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是一期6月里录制的节目,错过了后来发生的一些热点。不过没关系,女性主义话题才刚刚开始,并且还要持续下去。

出于对节目时长的考虑,录制当天的部分谈话内容没能进入本期正片,而是会以「番外」的形式发出,未来一周内随机掉落,敬请期待!


【嘉宾】

大猫:上海某985高校长聘副教授

马帅:港澳地区某高校助理教授


“Grad Lounge的副标题是「不止学术」,我们今天讨论的女性主义话题也不仅限于学术圈的内部。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处理的,不被功绩主义至上的当下社会所赞赏的各种隐性的、显性的劳动任务是如此的复杂,我们在其中所遭遇的不平等是如此的琐碎,以至于我们甚至会耻于这样的讨论。但是这种不公,又如同衣服上一根刺、鞋里的一粒沙,会实实在在地令我们感到不适。女性主义也从来不只是属于女性的,它关注的是所有边缘和弱势者的生存。

因此,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讨论。我们容易生活在令自己舒适的泡泡中,而当遇见超乎你的认知和经验范围的不公,我们不要被那些精英主义或是草根主义的标签所捆绑。至少我们可以当一个倾听者。

我们简中的环境中,对于女性主义,对于两性权利的平等,远远没有到矫枉过正的地步。而相反,在经济大环境越发不如意的当前,甚至发生了一些倒退。我以前念书的时候,一些白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Why are you so overreacting? 我很讨厌这句话,因为它充斥着一种既得利益者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我想说,请继续保持女性主义视角下这样的一种敏感度。女性主义不论是作为理论还是生活方式,都还在不断的演化和进步中。正是这些琐碎的、具体的观察,反思以及交流,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大猫寄语


【音乐】

大猫点播:谭维维《小娟》

马帅创作:Nora You Gotta Go


00:00 Intro

01:32 女性主义话题需要所有人参与

05:32 女教授的着装打扮:难以摆脱的客体化凝视

11:58 学术会议与酒桌上的女学生:专业与暧昧的界限在哪里

22:06 性别刻板印象:“不找女导师”与“不招女学生”的背后

26:03 「学术妲己」话语的灾难性伤害

31:34 高校教职男女比例的失衡:是什么阻碍了女性在学术道路上的发展

35:47 学术资本化背景下,工作与家庭的时间分配造成了夫妻间的竞争关系

45:59 深夜的办公室里,以搞科研为借口逃避家庭的男性

48:24 什么是学术爹味

50:33 被塑造的性别特质与隐匿的特权

54:12 再谈陈朗:理论与行动、个体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58:56 求学和求职中对女性婚育状态的打探

1:02:11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改变和行动

1:11:09 如何理解当今网络舆论中的性别对立情绪

1:15:13 总结

1:19:14 Grad Lounge freestyle


【片尾曲】

作词/演唱:马帅


「别看你数学第一名,到高中就不灵了,不聪明了

应聘,未育女性,博士学位不通行了」

如果讲课穿裙子,你担心骚扰或者风评吗

非逢迎吗,职称评定,陪酒,你说公平吗


年龄的桎梏

对家庭的支付

被侮辱,和被侵害的

苏三和苏妲己,这有毒的制度

迂腐的基金委都延长35岁,肤浅的资助

你是不是也常想要,无奈地止步


一路,我向你承认,我生活中各方面的特权

遗憾,中科院的院士是文盲的社团

正相反,我从你身上学到坚韧和勇敢

且慢,我尊重学术什么美女教授浪不浪漫


哥们儿,你谈论Beauvoir,Foucauldian

别再教她做事了,act like barbarian

向上帝忏悔不如对你老婆支持点

我们需要反思,需要写论文

还要花时间去多实践


我相信人人平等,特别当你面对真理

我愿意听你说说,也请你沟通分歧

请你,纠正我,如果浅薄或冒犯你

我更加发展我了,当你尝试解放你


建议,我并没有,快展示你的新成就

你是你的主义者,哎,凭什么非跟着走

别提领袖,要么是坏,要么就是昏了头

我没什么主张

but Nora you gotta go


谁造成,的暴风

快淹没你的噪声

正因为有压迫

才会异化和冒充

不能再装睡了

为何关闭了闹钟

hwb玷污革命

我们继承抗争

———————————————

本期主播: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大貓君
10个月前 上海
15
是女性,也是天命人 ——— 总是爱蹭热点的大猫
陈导儿
10个月前 中国香港
11
为学术内外追求自我的女性打call!
进击的奥利奥
10个月前 北京
10
00:38 这期标题看到就已经热泪盈眶了,虽然我不是一个学者
ZeyuanW
10个月前 江苏
10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最后的片尾曲!
进击的奥利奥
10个月前 北京
6
1:15:15 非常推荐这一期,学术圈外的人,我觉醒的不够早,在女性主义的路上也有走偏和迷茫的时候,更多时候只是内心的一种感觉 “不该这样吧”,我不是很喜欢现在谈到女性主义就把男性排除在外,更不喜欢隐形默默打击女性的行为, 感谢大猫和马帅老师,把这些我感觉不大舒服的瞬间表达出来了
HMLoren
10个月前 北京
6
06:29 田野调查是我认为学界非常明显的性别歧视场域……人类学、社会学还有各种涉及民间采风、实地调查的人文社科专业的学者肯定都感受过……去很偏僻的地方采风,女性难免会感到不安。以及在与受访人沟通的过程中,首先受访者绝大多数都是男性(除非你做的是女性专题研究),和他们建立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抽烟喝酒,但是有很多女性并不抽烟也不胜酒力,对于她们来说,获得一手资料的途径就少了很多,而男性学者去采风的时候通过烟酒可能会更容易融入当地环境……
进击的奥利奥
10个月前 北京
5
1:19:41 特地拉到最后一刻,太厉害了!太惊喜了,请各位听众别错过😂
hellomissing
10个月前 美国
5
唉 说的没错 两口子都在学术界的时候, 其实两口子之间绝对是竞争关系。女方往往会主动做很多次牺牲。
小鱼粥粥酱
10个月前 中国香港
5
08:36 太能relate了,一次present前,还会被institute的老师问女生化妆是为了显年轻还是显成熟?我和discussant(男)互相先看一眼,然后就很general回答。大无语的同时,又觉得怎么会这样?
HD860925f
10个月前 美国
4
1:04:00 国外(正规的)大学基本都有这么个panel,用来举报歧视和骚扰,这点真的很好
-pumpkin
10个月前 新疆
4
1:20:20 最后的rap太惊喜了!
HMLoren
10个月前 北京
4
1:19:42 吗呀哈哈哈哈哈马帅老师多才多艺 show me the knowledge
Xin_nnuw
10个月前 美国
3
36:55 虽然但是,找phd或者postdoc的话真的要避雷夫妻店
七七001
9个月前 北京
2
全能马帅
猪肉干觉得麻薯好好吃
8个月前 北京
2
29:56 点了!每次都要问找男朋友了没?结婚了没?服了!
HD860925f
10个月前 美国
2
29:16 我推荐大家去听冯晓娟老师参与采访的一期播客,关于为什么女生似乎求学阶段一直都优秀但是教职却少很多。
就你叫歪歪
10个月前 美国
2
25:47 我前导师就是这样,总说女生情绪化,所以写文章比较慢。但实际上她对课题组的男生和女生差别对待,同样的错误,男生就是下次注意,女生就是阴阳怪气,男生做事务性工作不认真,所以给他们更多时间发paper,女生做事务性工作不认真,所以就要被批评。
言午1990
9个月前 江苏
2
本人女,我发了国内两篇比较顶的文章,这些期刊刻板印象需要靠大佬推荐,但是我确实自己投的。我的同事跑来问我,哪个大佬推的,甚至有黄谣。幸运的是,我导师退休,根本不可能帮我,我也不参加学术会议,因此,黄谣中的大佬只能是一个模糊名词,没有具体人名。这真是令人震惊和愤怒的事情,在职称评定中,这些谣言对我真的是强大打击。
莹轩
10个月前 马来西亚
2
03:29 人是几乎不可能拥有跨越性别的经验的。男人不来月经,不受孕,并不在漫长的历史中作为另一性别附庸和所有物存在。女性失权境况下,男性的女权主义者常常以同情的心态,保护的心态出现。这种在上的态度让人怀疑”他们真的愿意让出隐形或者显形的利益,回到平等的位置实现平权吗?亦或者只是为了获取信任,从而找到伴侣和附庸呢?
HD606907z
10个月前 日本
1
其实和国内同在儒家文化圈的日本,也有一些(至少制度上)值得国内学习的地方,比如这期提到的陪酒、做迎宾、称呼“美女教授”、评价外表服装、打听有没有对象一类的,都是典型的セクハラ(sex harassment),学校有明确的处罚条例。对于这些行为的宣传引导,学校各个布告栏都有宣传单,每学期会让所有教职工做对应的学习课程,不完成就一直发邮件弹窗提醒。所以至少在明面上已经很少有看到有这样的行为了,教授们也非常在意相关的言行是否会触碰到这样的高压线。整体氛围上确实比国内高校要好很多。另外,研究人员中女性比例低这个问题,日本的现状应该比国内还要惨烈,所以现在各个大学的年度考核指标里面有一个硬性指标是女性研究者的比例。这导致日本教职市场现在常常会看到“女性限定”的职位放出来,不限定性别的职位也大都会写“同等条件女性优先”。 对于女性研究者生育相关的支持政策也挺多的,也鼓励男性休育儿假,能够工作生活平衡主动照顾家庭的男性是比较受欢迎的,一些有家庭的男教授会在自己的主页或者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家庭合照,这期播客提到的那种晚上还回实验室加班的工作狂,会被认为是黑心研究室,考研考博的时候算是一个雷点。这种大环境支持性别平等的氛围(至少在学术界)虽然很表面,但有时候也挺羡慕的......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