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8日是《长恨歌》作者白居易诞辰1250周年。恰巧,3月11日-12日,梅派名家史依弘联袂李军将再次唱响《大唐贵妃》。回望该戏的创作历程,梅兰芳和梅葆玖两位先生对李、杨爱情的把握极具现代性与人文价值。戏中的杨贵妃是否具有许多当下值得被认同的女性特质?从《长恨歌》到《大唐贵妃》,中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又是否自觉地在其中呼唤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我们围绕这一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展开了讨论。
- 对话者 -
史依弘:国家一级演员、梅派名家
朱宇晖: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文化学者
沈黎江:语文教学名师、“老沈说不停”创始人
江冉(微博@江冉Lucien):媒体人
- 收听指南 -
05:00 梅兰芳先生的舞台已经非常时髦了。
11:09 李、杨爱情的魅力在于把平常人最美好的爱放在了君王的背景中。
14:54 李、杨是梨园知音。
15:56 戏曲的最大作用是把书中的人变成活生生的人。
18:54 杨贵妃以“柔”的方式追求爱情,夜奔的红拂用的是“刚”的方式。
20:06 为何在明清时,人们将杨贵妃变为了美的化身?
23:13 杨贵妃是为了爱而死,还是为社稷而死?
25:08 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理解贾宝玉为何如此喜欢女性。
26:01 假设古时的长生殿就是现在的佛光寺大殿……
27:27 穆桂英是真的具有女性独立意识。
30:46 没必要让“跪下”的王宝钏“站起来”,因为它是那个年代的故事。
33:24 戏迷说:姐姐以后不要演这样的戏!
35:58 独立意识到某一个时候是不需要讨论的。
36:53 人的独立意识提高后,性别的差别或许就模糊了。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公众号:发现长三角
社区:“阿基米德”app《文化会客厅》节目社区
期待你的做客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