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少年看金庸,生生死死,沧海月明珠有泪;

中年读武侠,“婆婆妈妈”,柴米油盐酱醋茶……

虽则“天下英雄出我辈”,仍不免“江湖子弟江湖老”。

谈金庸的文字已经太多了。六神磊磊能以金庸谈一切,六经注我,皮里阳秋;白日焚书能以现代精神批判金庸,责之切方显爱之深;其余新垣平、田晓菲等辈,扬名立万亦久矣……

高手如云,彭洁明这本新书何以立足?

一是通透。彭老师是科班出身,既得名师亲炙,又私淑金庸先生二十余年,涵泳蕴藉,细咏情思,不但能在文本分析中展现出自己所接受的学术训练,且能以寻常语道出,入情入理,略无窒碍。

二是文笔。不见掉书袋,但每段话都能看出古典文学的浸润。辞章典雅,行文如快刀破空,起得漂亮,收得干净。浅近晓畅,亦有铿锵句。

且看这一段: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第一次出场,已经十余岁。母亲去世后的二三年里,他寄身破窑,挣扎生计,浪荡人间。他提着偷来的鸡,衣衫褴褛,一身落拓。那边,第一次出场的郭芙,“身穿淡绿罗衣,颈中挂着一串明珠,脸色白嫩无比,犹如奶油一般,似乎要滴出水来,双目流动,秀眉纤长”。这霄壤之别,只因郭芙的父亲已经是名震武林的当世大侠,而杨过的父亲却是臭名昭著的泉下之鬼。

还有那些分不清“用典”还是“玩梗”的小心思,能读出来,自然会心一笑;即便一时半刻猜不出,亦觉口齿噙香。如本期节目提到的这节小标题:《包惜弱:生太温暖,死太寒凉,两个我都不要》——大家谁不想问一句:你这包女士,姓钱啊?

鄙人剪辑节目至夜,忽而睡去,梦中偶得一联,供君一哂:

辛酸甜苦辣,谁不亲尝?转头皆空,江湖事,成矣败矣?

生旦净末丑,少得哪个?惟情是真,人生路,主角配角?

-时间轴-

02:47 从电视剧到原著,租书店里的金庸作品飘出人民币的味道……

08:28 金庸,从前偷着看,如今白给也不看。越向家里那本《神雕侠侣》就是其父没收学生的书。(补:我爸爸教的是药学,从小我都听周围人喊他“童药师”,以至于我小时候看到“黄药师”这个名字时,一开始还以为是爸爸的同行……)

15:45 包惜弱的复杂性,她的性格、选择与真心

26:16 金庸喜欢的,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很愿意为自己所要的东西去付出代价的人

29:04 越向将话题横扯到德国近代史……

31:58 如果令狐冲拿了林平之的剧本,各种由幸运和偶然所产生的特权都没有了,还能成为一个潇洒的英雄吗?

40:59 “体面人”田伯光

43:18 马克斯·韦伯视角下的慕容复  (慕容复:他是谁?其实我更喜欢叔本华……)

53:19 康熙与韦小宝,一对有心机的好基友

1:06:47 金庸能拓宽我们对人性经验的理解,在我们的琐碎的平庸的日常生活之中,即便发现自己并非功力超人的侠客,或许仍能保有一份对超凡人格的想象。

1:12:04 今天,很多经典作家被拿到用新的价值观上称,那么怎么看待金庸小说里面这些跟现代价值观不相符合的地方?

1:21:00 当英雄侠客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天下苍生”时,是不是又在日常举动中体现出对平凡人的蔑视呢?

嘉宾:彭洁明,笔名【聂飞琼】,武汉大学中文系本硕,南京大学博士,现任教于广州医科大学。已出版《江湖的倒影:金庸的武侠世界与人生寓言》江湖的倒影 (豆瓣) (douban.com))、《盛名之下:历史人物的真实与幻影》、《宋词》、《随园小说:神出鬼没》等作品。有微信公众号【空中语】。

采访者:越向,德国史和冷战史研究者,带娃、做饭人。

-絮语-

彭老师完成录制,片刻便洗手作羹汤,半小时竟备出五六份菜来,既闻嘉言,再纳佳肴,胡云不喜?另需感谢内子,为了保障录音质量,与彭老师的先生霍兄一起带着孩子们在楼下与广州的蚊子斗了近一个时辰。

彭老师与内子是旧友,此书开卷第一节标题《郭襄:三生债,两生契,一生还》所引的,即是内子二十多年前所填的一首《行香子》:

乱雨萦寒,别后千般。可相忆、当时樽前。深歌浅醉,语笑还繁。意梦中虚,影中泪,画中缘。

无凭旧路,过眼荒烟。奈如今、思忘都难。忍看圆月,怕见来年。恰三生债,两生契,一生还

主播...
越向书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结合部
2周前 四川
0
俺第一次购买金庸小说就是因为课堂阅读时被老师缴获了,然后买了一套,还了阅读室一本哈
以笏
2个月前 北京
0
新冠时期凭毅力看完的射雕英雄传,吃惊于这玩意居然有人能看的废寝忘食,一次性看这么多反人物弧光的脸谱人合集,让我至今对金庸迷无法理解
kneiphofkant
7个月前 北京
0
昨夜下单了江湖倒影,还有越向老师的柏林和希腊两本小册,一口气阅读三个小时,身心畅快啊👍
周郎弗顾曲
8个月前 上海
0
30:24 话题偏得我以为手滑点开了其他播客😂
马尔库斯
8个月前 湖北
0
我是来加入这个大家庭的!提问:越向老师也是湖北人吗?您是暑期回来度假的吗?🐱
夢似飞花自在輕
9个月前 安徽
0
53:38 我还在想金庸哪部分是男同
夢似飞花自在輕
9个月前 安徽
0
28:21 田伯光是不是也算(
夢似飞花自在輕
9个月前 安徽
0
这一期很有趣
鸡尾包走糖
9个月前 上海
1
1:13:59 金庸的潜意识也许是传统文人,他对女性的尊重未必是全然现代女性观点的,但是对人的尊重和人文主义理想是非常明显的,金庸甚至是将自己代入“情种”的女性角色的。古龙反而对女性工具化和物化比较明显的。
教父是死神
9个月前 浙江
1
嘉宾提到说学生抱怨金庸的书太长,我也有类似的例子,上创作课,给学生除了讲参考资料外,还提了参考的漫画作者和代表作品,结果被学生说,老师,漫画太长了,看起来太累。以前提参考动画只要给标题和关键图片信息就可以了,后来就是直球要提供资源
我在播客世界漫游
9个月前 广东
1
金庸小说技法毫无疑问是过时了,但里面的只有中国人独有情感和文化令它们成为永远经典(笑)
ISOtropy
8个月前 湖北
1
12:06 你就说射雕三部曲字数最少 越女传字数最多
周郎弗顾曲
8个月前 上海
1
1:09:58 听到扒手突然想起一件往事,我爷爷在街边看热闹的时候,看到一个小青年偷扒一个大婶口袋,当即就上去拉住那个小青年质问,小青年矢口否认,我爷爷揪着他骂,把他骂得灰溜溜地逃走了。做这个事情好像对我爷爷来说是不需要思考的,没有考虑安全不安全,对方是不是小伙子,自己是不是年迈之类的问题,但是换作我一定会在旁边内心纠结很久到底要不要提醒,怎么样提醒才能保证我自己不被针对,内心的正义感恐怕只能潜藏在内心。
教父是死神
9个月前 浙江
1
相似家庭背景的孩子,被教训读书时不要看金庸或是金庸代称的武侠小说都是相似的,我爸买了那么多书,有很多欧美日本通俗文学,他的书我从五六年级开始到高中都翻遍了,却偏偏没一本武侠小说,我高二时做教授的姑妈来我家,很认真的和我说不要看武侠小说,却对我买的漫画书和军刊杂志视而不见。 我是进大学才看的金庸小说,宿舍楼道灯亮到能让人失眠,熄灯后就在床铺上看完了整本《笑傲江湖》,但是我对笑傲江湖不是很喜欢,印象最深的是左冷禅和林平之,而对大师兄的吐槽是,遇事不决辟邪剑法。 最喜欢的是《倚天屠龙记》,首先是我对武侠片有心理阴影,小时候看83版射雕被梅超风和江南七怪吓到过,之后很长时间都避看武侠,以至于别人在津津乐道黄蓉郭靖杨过小龙女,我则是躲到一边。大一点以后觉得港版武侠剧棚拍质感太重,张纪中版角色和我心理预期差的太多,唯一追完的是周海媚版的倚天屠龙记。大学又看完了原著,对其他人物没什么特殊的印象,但是唯独赵敏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一个满是心机又完全琢磨不定的女人,正邪立场阴晴不定,最后张无忌竟然能和赵敏走到一块,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人物关系的变化不是像看过的其他小说那样线性的,颇有种武侠版黑色小说的感觉,若即若离深不见底,而原著最后周芷若与张无忌赵敏再聚首这个结尾我印象太深,以至于15~17年自己连载小说,断断续续写了30多万字,总想写出一个自己心里面像赵敏一样的人物出来,也想最后写成主人公最后放弃这片土地决意登船离开,自己亦敌亦友的对手最终出现相伴远行的结局出来。 如果说鹿鼎记韦小宝和康熙的关系,我借用《狼厅》里的一段描述,“君王与你的关系,就像你抚弄一头驯服的狮子,你心里不断在提醒自己,看看这尖牙,哦,看这利爪啊” 至于金庸小说对后面人生的指导价值,就是提醒一定要避开左冷禅这样表面君子满嘴立场先行的人吧,基本遇到的坑货无一不都是这类人
燕九
9个月前 浙江
2
越向老师好福气,夫人大才
finnowhere
9个月前 埃及
3
哈哈哈,你居然讲金庸!这个我喜欢
是腿腿子吧
9个月前 北京
3
沙发😎 有阵子没听越向老师了,来了~(¯▽¯~)~
聂飞琼
9个月前 广东
4
那天聊到金庸对普通人的态度问题,忘记了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飞狐外传》中的胡斐为钟阿四一家讨公道的情节。苦主是江湖之外的人,胡斐与苦主素昧平生,而加害者是江湖中有分量和权势的人物,但是胡斐还是为其千里追凶,“三不动心”,这算是金庸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吧。从这个层面上说,胡斐比令狐冲、杨过等人,更像传统的侠。不过在这样的故事里面,普通人自然是故事背景和要素,不可能成为主角。
越向书
9个月前 湖北
4
18:12 听到这,忽然觉得自己的儿子在性格上其实跟包惜弱有点像。且不说那些小鸡小鸭,就说前日风大,家门口的一棵树被刮倒,次日工作人员来将倒下的树锯成几节运走了,儿子在一旁看着,连声叫“树死了,树死了”,哭了好一阵……
刘秉忠之流也
9个月前 北京
5
武侠小说毕竟没有多大艺术价值,如果一定要提得高一点来说,那是求表达一种感情,刻画一种个性,描写人的生活或是生命,和政治思想,宗教意识,科学上的正误,道德上的是非等等,不必要求统一或关联。艺术主要是求美,求感动人,其目的既非宣扬真理,也不是分辨是非,艺术并不是“不道德的”,而是“非道德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既爱上了林黛玉,却对薛宝钗,史湘云,以致袭人,晴雯,紫鹃,金钏儿,妙玉,芳官等等都有情义,和秦钟,蒋玉菡更有同性恋的意味,我们实不必去研究贾宝玉的做法是否合乎道德,更不能说一个男人爱几个女子便是“好莱坞式”。沙剧《麦克白斯》的主角弑君篡位,古希腊悲剧《伊迪普斯》主角杀父娶母,从道德来说,不忠不孝之极,但在艺术上,我们却感到了惊心动魄的人性之激荡。古来巨大的文学作品,无不如此。《水浒传》中的英雄杀人,放火,偷鸡,偷钱,开黑店,吃人肉,都不能用寻常的道德标准来加以衡量。 上面是金庸面对梁羽生的批评所回答的话,金庸对待普通人的很多描写我认为是金庸有意而为之的,像是主播举的例子金庸完全可以不这么这写比如他可以安排骑马过来的是追击向问天的人或者王语嫣和段誉躲进了一个废弃的无人房屋,但是金庸有意的写了这些人被争斗波及,未必没有怜悯之心。金庸除了是二战的亲历者以外,其实二战前中国也一直在打仗,比金庸大二十岁的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就因为目睹了战争的惨烈写下了《春闺梦》一段唱词“那不是破头颅目还未暝,更有那死人须还结坚冰。寡人妻孤人子谁来存问,那骷髅几万千全不知名。隔河流有无数冤声凄警,听啾啾、和切切、似诉说、冤魂惨苦、愿将军罢内战及早休兵。”这些景象在金庸的眼里却是再真实不过的场景,所以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表现在小说里也是原因之一。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