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欢迎来到「文化无线」,本期聊的是博尔赫斯的《诗艺》,欢迎收听!
主播:So
主持人:豆浆加点糖
【书籍简介】
一九六七年秋,博尔赫斯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邀,就诗的地位、隐喻模式、小说与诗、音韵与翻译等展开六讲。
【时间线】
00:57 诗之迷
01:38 隐喻
02:51 说故事
04:18 音韵与翻译
09:17 诗与思潮
09:47 博尔赫斯的信条
13:09 如何阅读现代诗歌?
15:33 书友交流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我叫马特
1年前
河南
0
09:34 分享的真有条理👍
科科瑞贼
1年前
上海
0
19:12 虽然我读的诗歌也不太多,不过也分享一下自己对中国古诗与外国诗歌的一些区别。首先我们作为普通读者读古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自古以来的文人、学者对诗歌的研究、赏析、注释已经非常全面了。不认识的字有注音注释,典故有相关说明,诗人的生平经历全都随处可查,甚至还有学者将古诗直译成了白话文。可以说只要我们想读,阅读的门槛还是很低的。但是国外的诗歌就不同了,第一点,国外的诗歌本身就有一个很大的国别、语言的区别。英国诗歌、法国诗歌、美国诗歌都各有特点,更何况外国诗歌也经历过多个发展阶段,叙事的史诗、抒情的湖畔派诗歌、象征主义诗歌等等都各不相同。这也就注定我们阅读的外国诗歌,需要通过翻译来读,这也无疑会给我们的阅读增添门槛。从知人论世的观点来看,阅读一首诗,首先我们要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这也就要求,我们阅读外国文学作品首先需要了解一定的历史。并且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来看,阅读一首诗需要对诗歌的结构、韵律、字词的意象、上下诗行逻辑的联系、背后的隐喻、象征等等进行了解,但当我们来看翻译后的这些诗集,大多都仅仅停留在翻译,而没有逐字逐句的注释与赏析。所以在我们阅读国外的诗歌时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对诗人使用意象无法理解与共情,难以理解诗行中的逻辑关系,不明白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并且也难以找到详细的赏析资料。
科科瑞贼
1年前
上海
0
分享的真好👍
子瞻-
1年前
陕西
0
太棒了👏我们都可以在诗歌中看到自我,我们永远离不开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