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本期简介:

本期分享几个理财故事,其中有两位主人公堪称巴菲特的二姨和二舅。

通过节目里的个案展示出长期投资、慢慢变富的具体路径和代价。

还有个私心:希望我妈能走上这条路,成全我想当个富二代的夙愿。

🎯 时间轴:

  • 00:36 引子:为什么老一辈人更容易慢慢变富?

突然意识到,我妈是长期投资的天选老太太!

  • 10:06 故事一:身价2200万美元的普通税务局公务员

Annie Shaber37岁时倾家荡产,但一生囤股,踏实上班,51岁退休,101岁去世,临终时投资组合高达2200万美元,年收股息75万美元。

  • 20:40 复盘60后老妈一生的现金流
  • 22:02 50万本金养老一辈子的三个思路

养老资产的关键:长久期,资产质量好,分红稳定,保值增值——这并非天方夜谭,真的存在!

  • 26:00 故事二:身价800万美元的保安

Ronald Read是个典型的中低收入者,当过加油站保洁和技工,退休后当保安,当他去世时,人们发现这老头居然捐了600W美元,轰动全国。

  • 30:00 故事三:靠攒钱中年就买下3栋楼的日本房姐

一个月收入仅17万日元的小姐姐,18岁开始攒钱,最终买下三栋楼的狠人!

  • 34:58 故事四:带着600支股票退休的大叔

一个在日本相当有名的正能量中二老股民,退休只做三件事:炒股!薅羊毛!当舔狗!啊不是,追求爱情!

  • 39:54 我眼中的慢慢变富?

不同经历的人,很可能致富的路径也不一样 40:20

我们的父辈都有很大的发财潜力 42:14

有一种自由叫「没啥家庭财务责任」42:53

美国故事的主人公门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高股息策略」 43:36

需要注意的两个细节 44:07

财富前期需要空间,后期需要时间 51:01

写给老妈的话 51:32

  • 53:05 彩蛋:我遇见的一位扫地僧级别的基金持有人

👉 欢迎下载有知有行APP,体验长钱账户和《投资第一课》

📃 本期播客逐字稿

📁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 下载有知有行APP,体验长钱账户
  • 10:06 提到的Annie Shaber
  • 12:16 提到的1930年出生的baby巴菲特
  • 15:44 二战时期的美股表现
  • 17:46 提到的两次美股股灾

19:26 提到的Annie的股票持仓

19:48 提到的后人对Annie投资生涯的净值回测

21:54 提到的老妈一生赚到的现金流,这张图真的感动到我了!

24:55 提到的三个类养老金资产的股息率

26:23 提到的Ronald Read

  • 28:21 Read的部分股票持仓
  • 30:39 提到的日本居民部门的财富构成
  • 日本人就是爱持有现金
  • 日本几类资产的长期回报率
  • 31:29 日本房姐
  • 第一套房
  • 第二套房
  • 第三套房
  • 房姐开的梦想猫咖
  • 房姐自己的屋子
  • 34:59 桐谷广仁大叔
  • 桐谷被赠品堆满的家
  • 老哔登求爱现场
  • 日本的街头传说

图片

  • 70岁老的飙车特写

图片

  • 47:43 提到的美国移民流入数量。很明显最后拜登(紫色)时期加速了,将移民引进拉回到正常增速轨道。
  • 48:09 提到的美国人力成本支撑了通胀的黏性
  • 49:05 提到的西格尔教授的大类资产长期回报率

⚠️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主播...
老钱日日谈
小远Call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ninazmm
1年前 北京
9
27:49 一个2016年7月投下第一笔某红利指数基金~当天市价1.19元~到昨天为止共投入31. 4w的本金~年化收益8%的人飘过………
东游西荡的猫
1年前 浙江
10
孟总这次打钱了吗? 哈哈
Steve_慎独
1年前 江苏
10
我相信投资是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我也认同提高储蓄率,多省钱,坚持投资,努力提升现金流质量,用自己的小河小溪涌入大江大河。但是今天这几个故事让我感到困惑,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才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呢?遗憾的是,当中一部分人我们可能永远都不明白各中理由了。
HD488352t
1年前 上海
13
这个引子部分太煽动情绪了,情绪感知力比较强的人听了很不舒服,被迫共感了一场家庭争吵,而这种争吵也是感知者自己的痛苦点。所以为了让自己平复一下,先选择不听了,等内心力量积蓄到足够支撑平复这种不好的感觉再回来继续……
HD894997n
1年前 上海
14
19:16 天呐,遗产全部资助女性,可敬
汪汪大队
1年前 上海
15
安妮之所以打动我 不是因为她赚了这么多钱 而是她赚钱是居然是利她。对这些人来说金钱可能真就是个数字
Ye_W
1年前 浙江
15
54:43 面基已经是我在小宇宙最喜欢的播客节目了,老钱加油!
让我听听谁在说悄悄话
1年前 浙江
15
不是我想占便宜,我也想有这样的儿子
深白色yy
1年前 上海
16
想起之前听过的日本股神小手川隆,也是身价xx亿还是每天吃泡面……这些人的共通点是,财富累积程度完全不影响自己的消费水平和价值观,可能只有这样的人才拿得住钱
Lswpho
1年前 安徽
18
没想到老钱跟我同样经历这些一模一样的事情
老钱日日谈
1年前 北京
20
23:48 勘误:某水电股长期复合年化12%是包含红利再投资的!我搞错了!对不起!
sukerrr
1年前 海南
20
听完这几个故事,有些认同有些不认同,认同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不认同为了投资把自己的需求压缩到极致,借用有知有行经常提的一句话,要关心投资,也要关心更好的生活,
小霸王别基
1年前 北京
23
26:42 亲妈也得合规,笑不活了😂😂😂
JerrySam
1年前 浙江
26
53:10 哈哈哈 捐出去那步不用学🥲😂
bubble_jz7o
1年前 北京
35
老钱最近好高产,爱了爱了🥰
Ass嘟嘟
1年前 河北
37
05:57 “妈,我真的没瞎花钱” 
好戳心啊,很多次也会跟家人说这句话,别看很多东西贵但算下来使用成本并不贵。比如苹果手机贵但用3.4年平均下来比每年买个2000手机划算多了,而且性能也好,经摔(我的摔了好几次屏幕没坏,真的太庆幸了,之前买的2000多的手机不高的距离不小心掉了内屏坏了,彻底不能用了);还有很多洗护用品、生活用品是牌子的,可618双十一很便宜啊。 
可这些她们不知道,或者说2000多的手机她们能用好几年所以我这套理论不适合。
这可能就是冲突所在吧,需求不同、认知不同,只能尽可能在发现活动慢慢熏陶,改变她们的一点认知,更好的生活。
Tabitha_oZNX
1年前 北京
55
35:10 我前几天碰巧也看了日本房姐的视频 她能对自己那么严苛控制开销的情况下 还能一直收养受伤小猫 养的胖乎乎 真的是严于律己宽以待小猫!真好啊
宝姐
1年前 北京
96
我是三十多岁儿子的母亲,我推荐你上榜。谢谢你!
Ass嘟嘟
1年前 河北
122
「慢慢变富」 1)克己,极致的高储蓄率 2)保持身体健康,拉长久期 3)无家庭财务责任 4)采取高股息策略、重视现金流 5)长期持有。 前期需要空间/规模(做高储蓄率),后期需要时间(图问、不犯错,拉长久期)。 重视现金流包括(收入)做高储蓄率不断买入、(分红)所买股票释放股息不断买入。 「50W本金养老思路」 1)中国经济命脉,大银行,股息率平均5%; 2)水电站,久期长,股息率3.5~4%、股价年化增长12%,获得分红的同时,持有市值也在上涨; 3)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5%。 养老资产的关键:长久期,资产质量好,分红稳定,保值增值。 「几点细节」 1)经历不同、想法不同、致富路径也不一样 别人经历过什么真的很重要,经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她的想法; 老一代人习惯于极致的节俭,大家意识觉醒的社会环境不同/参考性不一样,互相理解。 2)人的久期比大部分企业生命周期长,其中小部分掌握生产资料的企业除外。 中美差别: 美国掌握生产资料公司私有化,完全支配,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压榨剩余价值、提取现金流;企业掌握定价权,企业要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美国资本市场默认价值观); 国内掌握生产资料公司央国企,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成本,受到价格管控;天然久期极长的好生意以社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利润可能要做转移支付。 3)长期来看股票是收益最高的资产(西格尔教授) 背后隐藏信息:股票是美股,有国运的Beta、有股东利益最大化做支撑。 细节:全球化(生产成本低、销售规模高、利润高/避税)、股票回购(利润回购+大幅融资回购股票)、1971年后进入信用本位时代货币可以超发。 故事1:(美国)一辈子省吃俭用有钱就炒股,储蓄率高达80%,坚持高股息策略,长期持有躺着分红,极少卖出。51岁退休101岁去世,拉长久期/投资周期。即使37岁因为大萧条积蓄清零,也在积蓄坚持这件事,投资观稳定。 故事2:(美国)一生节俭、高储蓄率、每月结余坚持买入蓝筹股持续几十年、长期(几十年)持有。92岁去世,长久期。一辈子从不张扬,日复一日吃固定的食物。 故事3:(日本)18岁开始存钱,节流→高储蓄率95%,开源→卖一切能卖的(头发鞋子等)。 故事4:持有600只股票,参与“股东优待计划”,薅一切羊毛,投资+省钱。
挖苦挖苦WAKUWAKU
1年前 浙江
202
安妮处理遗产的动机是为了资助新一代女性。她真的,我哭死。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