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38分钟
播放:
4.89万
发布:
1年前
简介...
最近,《解释鸿沟》引发了一小波热议。
在东亚社会生活的我们,选择忠于内心生活,似乎永远要付出代价。所有不假思索、选择主流的人,不论现状如何,都不需要解释什么;但一个人如果在关键时刻听的都是自己的,那么不管他在自己的兴趣上收获多少快乐和成绩,他的生活都将遭到360度的审视。
8年前,我们制作的《十三邀》第1季中,大家把陈嘉映老师作为精神导师,向他寻求问题的答案;8年后,在这个陈嘉映老师也依然在追问意义的时代,我们想重新讨论当年的偏见与问题,讨论这个时代的“精神导师”,分享对普通人而言哲学的“慰藉”。
00:36 十三邀是永恒问题的当下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档播客
03:43 如何制作有吸引力的哲学家谈话节目?
06:45 追求成功与追求真实之间的张力
14:10 哲学对普通人到底有什么用?
19:09 普通人可以忠于内心生活吗?
22:12 “追求卓越”并不可耻
27:53 当下时代,我们还可以相信什么?
32:28 人人都是自己的“哲学家”
关于我们
大伙儿纪录,原生互联网纪实内容制作团队,代表作《十三邀》1-3季、《酌见》、《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荒野会谈》第1季等。
2025年升级开放新人创作者作品孵化项目,欢迎任何想拍片子的朋友戳🍠 大伙儿创作营,了解更多创作者作品及故事。
不定期直播,一切关于【做片子】相关的困惑,欢迎+dahuoryoho听友群向我们发问。
期待与你相遇~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冈波斯日记
1年前
福建
87
16:03 想到北大哲学教授杨立华说:「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免于哲学的打扰,那我真是祝贺你,其实挺幸福的,一辈子不用想哲学问题,生活在最饱满的直接性当中,把炉火生得通红,挥汗如雨,做你生活的铁匠,多好。」

冈波斯日记
1年前
福建
39
08:35 “我们的本性想过真实的生活,但社会规训我们去追求成功。作为失去野性的猛兽,想成为一只老虎是很难的事情。”
Youhioyoso
1年前
北京
29
资本家:不可以哟

李彬stanli
1年前
上海
18
最近看到一篇推文,题目是《“过一种简单而扎实的生活”》,标题的“简单而扎实”非常打动我,这是让我很喜欢一组词汇的搭配。
这篇文章开篇导语说:
“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八十年代,人们会像回忆青春一样地回想它,那是个仿佛与焦虑内耗无关的时代,只是身处当下的我们,常常忘记了还有那样一种生活。而那种生活的特质,往往藏于生活最基础的部分里......”
这时候,我会想到最近在看的李娟散文集《羊道》三部曲。
在第二部曲《羊道·前山夏牧场》里,我看到其中一篇文章《路上生活》写到:
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的确是艰辛的,
可这世上真的会有更好一些的生活吗?
真的会有轻易就能获得的幸福吗?
连加依娜那样的小孩都知道,面对辛苦、疼痛、饥饿、寒冷、疲惫……种种生存的痛苦,不能绕过,只能坚持。像阿娜尔罕那样,脱离游牧之路,将来与在城里工作的男孩结婚,过上安定的生活。可从此以后,她还是得付出另外的努力与忍受,面对另外的陌生而拮据的人生。
说起来,都是公平的。
只有忍受限度之内的生活,没有完全不用忍受的生活。
"忍受生活"——听起来有些消极,其实是勇敢的行为。在牧人的坚持面前,无论什么样的痛苦都会被消融。所以,哈萨克葬礼上的挽歌总是奉劝生者节制悲伤,弹唱歌手们也总是调侃懦弱,视其为愚蠢。
我觉得这段话是作者跟着一个哈萨克游牧家庭这几个月去相处、去劳作、去观察最重要收获之一,感觉是对这种游牧生活全景图浓缩式概述之一,也是我觉得这部厚厚散文集最耐人思考少数几段文字之一了。
我看到了这种生活里的简单:
面对辛苦、疼痛、饥饿、寒冷、疲惫……种种生存的痛苦,不能绕过,只能坚持。
是不绕过、只能坚持下多么清晰、明确、直接的简单。
我看到这种生活里的扎实:
只有忍受限度之内的生活,没有完全不用忍受的生活。
是在自己可忍受限度内去好好生活的扎实。
简单而扎实也恰恰精准诠释了自己想过一种怎样的职业生活。
我对这个世界如今的感受,发现它在任何关系、任何事情、任何领域似乎都在变得“越来越虚”,在“概念堆砌”、“套路交织”、“矫揉做作”的越发加速、越发无可救药地加固。
这导致工作越久,我对所有具体领域与事情,其实都渐渐地、全面地走向失去兴趣。
我很少去提及自己专注什么领域,就像我自媒体的定位,是专注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打开实践的想象力”。
我越发追求的是相对简单、扎实的工作:
是清晰的、明确的、直接的简单;
是有效的、走心的、贴合的扎实。
所以我从毕业后的跨领域工作,再走向自由职业的“游牧生活”,这个过程,其实在渐渐走向寻求这样的状态,是即便对被复杂化、概念化、炒作化、套路化的很多事情与领域渐渐褪去了关注与兴趣后,我还可以为什么而热情与坚持生存着,我渐渐想到的阶段答案是:
好好服务与助力我接触到的每个团队与个体生命。
因为大家不管什么角色、做什么领域与事情,不管虚虚实实,背后其实都是具体的一个或一群生命在或多或少应对其中这些情境,比如:
选择、理解、定义、寻找、化解、应对、梳理、归纳、表达、合作、疏导、肯定、接纳、认可、欣赏、陪伴、共情、学习、发明、创造......
而我的持续学习与工作,便是:
尽力地去透过世界虚虚实实层层叠叠浓雾,去感知与关注团队与个体生命面临的具体境地,去尽量量力而行地贡献自己,服务与助力。
这便是我目前阶段的简单而扎实的工作状态,也是我的生活。
不成熟的随想,
仅供抛砖引玉!
李彬
写于2024年6月25日

雨_霖
1年前
山东
9
自己是十三邀忠粉,解释鸿沟也追完了,儿子高一,看了一集,说感觉出镜的学者们除了陈老师其他都比较清贫,一句话解释通了好多问题,唉😔盛世才容得下百花,乱世只追逐钱

0711huaxx
1年前
浙江
8
感觉两位女嘉宾像懵懂的高中生

Rosebud--
1年前
四川
6
18:38 想起了陈直老师,写他的那几篇文章下面的评论都有批评指责、说他没有责任感,我觉得这种自我的探索背后所要承担的道德压力其实是非常巨大的

孔鸣1988
1年前
江苏
5
看到十三邀果断进来了

m2xi2o
1年前
北京
5
23:44 “怡然自得的小老头”的语气让我感觉到,这个社会对于“失败”的包容度还是太小了。 后面对于卓越的重新定义也让我感到不适,追求卓越失败了,或者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卓越,就不叫追求卓越了?因为没到达目的地,就把出发时的目标否定了?

Caesar19
1年前
福建
4
对我来说,《解释鸿沟》的意义,不再于澄清了什么什么哲学概念、命题,而是告诉了我还有这种活法。

HD218774g
1年前
上海
3
难得有人这么深入思考!希望这个时代给才子们自由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只用金钱评价成功!
云儿_
11个月前
陕西
3
十三邀一直追下来,从读大学到毕业到工作到结婚,陪伴了我很久很久❤️
乌龙清幻
1年前
山东
3
其实我更想问 为什么大家普遍觉得哲学没用
微维堂的谢耳朵
1年前
江西
2
09:05 08:19 这段就是《倦怠社会》的内容
山高月小_lFe5
1年前
福建
2
2022年以前的《十三邀》我几乎都看了一遍,后来我微信上就没有推送了
HD773352z
1年前
福建
2
如果你乐于求真 求真怎么不可以带来美好的生活呢?满足内心 忠于自己本身不也是一种快乐吗?
你自己所理解的卓越,世俗所理解的卓越,这两种卓越是一种卓越吗?感觉聊着聊着聊着从求真还是聊到了世俗的规制,就是感觉到人就是会陷入世俗,把事情带入世俗当中去思考了!

想当一朵自由自在的云
1年前
上海
2
02:54 永恒问题的当下思考 好棒啊

弗朗鸡丝
1年前
上海
2
15:59 谢谢你们!在这个时代这个纪录片太珍贵了。 我觉得纪录片的任务不在于揭示真理或者一定要在最后有个答案什么的。只要听到大家在探讨,空气里有思想的对撞,即使迷茫却很迷人

Hazel_Dong
1年前
浙江
1
求片尾曲~
落日德彷徨城
8个月前
福建
1
已经不想追求所谓的“学业卓越”,非常后悔,只想求个温饱,唉,研一开学半个学期就想退学(天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