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第十期开播!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倪老师来和我一起聊聊他的语文人生,我们也试图通过一个经典文本(鲁迅的《故乡》),让倪老师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文本的诗学魅力。
【时间轴】
* 01:09 从中文系开始的学术人生
* 15:13 80年代末社会转型期的精神图景
* 23:05 从学术人生走向语文教育的机缘
* 39:52 “把论文写在B站上”,成了当红UP主
* 52:47 语文是否可教?
* 01:01:38 重读鲁迅的《故乡》:谁埋了碗碟?
* 01:07:25 阅读法门(1):发现文本关键点
* 01:11:38 阅读法门(2):从生活经验出发
* 01:15:05 阅读法门(3):代入作者的视角思考
* 01:18:15 阅读法门(4):找到文本的依据
* 01:19:57 鲁迅小说中的“我”与鲁迅的距离问题
* 01:28:46 文学的两种阅读方式:信息性阅读和文学性阅读
* 01:33:22 《故乡》中三个括号对“碗碟之谜”的暗示
* 01:48:28 国内课堂的基本教学逻辑:平民主义与功利主义
* 01:50:35 文学是通过伟大经典看世界的一个工具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在评论区大胆留言!也可以扫描shownotes里的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和我们一起在习以为常的观念里撬开缝隙,松松土壤~
【关于我们】
🐝主持人:
刘盟赟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播客「重启试试」主理人。
🦦后期制作:
孙静 仍在探索的一名图书编辑,译文讲书工作室签约作者。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Lynn伐清
11个月前 上海
7
27:38 八十年代人文环境真的非常纯粹,学院派写作底子好,圈子充满青春活力,能量很干净,非常令人向往
海之韵_rTz6
11个月前 宁夏
6
倪教授和主播把文本解读得如此生动,细腻又透彻,真切感受到中学语文学习,如果以这样思维方式上下而求索,岂不是更能打开读者的缜密的思维,推理和判断,让文字更鲜活,场景更生动,想必曾经学习过这篇文本的读者,听到这样生动有趣地解读,定会重拾故乡,重新体会文学之美。
Lynn伐清
11个月前 上海
4
01:42 八十年代大学生,倪老师含金量已然不言自明
刘盟赟
11个月前 上海
4
01:01:38,🉑翻开小说《故乡》同步收听[偷笑]
落雨了啊
11个月前 天津
3
omg首页刷到老师了!
古鲁木
10个月前 上海
3
事实上, 中文系很多教授整天研究的东西已经和文学没有多大关系了, 文本已经基本沦为手段或工具。 你尽可以说什么学科交叉、什么社会史视野… 可是你想想,你最初爱上文学的原因是什么? 你再想想,文学中最令人着迷的美是什么? 是文本的字里行间还是背后或周围的那些人事? ​倪文尖等于张麻子: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抢碉楼。
HD187732e
9个月前 上海
3
有点怀念……倪老师原来是从语言学“理论”起步的啊,难怪当年在课上还会突然“拷问”文本断句——“这句话的宾语到底是什么呢”……
fantasy926
10个月前 贵州
3
有幸听过倪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今天听这一期节目好像又回到了那个会场。我自己曾经在20年前解读过《药》,梳理了文本中馒头颜色的变化,以此来阐释寓意———类似这样的体验已经很遥远了,感谢今天的节目带我也会到了我的青年时代。
嘎嘎嘎啊呀呀
11个月前 上海
2
竟然还听到了王荣生老师(⁎⁍̴̛ᴗ⁍̴̛⁎)
小雪人
11个月前 北京
2
一个人回忆起自己的青春,表达就开始飞散(大意)😊倪教授太亲切啦!也想起自己,大三语言学课上老师说你们记住索绪尔这个名字就没白上我的课。若干年后关于这门课几乎只记得“索绪尔”🥹
草莓牛仔
10个月前 云南
2
这期真的很精彩!听完发现我读经典真就是囫囵吞枣,收获颇多
是这样的啾
6个月前 四川
1
谢谢主播和倪老师,把这期完完整整、津津有味地听了下来,一点也不枯燥。原来闰土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准备重读一下《故乡》
石头会飞飞飞
11个月前 天津
0
我一直以为碗碟放草灰里是怕划船的时候碰碎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