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简介:
奥运如火如荼引得全球关注,它的场馆设计也同样带来过巨大波澜。
2020东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原本是由Zaha Hadid事务所获得第一名,但却获得了许多反对的声音,其中一条就是“尺度过大、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尽管Zaha调整方案,但还是失去设计资格。日本政府再次举办设计竞赛,最后由Kengo Kuma事务所中标。一个体育场馆是否要与城市协调?如何去和城市协调?怎么样算是协调?节目最后也没谈清,但是聊到了许多有意思的纪录片和延伸阅读文章,贴在下方相关链接中。
此外我们也引出了另一个话题:奥运之后,这些巨型场馆该如何利用?
这个我们决定再聊一期,敬请期待。
人物:
雨晨:那个不具名的建筑师
璟璐
相关链接:
- 东京奥运主场馆Zaha经预算缩减调整后的4分钟方案视频简介,内网链接
- 方案23分钟完整陈述,YouTube 链接
- 伊东丰雄、菊竹清训、丹下健三等日本建筑师的师承关系
-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代代木体育馆,澎湃文章《从1964东京奥运会看日本建筑与设计:混凝土中的重生》介绍了体育馆设计的时代背景
- 西泽立卫的电影《Tokyo Ride》
- Steven Holl 设计了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的扩建部分,该美术馆位于美国Kansas City,收藏了山西洪洞广胜下寺原正殿西壁《炽盛光经变图》
- Zaha未建成的十大项目,第二个项目就是雨晨提到的卡迪夫歌剧院方案
- Herzog & de Meuron 设计的新波尔多体育场
- 弗雷·奥托(Frei Otto,1925~2015)最早将张拉膜作为结构形式应用于建筑中,创造出自由多变,轻盈飘逸的建筑造型
- PTFE膜材料,不透明,通常以索网张拉结构应用于建筑中,拉伸强度达到钢材水平,易于形成复杂的曲面造型,案例有:慕尼黑奥运会主场馆;
- ETFE膜材料,透明,通常以气垫的形式应用于建筑中,气垫的经济跨度一般在3~5 m,案例有:水立方、慕尼黑安联体育馆
- “Beijing Preservation” - OMA建筑事务所2003年所做的关于北京历史保护的研究课题
- 延伸阅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出的Koolhaas写的小书《Preservation is Overtaking Us》
- 纪录片《建筑师与老城》,所记录的是1999-2003年葡萄牙建筑师Alvaro Siza被邀请来指导西非佛得角圣地亚哥岛上的古镇Cidade Velha的建筑修复这期间的故事
- 由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设计的伦敦水上运动中心,其17500个座位中的15,000个都是临时座位,在奥运后和残奥会后,将只保留2500个永久座位,减少运维成本
- 纽约宾州车站(Penn Station)加建部分2021年投入使用
收听方式:
推荐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中搜索「所建所闻」订阅之后收听。
苹果手机推荐使用Podcasts、Overcast、Castro
安卓手机推荐使用AntennaPod、Pocket Casts、Castbox
此外还可以在「小宇宙」及Spotify上收听。
联系方式:
网站:architalk.xyz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所建所闻
Twitter:ArchiTalkXYZ
Instagram:architalk.xyz
主播...
JingluH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TeiTei听
3年前
0
隈研吾方案朴素到完全融入周边环境,前几天去真的不走到跟前完全不知道建筑在哪儿的地步。。但这真的是奥运会场馆这种标志性建筑该有的吗?这个话题真的见仁见智也😂个人站扎哈案
Homen
3年前
0
个人觉得还是隈研吾的比较好一些 比较符合日本的风格 扎哈那个没有什么质感 而且没有什么当地特色 像put上去的那样
HD788040h
3年前
0
这几年国家战略偏重成渝一体化 + 一带一路,明年先把大运会搞好,再战2036不是梦🐶

黔吻
3年前
0
42:33 男主播声音显得时大时小

啥播客的啥啥
3年前
0
哈哈,我估么着你们就得做一期这个主题的!所以我就不做了… 坐享其成听起来!
Redcastle
3年前
1
这更新速度太爱了
子聿2077
3年前
4
终于等到更新。不过对本期有些不同的意见,最早发起、最主要反对扎哈方案的大佬应该是槙文彦,他于2013年组织了包括伊东丰雄和隈研吾等多位知名建筑师在内的座谈会来反对扎哈方案,而伊东丰雄与槙文彦联合发起网络请愿则是2014年的事了。他强烈批评了作为评委的安藤忠雄,批评其是设计小尺度住宅起家的,没有大尺度建筑的经验。实际上新国立体育馆与槙文彦于1990年代设计的东京都体育馆更为邻近,只隔了一条马路,与代代木竞技场则相隔1.5公里,个人猜测也因此他对扎哈方案、对场地环境有更深刻的认知。另外个人猜测考虑到槙文彦的家世背景,这其中也可能存在政治操作,当然这一点只是盲猜了(手动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