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40分钟
播放:
1.86万
发布:
1年前
简介...
马东带着似曾相识的《喜人奇妙夜》来到了腾讯视频,但今天,我们似乎很难再看到全民关注的“长爆款作品”,内容赛场转移到短视频平台,创作者们面临又一次新的集体挑战。
本期,我们从《十三邀》第二季出圈的马东单集出发,回顾当时的制作故事、时代背景,讨论新的环境中内容创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00:55 导演做的节目,一夜出圈是什么感觉?
03:43 第二季第一期采访马东的缘起
07:38 从内容为王,走到商务为王
12:30 是什么样的问题引发了一场辩论
15:44 如何在后期处理好一场激烈的“争吵"
23:28 从制作角度看,爆款节目出圈的原因是什么
28:36 全民爆款不会再出现了,创作者又一次新的集体挑战
34:46 怎么理解90后的“丧”,夹在中间的一代
关于我们
大伙儿纪录,原生互联网纪实内容制作团队,代表作《十三邀》1-3季、《酌见》、《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荒野会谈》第1季等。
2025年升级开放新人创作者作品孵化项目,欢迎任何想拍片子的朋友戳🍠 大伙儿创作营,了解更多创作者作品及故事。
不定期直播,一切关于【做片子】相关的困惑,欢迎+dahuoryoho听友群向我们发问。
期待与你相遇~
本期,我们从《十三邀》第二季出圈的马东单集出发,回顾当时的制作故事、时代背景,讨论新的环境中内容创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00:55 导演做的节目,一夜出圈是什么感觉?
03:43 第二季第一期采访马东的缘起
07:38 从内容为王,走到商务为王
12:30 是什么样的问题引发了一场辩论
15:44 如何在后期处理好一场激烈的“争吵"
23:28 从制作角度看,爆款节目出圈的原因是什么
28:36 全民爆款不会再出现了,创作者又一次新的集体挑战
34:46 怎么理解90后的“丧”,夹在中间的一代
关于我们
大伙儿纪录,原生互联网纪实内容制作团队,代表作《十三邀》1-3季、《酌见》、《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荒野会谈》第1季等。
2025年升级开放新人创作者作品孵化项目,欢迎任何想拍片子的朋友戳🍠 大伙儿创作营,了解更多创作者作品及故事。
不定期直播,一切关于【做片子】相关的困惑,欢迎+dahuoryoho听友群向我们发问。
期待与你相遇~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Arannnnnn
1年前
上海
25
我认为马东老师所说的悲凉,是向死而生的意思。他曾经也是做深度访问的人,为领域先驱和边缘人士发声,却屡遭碰壁,节目被叫停。那种无力感,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怀疑,也造就了他的悲凉,每个人也只不过是宇宙的一粒尘埃,但是仍要乐观地去生活,这就是所谓的英雄主义吧。至于精英主义和大众文化,这个问题我认为追根溯源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讨论,历史是英雄创造的还是人民创造的。我坚持认为人都是可塑的,所谓的精英绝大部分也是后天经历和运气塑造的,而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长,是由于人类的集体智慧与团结力量。人的精神成长需要引领,奇葩说寓教于乐,为年轻人打开了思考的窗口,叩问自己的价值观。当年轻人内心产生问题时,他们内驱地去读书去思考去实践,不断地自我更新迭代。当然我也在奇葩说的引领下,继续搜寻到了信息密度更高的十三邀。感谢两个节目曾陪伴我这样的年轻人走过迷茫和动荡。
不完美的小海狮
10个月前
湖北
10
许知远最可贵的是能保持理想主义,相信能够改变,相信进步史观。我个人认为这得益于他的生命经验是比较顺利的,不愁吃穿、书香门第,这对普通人来说不是奢侈,是奢望。他没有马东异国他乡40块钱管一周饭吃,同时打几份工的边缘人的体验。也没有李诞蒙古人靠天吃饭跟大自然共存的体验,身边人喝酒喝死的日常。马东和李诞曾经也是意气风发,不管是谈论同性恋节目被停,还是南方人物周刊春节买票的对话,他们改变世界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可笑、不堪一击。许知远自己都说,在疫情之前他基本没有遇到过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一个人四五十岁,你想想是得多顺啊。他跟项飙那期,问对方你觉得心目中的知识分子是怎样的?对方回答,知识分子是要落到地上的。第一季、二季的许知远:我对这个世界保持怀疑,到后来,拥抱……行动,他真的是成长型。第八季的许知远跟一开始比,真的是落到了地里。

boheee
11个月前
北京
8
只能说个人感觉是,有或者没有《十三邀》都可以,看名著也能替代这个。但是还是需要马东老师这样的人,而且他所说的粗鄙和播客里面说的感觉不是一回事,为什么十三邀的导演在感性层面的理解会那么的远。李诞那期也是,感觉他对那一类人的理解很表面,比较刻板。(有个讽刺的互联网现实是,如果这个博客标题没有带马东和李诞我可能不会刷到)

大发Barbara
1年前
广东
7
最近又看了这一集马东和许知远的对谈,真的好喜欢马东老师
不完美的小海狮
10个月前
湖北
3
26:36 行,这话说得就像《奇葩说》完全就是奔着娱乐去的,其实不在于探讨社会问题。踩一捧一,这熟悉的优越感……唉~行,行~

猫三思
11个月前
上海
2
同意 是教育毁掉了大部分的感受能力
恰恰贞
11个月前
浙江
2
我理解中的悲凉是知道反正就是这样了,世界就是这样的,不再愤怒或执着用不理解的姿态去扣问会去改变,拥抱世界原有的样子,就顺着甚至利用世界存在原有样子做好自己想做的,不再纠结为什么,而是要怎么做,所以他说“我没那么自恋”,因为世界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没人能改变世界运行的那些底层规则,但是规则也是可以为己所用的,在此之上“夹带私货”
不完美的小海狮
10个月前
湖北
2
24:42 马东说的5%不是看这个节目,就叫关心这些问题。许知远说,但凡年轻人稍微了解一下历史就知道,五四运动的时候,费先生、赛先生,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那个时候比现在讨论得更激进。马东才回答说,民智开了吗?历史是不断遗忘,然后重新来过。5%的以许知远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才会关心历史上发生了什么。95%的人是在生活。张一鸣说:历史上精英们一直在试图让大众拥有很高的精神追求。但社会整体,从来就没有达到过这个目标。少数精英追求效率实现自我认知,他们活在现实世界中,但大部分人是需要围绕一个东西转的。不管这些东西是宗教小说爱情,还是今日头条。(我的体感是,哪怕每年有一千万大学生,这一千万里也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拿起书本看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高知不代表认知就高)
HD610501z
10个月前
北京
2
16:39 这里不对啊,主持人不是发问的角色吗?我感觉你主观上就是觉得主持人是有权力的

朱迪1214
8个月前
上海
2
我五年前的时候绝对是站在马东这边的,觉得许老师太不接地气,太不懂年轻人。五年之后,年纪大了,发现许老师的一些想法是可贵的。
尚聪
4个月前
广东
2
好喜欢这个节目啊,感觉是三个i人小心翼翼的在聊天,好温柔好舒服好喜欢😀
anneyn
11个月前
北京
1
作为真实的从三大平台推出的用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会员费。我的喜欢是流动的,追的剧也是在各个平台不同上映,我不会为了这个去把所有平台都充一遍会员,更不会认同所谓这种割韭菜的方式。期待更多的人退出,以推动新的方式出现

孙小葵_
11个月前
英国
1
34:50 我觉得这个“悲凉”和我们现在说的“丧”还是不一样的,“丧”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状态,是可能用消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但“悲凉”似乎是来自于对生命和生活本身的认知,人生来就是痛苦的,只是要找点乐子让自己爽一点。我觉得马东可能是这样想的。

凹晶馆水鸟
11个月前
北京
1
作为十三邀的死忠粉,听完这期感觉更佩服许老师了。他说觉得自己可能不该拍第二季,怀疑应该回到自己写作的状态里。但最后他还是拍了啊!一直拍了七季,直到我们所有人都看到十三邀的变化、许老师的变化,我们自己也在逐渐变化,重要的是这种生命中的变化,不是吗。他证明了十三邀的观众真的不只是70后,还有很多爱思考、对世界万物好奇的90后、00后。马老师某种程度来说,是对这个时代弯腰了,以更圆滑的姿态切入了年轻人群体,但许老师是硬碰硬地扎在这个时代里,直到他发现年轻一代也依然渴望这样深度的内容。所以说,许老师真是个很勇敢的人!
不完美的小海狮
10个月前
湖北
1
10:57 为什么会觉得是阻力?感觉非得争个高下,难道不是交流
雨中曲
9个月前
北京
1
主持太卡了
li李杰
6个月前
美国
1
喜欢两个节目 但是导演自己局限性太大 难怪感觉十三幺在后面几季里 许老师有所成长
不完美的小海狮
10个月前
湖北
1
13:21 哈哈哈哈哈笑晕,我觉得整体文化程度肯定是高了,许知远属于发现社会问题,然后通过这个节目表达他的不满和愤怒,并且试图向马东、李诞这类,像他一样的知识分子/曾经的知识分子,寻求认同和共鸣。我完全理解马东和李诞,他们绝对也愤怒过,但发现根本改变不了,现实让人绝望,并且每个时代都一样,历史在遗忘又重新来过。所以说,李诞和马东的底色是悲凉。我现在就是这个状态,然后我就必须寻找支撑我继续生活下去的点,结果就是我碰到了他俩,可能人真的就是为别人而活。其实许知远这几年真的变了很多,他从个人主义一直强调自己保持怀疑,到现在通过《十三邀》付出行动,为年轻一代知识分子架起桥梁。
路易不十三
10个月前
上海
0
请问哪里可以看到完整版
HD354356c
8个月前
上海
0
这么严肃认真的一期访谈我只记住了:这世界上所有的大比兜都扇在了90后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