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人生如游戏,游戏如人生。真是俗到爆炸的土话。但游戏和人生确实有那么多共通性。游戏里怎么选,到人生里也大概率会怎么选。大家同样都玩一个游戏,但在游戏里所追求的和最终得到的差异巨大。哪怕不同人拿着同样的初始剧本,由于玩家类型不同,也会走向完全不同的结果。本期我们从巴图玩家四分法出发,来聊聊游戏里的四种典型玩家应用在人生里的模型样貌。也欢迎听众在留言里告诉我们你属于哪一类型的“人生玩家”
四种典型玩家类型:成就型玩家(Achievers),探索型玩家(Explorers),社交型玩家(Socialisers),杀手型玩家(Killers)我们会在本期节目一一分析这四种类型人生玩家的特征、本能和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本期嘉宾介绍:嘿嘿,15年的游戏策划老人,目前在运营一家实景交互线下游戏。一个活在“建模”里的男人。
【show notes】
02:33 游戏的历史和发展和对“游戏玩家”的刻板印象
06:00 游戏是“第九艺术”,游戏让你代入进“那个你”
09:25 “杀手玩家”不是那个在游戏里杀人的人,而是通过计划达到目标的人。
17:00 杀手玩家会因为计划被打乱而困扰,哪怕最后得到了一个更好的结果。
24:10 “探索型玩家”获得乐趣的方式是:探索世界的边界,当你已经探索到世界的边界时,游戏就变得不好玩了。
35:57 社交型玩家的本质是通过帮助他人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36:45 “被关注”这件事是目标本身,四类人群划分是达成目标的手段。
43:00 也许我们想要的并非是个“夸奖”而是“真实的评价”
45:50 “成就型玩家”的乐趣在于拿到阶梯性的目标,拿到清单里的东西。
51:50 社恐和社牛都只是一种社交方式,无分好坏
55:00 游戏人生就意味着不严肃、不诚恳、不成熟么?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