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从出生那一刻起,仅仅因为生理性别的不同,男女就注定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提到男性和提到女性时,我们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画面是截然不同的,包括气质、职业、角色、标签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对「性别」有着天然的刻板印象,它像空气一样自然地存在着。但实际上,这种空气并不是天然的,我们需要去识别、去质疑、去反思。

这一节,我们就从「性别刻板印象」这个概念聊起。其实在生理性别之外,「社会性别」的概念更值得我们关注,它指出了一个最重要的逻辑:性别是再现的过程,性别是被文化构建而成的。

【核心要点】

1、男女为何「生而不同」?男女的性别刻板印象最早从哪里来?

2、为什么性别刻板印象的问题,在今天会被拿出来说?

3、我们反对性别刻板印象,最终是希望抵达什么样的状态?

【精彩节点】

02:35 男女「生而不同」?在人还没有性别意识前,社会就已经提前做好了分野

08:50 生理性别(sex) vs  社会性别(gender)

10:43 性别是「再现」的过程,刻板的性别文化需要引起反思

18:24 性别刻板印象,既“刻”女性,也“刻”男性

26:50 大谈刻板文化,是我们这代人太矫情?

32:41 讨论社会性别是在挑战人的常识中回到人的常识

【相关概念】

l 社会性别(gender):区分于生理性别(sex),社会性别强调性别的区分是由社会文化造成的,与生理差异的关系并不直接。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属性,指一系列受社会与文化影响的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性别规范和性别角色。(引自《透过性别看世界》)

l 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由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指西方社会正进入一个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所谓“第二现代性”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之一就是“个体化”的社会结构,它可以简单地定义为“脱嵌”,即第一现代性过程中那些传统的概念和制度形式(如民族、国家、阶级、家庭、性别、族群等等)都将被抽离出来或者走向衰微和解体。(引自《个体化》)

【数据出处】

l 美国国务院领事事务局国际收养部关于1997-2017美国民间收养中国儿童数字统计

l 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

l 陆万军, 邹伟, 张彬斌. 生育政策、子女数量与中国的性别教育平等. 南方经济, 2019, 38(9): 97-112.

l Klein KJK, Hodges SD. Gender Differences, Motivation, and Empathic Accuracy: When it Pays to Understan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1;27(6):720-730.

【延伸阅读】

l 金一虹《父权的式微》

l 沈奕斐《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

l 乌尔里希·贝克《个体化》

注:片头诗歌引自南希·史密斯《只要有一个女人》

出品 | 光之来处

首发 | 小宇宙

策划 | 高艺哲

主编 | 陈伟娟

录制 | 项家棋

摄影 | 何脑斯

设计 | 大牙

宣发 | 王敏澄

资料整理 | 吴晶晶、陈祎皓、晓霁

主播...
孟常
沈奕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892787g
4年前
2
我觉得这些现象反而说明了我们的社会 是在进步的 在走向更文明的阶段的 因为这些都代表了如今的社会拥有这个空间 去允许每个人追求自我的表达与独特性 这也是社会走向人性化的表现 就像沈老师还是商老师你们在另一个播客里提到的“以人为本” 那么如今尊重每个个体自由的个性发展 不就是属于“以人为本”的一部分嘛 我不认为那是一种“矫情” 反而是一种更文明的 更人性化的体现 因为在曾经的集体文化下 是有着很多个体的牺牲与付出的 有些也许是自愿的 但也有不是自愿的 是迫于集体压力的而做出的付出与牺牲 可是因为那时的社会发展需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才会有个体的压抑 但如今的社会 至少从大多数情况来说 是已经不需要个体以牺牲才能来换来集体利益的成全了 如今的社会发展 不再将这两者放置于对立面了 而是在很多时候 是可以并允许两者兼得的 这其中也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因素在
安吉啦啦啦
4年前
3
求性别研究的各种书单~
皮皮竹0819
4年前
3
13:20 那这种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女性就要展现线条男性就不展现线条呢?
安兒围
4年前
4
我总感觉沈老师和孟老师说的是一个话题但不在一个层面,尽管语言中表达了对对方的肯定
薏米炮手
3年前
5
33:09挑战常识又是回到常识,这个常识是以人为本的常识。以人为本是保护多数人的利益。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成为她他自己。刻板印象是建构出来的,每一个方面都被刻板印象社会化,不是天然的,是文化建构的,能建构也可以解构,因为可以解构 ,在现在个体崛起的时代,过去不合适的文化观念被要求极速变化,过去观念和人们需求和要求不相适应带来冲突和矛盾,所以文化滞后性需要改变。
蝣羽蜉之
3年前
6
31:27 “文化滞后性”导致人们在性别文化中被质疑——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打倒哪个群体,而是反思哪些文化已经不适用了。 “我们的视角最终还是落在人的身上,人的自由,人的权利,人的尊严,人的自我发展。”“整个社会文化包含了我们对性别的理解与认识,它其实已经和人的现实经验产生冲突了。…但这种冲突正是进步的表征:人们已经在要求做出改变。”
Wynter_c
3年前
6
忘记哪里看到,说“夸一个女人贤惠好像在夸一匹马跑得快还吃的少”
F君呀
4年前
6
13:30 社会性别的特征,其实是文化给到我们的
HD67646y
4年前
6
23:40 男女群体之间的差异小于男性个体之间的差异
yahei
4年前
7
04:22 印象中正常男女出生比是106:100,比博客里的104:100稍高一点点。正常的男女出生比并非完全的1:1,以前看到有文献猜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男婴略高出生率是对男性略高死亡率的补偿。
Yu_Cheung
4年前
8
18:32 我好像一直怕和人争吵,至于竞争,现在则是觉得很多事情不需要拼个你死我活,只要在自己认为需要分个高下的地方竞争。
阳子184
4年前
8
开场太棒了
LiangRT
4年前
9
26:27“你这个男人怎么婆婆妈妈的”也算是对两种性别的侮辱
椰麦泥
4年前
13
文化滞后性(哈哈哈哈政治经济基础文化相对独立性知识点恐怖支配)
72个黄大王
4年前
15
20:37 “站起来!男子汉!”哈哈哈哈哈,男孩子实惨😂
Yan_cyan
4年前
17
34:23 ”让男性成为人 让女性成为人 让所有人都成为自己” 说的太好了~听到这直接泪目
商建刚
4年前
24
常识原来是刻板印象
乔1123
3年前
28
14:2114:16上个世纪欧洲,粉色是小男孩的专属色,是因为当世认为红色代表权利,而粉色最接近红色,所以红色和粉色都是男性专属。更有趣的是,高跟鞋和丝袜也是上级阶层男性的专属和最爱。所以说,现在代表男性还是女生的所谓专属,并不是永恒的,一切都是文化构架让你这么认为。
阿狗喝酒
4年前
31
19:15 我只注意到沈老师的定妆照,超美(不学无术罢了
zzzxy
4年前
83
07:16这一串数据真的太令人震撼了。想起黄思涵在“女性优先,有助/无助于平权”这场辩论里说,你以为我今天和你一样站在辩场上发言,我们就是平等的了。我之所以能站在这里,是因为我的妈妈没有吃转胎药把我变成男孩,没有把我堕掉,没有把我抛弃。我没有成为文盲,我接受了好的教育,所以我才有资格和你一样发言。我花光了所有的运气,才有幸站在你的面前,而这,已经是我能想到的 对你最温柔的控诉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