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本期简介:

听完本期,和自己的中年和解。

🎯 时间轴:

00:01节目初衷

  • 中国式中年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何以至此?
  • 未来又会被哪些慢变量所影响?
  • 在职场和生活上有哪些出路?
  • 又如何在内心层面获得一些意义感?

04:0735岁的叹息之墙

  • 太多证据在显示35岁分水岭确实存在

06:41为什么?为什么是35岁?

  • 2000年之后发生了什么?
  • 人力资本的影响要素:能力、经验、年限、产业、替代选择
  • 产业快速变化消解了经验的价值
  • 大学扩招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替代选择
  • 替代中年人的年轻人本身也面临着很多不适

14:23中年人的出路之一

  • DCF一下天选打工人的职场总收入(现值)
  • 赚快钱不好吗?未必!
  • 上班是有限游戏
  • 努力就会成功其实是一种傲慢
  • 时代周期一粒灰,个体命运喜与悲

17:42中年人的出路之二

  • 服务业是中年人的收容所
  • 服务涨价速度>商品涨价速度
  • 服务业的几大特点
  • 你我皆是平台工人
  • 工人的判断标准和特有灾难
  • 平台是邪恶的吗?
  • 唯手熟尔的肌肉记忆和同理心
  • 服务业大有可为
  • 土地财政和涨价

26:01中年人的老板之一

  • 健康

26:23中年人的老板之二

  • 人生的第二座山
  • 第一座山关乎构建和定义自我
  • 成功学、经营制度、优绩主义
  • 山亦在凝视你
  • 山谷塑造了一个人
  • 山谷中的why和生活中的how
  • 第二座山关乎放弃自我
  • 不惑是没有困惑,也是不被诱惑

36:27中年人的老板之三

  • 家庭代际支出的削峰填谷
  • 重要的放低预期,低预期是韧性来源
  • 重新理解家族和集体主义
  • 从群体社会到个体社会
  • 反脆弱和可逆
  • 家庭关系比财务规划重要
  • 带动家庭飞轮正向地多运转几个年头
  • 惯性、感性、理性
  • 中年人应该成为一棵树,也应该是种树的人
  • 独行快,众行远

🎉本期节目由【泰诺氨酚拉明片】赞助播出!

有需要的听友,可在美团搜索「泰诺夜间止痛」,即可购买。

点击跳转链接🔗:泰诺夜间止痛

另外,这次泰诺联合小宇宙的播客企划「夜间止痛站」也将在上海大学路举行线下快闪活动。泰诺联合老百姓大药房会举行一些有趣的科普互动,大家可以在7月8号至14号前来打卡!

📁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点击可下载论文原文🔗:《Golden Ages:A tale of the Labor Marke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Hanming Fang,Xincheng Qiu

  • 26:23提到的《第二座山》戴维·布鲁克斯
  • 37:01提到的@南添早年做的家庭现金流图表:

⚠️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

主播...
老钱日日谈
小远Call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认怂日志
9个月前 江苏
39
特意翻完评论来评论,42岁的人看没到35岁的人讲话危机和焦虑,很解压。本期毫不负能量,老钱不说的情况下大家磕磕碰碰后一起叹息才叫吐槽和负能量。老钱绝对是情感博主届的真诚理性顶博🔝
Ashrita
9个月前 广东
40
我觉得生育这个问题真的不能从经济角度上来讨论 ,如果你真的很喜欢生孩子而且平时也在积极学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方面的知识 。我鼓励你先生一个试一下,但如果情感上真的没有准备好,或者不喜欢小孩 ,真的不要为了经济上的收益而生
sankoumi
9个月前 美国
47
最后关于家庭集体和反脆弱的部分,如果可以和嘉宾多些观点的交锋和往来就更好了。比如说,如果确实如嘉宾所说,家庭和集体可以成为中年面对不确定性的安全网,为什么很多人没有选择这条路,这些选择背后的合理性是什么?真的就是因为短视吗?以及,在回归家庭集体主义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某种程度上传统家庭性别分工的回归?这样的回归带来的问题是不是有个解决思路?感觉对话里有几个地方触及到了,但都没坚持问下去
维奥拉
9个月前 广东
47
49:12 49:06 作为一个“遵循社会时钟”生了孩子的人,现在经常被长辈用最后嘉宾说的“人多力量大”“人丁兴旺”“大家庭的飞轮转起来”之类的话催生二胎,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听到中间就在想那按照这个逻辑,他应该是提倡生越多越好的,果然后面真的说“允许的情况下,多生几个好了嘛”!?我想说就算“条件允许”,女性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成本有人在考虑吗?原谅我已经对类似言论产生了本能的抗拒,无暇去分辨对错了。
马小虎小马虎
9个月前 河北
49
34:33 恭喜老钱拿到广告
柳蛋
9个月前 陕西
52
55:31 那确实,女人大概率是没有人兜底的,所以还是得靠自己
贾雨峰
9个月前 北京
58
95年,开始预习中年
动物园最长臂的猿
9个月前 上海
62
58:38 最后的对谈分享,这位老师所选择的路,只限于有家人兜底的情况。如果有兜底,那么谁都有条件自由选择。无论是多孩,还是不孕不育,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就行,但现状是大部分普通人根本没得选。我原本是个恋家的人,如果家里有条件支持,我也不愿意一个人沪漂。我的母亲无业在家务农,五十多岁的父亲还在到处找工程去上班,而我最近还在为他俩的医疗等各种保险焦头烂额。现在一个正常的婚恋有多难大家都心知肚明,婚育就是一场冒险,有底气的人能闯得义无反顾,没有底气而退缩弃权的人,在攀爬第一座大山途中,就已经力竭了。
七个梦
9个月前 福建
69
32:31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小福妮桃子
9个月前 陕西
75
进一步地,我时常在想,我心里好像缺少一个中老年女性的role model。 在职场上,除了公司高管,我很少见到中老年女性。仅有的几个,大多是人在公司,心在家里的基层躺平者。而社会上,想到中老年女性,尤其是老年女性,脑子里冒出来的形象都很负面。她们在超市门口排队买鸡蛋;她们在地铁上成群结队大声热络地聊天,不一会儿会出现在景区飘着丝巾拍照;她们在子女家辛苦做家务带孙子孙女;她们是我们口中的扫兴的父母,父母皆祸害,是断亲的对象。 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我喜欢的女性只有2个。一个是幼儿园的园长,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愿意在筹备期自己去麦德龙选购孩子的餐盘,愿意每天站在门口迎接孩子们到来,愿意时不时去班里抱抱孩子们,还会跟厨师一起趴在教室窗户上看孩子们是否喜欢今天的午餐。另一个是公司领导力培训的一位老师,她曾定居新西兰,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做领导力教练。有一次闲聊,她说朋友家的孩子上了大学,专门给她发微信,说谢谢她鼓励他们做自己,一句话深深地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我。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们似乎又离我很远。中老年role model的缺失,加剧了我对未来的恐惧和没有期待。
emanon
9个月前 广东
83
太男性视角了,一部分女性选择断亲,就是因为家庭向她们的索取远远大于给她们的支持,她们并不是不知道家庭可以成为后盾,只是在一次次被不公对待的失望里看清了自己的家庭不会成为自己的后盾。
椿牛
9个月前 重庆
84
47:37 有孩子是更大的不可逆
Ye_W
9个月前 未知
91
34:01 老钱的独白节目总能讲到心里去。去年面对第一座山挣扎了思考了一年,最终想通了,就是放下,放下精英主义,放下Benchmark,放下一切"如果当初……",然后看看身边的人,幸福会自然生长。
shiwxyz
9个月前 广东
99
跟老钱一样的岁数,没恋爱,没结婚,不想结婚,吃到了一点互联网的尾巴红利,有点存款,没买房,跟我其他同学比起来,我算比较幸运的,想着如果以后自己被裁了,就骑辆车去流浪!想多点去体验一下属于自己的人生,不想再走父母那一辈的固定轨迹!再加上今年朋友的离开,让我感觉到,除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需要我去守护外,其他的欲望我都不敢兴趣了!
这是我的栗子
9个月前 北京
101
30:35 哈哈哈,想起一句台词:善良、正直这东西,守护起来很难,但是想卖个好价格更是没人要😆
jessiel
9个月前 上海
120
07:52 “女性劳动参与率明显下滑”这个好意外 反直觉
老钱日日谈
9个月前 北京
130
第二座山和后半部分,核心想表达的是:别太为了成功、财富异化自己,遵从内心,重视和周围亲人朋友们的关系,他们既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也是在生活暴击的极端时刻,能帮我们一把,宽慰我们的羁绊。 有不同意的听友可以随意留言,但以上就是节目的本意和初衷,也是我愿意回复的全部。
Ass嘟嘟
9个月前 河北
172
中年不是一道界限分明的门槛儿,而是一个过程。 「35岁社会时钟」 不仅是职场的分水岭,也是婚恋和生育的警戒线。 社会时钟:海外普遍45~50岁,国内提前到35岁。 1)2000年加入WTO 加入前,我国人力资本高峰超过50岁。 加入后,女性劳动参与率明显下降,收入达峰或黄金年龄快速下降。 加入WTO引入巨大外需,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释放人口红利,但B面是制造业的生产关键是降本增效,而人力资源是生产成本的子集。 每个人都难逃时代性。 影响个体人力资本的是他的工作能力、经验、工作年限、产业因素、替代选择,以上变量都会决定一个人的收入何时达到高峰。 成熟产业成熟过程相当快,导致积累的经验很快失效。 2)2000年前后高校扩招 优秀年轻人供过于求,企业的中年人被替换的成本相当优惠。 “4分之1人生危机”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1991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有3.5%,而今年接近60%。 中年人最宝贵的职场财富是经验,而过去30多年,我国产业崛起、经济发展、结构变化、教育水平提升,这些巨大变量对薪酬的影响,远超个人工作经验积累的价值。 「✅中年人 - 出路」 1)对上班袪昧 关注赚钱效率。在职场上能赚到的人力资本天花板是多少? 做生意或投资,重要的是识别环境。在有限游戏边界内实现收益最大化是应有之义,而无限游戏玩的是突破边界本身。 上班是有限游戏,工作只是一个选项,并不意味着全部。 2)服务业。 大部分中年人最终归宿是服务业。 ① 和人力成本挂钩:涨价速度比商品快。 ② 催生千奇百怪的需求,高度依赖聚集效应。 ③ 细节处有神明,多年打磨出的肌肉记忆、同理心。 3)平台工人 在当下,平台工人的生产资料必须接入平台,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资料。一旦脱离了平台,就不再是生产资料。 工人的特点:不掌握生产资料、只能通过劳动换取报酬。失业是工人特有的灾难。 平台:算法系统对接单量的隐形天花板、加速生产资料的折旧速度、拒绝很多供给。对平台工人来说,平台的演化、算法的更迭、新技术的导入,都可以轻易改变一个平台工人的工作。 4)服务业涨价 服务业一定是中年人的一条路。 房地产式微土地出让金占比降低,财政收入减少,叠加刚性的财政支出,必须有新的收入来源。被压低的公共资源品价格上涨、叠加老龄化、少子化,必要生活成本提高,表现形式即劳动力/服务价格上涨。 「✅中年人 - 老板」 1)健康 2)关照自己的内心 戴维·布鲁克斯《第二座山》,认为人的一生是双峰模式,每个人都在攀登人生的两座山。 第一座山关乎构建和定义自我,是一场精英式的独自攀登,围绕毅力、生产力、自律、上进心组织起来的一套职场特质。内在记分牌的作用像登山时的指南针。山谷并不只意味着人生低谷,但恰恰是在低谷中塑造了自己、找到Why,才能忍受生活中的How。 第二座山关乎放弃自我,每个人的第二座山都不尽相同,但第二座山是自己选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我想爬,山才存在。 攀登第二座山并不意味着排斥第一座山。 3)家庭 家庭代际支出的削峰填谷:孩子工作前的所有资源消耗全部来自于父母,攒钱最高速的时候是工作后攒到一定高峰~自己的孩子出去工作独立了。 ① 健康问题 会打断整个现金流节奏,保障型的医疗消费险。 ② 家庭危机 非常干扰整体财务规划。 ③ 不切实际的目标预期 每一个社会的阶层穿越都很难,除非环境巨变。重要的放低预期,低预期是韧性来源 ④ 家庭收入和消费习惯 收入结构里应提升财产性收入的比重,消费结构的弹性要大,不要把高消费变成固化、依赖性的习惯。 ⑤ 集体主义 容易扛过乱世、扛过每个时代的是集体/家族。 ⑥ 家庭关系 人生不要做不可逆的决定。一个充满目标、情感、正确向上的共同奋斗的家庭和家族是可逆的、是反脆弱的。 个人人生转动家庭的飞轮,家庭再转动周边人的飞轮,最终转动社会的大飞轮。追求个体和集体主义都重要。 中年目标:尽量让家庭的飞轮正向的多转几个年头。 惯性>感性>理性。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什么,自己调节比重。追求普适解(反脆弱)。 现金流那张图是副产品,并不是真正的目标,它是副产品的目标。
Summer喵老师
9个月前 北京
181
35 岁主动脱离了大厂,义无反顾的告别了第一座山,开始服务自己的三个终身老板:身体,内心,灵魂。至于第二座山是什么,在哪,不急不虑在路上,等它自然出现。
钞渡众生
9个月前 北京
433
48:09 男性视角是这样的,因为是稳定受益者,所以重点都放在大局上,关于家族关于稳定之类。但女性要清醒一点。如果一件事听起来没什么成本全是好处,那最大的成本就是你。生育对女性个体造成的不可逆损伤(身体、精神、职业等等)不在此多说了,希望女性在做这种决策时务必将自己的情况放在首位考虑因素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