国文学却似乎很少处于中国读者视野的中心地位,往往被贴上“小众”、“冷门”、“生存哲学”等标签——这其实与其在上世纪俄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热潮形成了鲜明对比。俄国文学作为一个门类经历了何种起伏的历程,又是如何被中国的读者所接受和阅读?为了对这些问题有更好的理解与讨论,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南京大学文学院的董晓教授,与我们一同进入俄国文学与其在中国的接受史,并从作者与受众的两重向度尝试烛照出俄国文学的奇妙轮廓。
本期主播
徐傲群,南京大学文学院在读
周嘉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读
本期嘉宾
董晓,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俄罗斯文学及中俄文学关系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出版有《走近“金蔷薇”:巴乌斯托夫斯基创作论》、《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等著作,《不合时宜的思想》(合译)、《茨维塔耶娃文集》(随笔卷和回忆录卷)等译著,以及各类学术论文。
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03’14 董晓老师学生时代与俄国文学的相遇
10’30 契诃夫“不像戏剧的戏剧”
15’07 契诃夫与中国戏剧:曹禺的《雷雨》
17’40 中国现代文学对俄国文学、西方文学的吸收图谱
25’25 俄国文学的在中国的“高烧”与“冰谷”
30’00 我们还认识当代俄罗斯作家吗?
35’15 俄国文学黄金时代出现之谜
38’38 俄国文学的“宗教性”标签
43’58 俄国文学的苍凉底色
45’09 西方文学的特色:人名比剧情更难懂
47’48 反思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的“二元对立”
58’00 挣开解读的双手,让文本回归读者
相关推介阅读书目(仅供参考)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
科斯捷米杨斯卡娅:《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
列夫·托尔斯泰:《三死》、《伊凡·伊里奇之死》
梅列日科夫斯基:《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
普希金:《上尉的女儿》
契诃夫:《主教》、《三姊妹》、《樱桃园》、《吻》
王汎森:《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屠格涅夫:《父与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同貌人》、《白夜》
夏衍:《上海屋檐下》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静静的顿河》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Down By The Water——The Drums
片尾:Wind Of Change——Scorpions
制作团队
节目剪辑|周嘉珺 杨颖
节目运营|林鑫
公众号运营|周嘉珺 卢李响 李逸帆
插图绘制|李淡宁
书目整理|阳坦真
关于灯下漫谈
顾名思义,感谢收听。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灯下漫谈”。我们的节目已于小宇宙(节目ID:灯下漫谈)、苹果播客(可通过RSS码:http://www.ximalaya.com/album/56488590.xml导入订阅)、喜马拉雅(在播客分区搜索“灯下漫谈”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同步上线。
往期节目
我们也有播客啦|Ep0:Hello,这里是灯下漫谈!
然而,当下俄国文学却似乎很少处于中国读者视野的中心地位,往往被贴上“小众”、“冷门”、“生存哲学”等标签——这其实与其在上世纪俄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热潮形成了鲜明对比。俄国文学作为一个门类经历了何种起伏的历程,又是如何被中国的读者所接受和阅读?为了对这些问题有更好的理解与讨论,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南京大学文学院的董晓教授,与我们一同进入俄国文学与其在中国的接受史,并从作者与受众的两重向度尝试烛照出俄国文学的奇妙轮廓。
本期主播
徐傲群,南京大学文学院在读
周嘉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读
本期嘉宾
董晓,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俄罗斯文学及中俄文学关系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出版有《走近“金蔷薇”:巴乌斯托夫斯基创作论》、《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等著作,《不合时宜的思想》(合译)、《茨维塔耶娃文集》(随笔卷和回忆录卷)等译著,以及各类学术论文。
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03’14 董晓老师学生时代与俄国文学的相遇
10’30 契诃夫“不像戏剧的戏剧”
15’07 契诃夫与中国戏剧:曹禺的《雷雨》
17’40 中国现代文学对俄国文学、西方文学的吸收图谱
25’25 俄国文学的在中国的“高烧”与“冰谷”
30’00 我们还认识当代俄罗斯作家吗?
35’15 俄国文学黄金时代出现之谜
38’38 俄国文学的“宗教性”标签
43’58 俄国文学的苍凉底色
45’09 西方文学的特色:人名比剧情更难懂
47’48 反思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的“二元对立”
58’00 挣开解读的双手,让文本回归读者
相关推介阅读书目(仅供参考)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
科斯捷米杨斯卡娅:《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
列夫·托尔斯泰:《三死》、《伊凡·伊里奇之死》
梅列日科夫斯基:《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
普希金:《上尉的女儿》
契诃夫:《主教》、《三姊妹》、《樱桃园》、《吻》
王汎森:《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屠格涅夫:《父与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同貌人》、《白夜》
夏衍:《上海屋檐下》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静静的顿河》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Down By The Water——The Drums
片尾:Wind Of Change——Scorpions
制作团队
节目剪辑|周嘉珺 杨颖
节目运营|林鑫
公众号运营|周嘉珺 卢李响 李逸帆
插图绘制|李淡宁
书目整理|阳坦真
关于灯下漫谈
顾名思义,感谢收听。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灯下漫谈”。我们的节目已于小宇宙(节目ID:灯下漫谈)、苹果播客(可通过RSS码:http://www.ximalaya.com/album/56488590.xml导入订阅)、喜马拉雅(在播客分区搜索“灯下漫谈”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同步上线。
往期节目
我们也有播客啦|Ep0:Hello,这里是灯下漫谈!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徐三
3年前
6
文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合法性危机( )
安真
3年前
5
俄罗斯文学,放在欧美文学历史上也是一座高峰,去年读完毛姆莫泊桑欧亨利短篇小说,最近读契诃夫,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差距,契诃夫的每篇小说,似乎都穿越历史而来,毫无时代局限。但当代俄罗斯文学,确实不了解。

这只耳朵
3年前
4
来啦来啦!这个播客请🔒

Daytun
3年前
4
说来也十分惭愧,本来便读书不多的自己好像在俄国文学方面读得更少,以至于去年翻开《地下室手记》或是《大师与玛格丽特》的时候,相比于残酷的真实与凛冽的寒风,更多的是热辣的愧疚和一些“如果…就好了”的声音。但从自己稀薄的体验中,还是能萃出属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圣彼得堡、巴别尔的敖德萨、屠格涅夫的法国等在每一方龟裂的土地中勉强爬出的脆弱生命。或许对于自己而言,俄国文学的阅读体验永远是一种直面——直面不可预期的复杂、神圣、荒唐、随机、绝望,和任何词典中能出现的形容词。而当我们回首中国的当代文学,似乎也多少能够撷出一些相似的脉络,这也是本期播客想要和大家一齐探索的。
对于任何播客而言,对文学史的深潜永远是一场痴心妄想,但我们仍愿意让它成为一次触发对话的对话、一次邀约阅读的浅谈,以至于可以“从文本与读解的两重向度尝试烛照出俄国文学的一些奇妙轮廓”
王玉萌
3年前
2
占据一排有利地形🥰
CruelApril
3年前
2
占据二排有利地形🙌

是枝难以裕和
3年前
2
占据三排有利地形🙌
椎名甜茶
3年前
1
院长可少抽点烟吧()

吴双豪
3年前
1
好爱这个播客的选题…希望能坚持下去啊!

fxrc
3年前
1
21:11 “整个50年代,我们译介了所有的三流小说,大部分的二流小说,以及一部分一流小说。”

就是麦子
3年前
1
来晚啦~
凌_dJyI
2年前
江苏
0
南京大学学子在此集合
Gonewiththewind
3年前
0
好棒!

番茄炒蛋吃甜的
3年前
0
推介阅读书目这个很好😊

园子每天6点起
3年前
0
苏联解体后还活着的只认识阿列克耶谢维奇…刚刚查了一下发现国籍属于白俄罗斯。虽然吧,卢卡申科也快把白鹅卖给普京了。

fxrc
3年前
0
好可爱呀 课代表小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