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42分钟
播放:
77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持人|涂豐恩 聯經出版總編輯

來 賓|何一梵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副教授


《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和《馬克白》並稱為「四大悲劇」,是戲劇之王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品,更是認識西方文化的敲門磚。聯經版由潛心研究莎士比亞的著名教授、詩人孫大雨先生所翻譯。孫先生特別著重解釋劇本文字的深層意義,並給出譯者視角的解讀,若說閱讀是作者與讀者間的對話,那閱覽孫先生的譯本,就如同參與一場三方對談,為閱讀增添許多趣味性。


從誤解到重新理解


何一梵老師直言,年輕時候排斥莎士比亞,因為老師們總灌輸莎翁是偉大的文學家,他的作品被譽為文學經典。生怕被「偉大」、「經典」限制了思考,甚至將莎士比亞看作「dirty word」,視為附庸風雅、裝模作樣和虛榮心的代名詞。直到從戲劇角度重新接觸莎士比亞,進而理解莎士比亞。除了劇本本身,時代、舞台與觀眾的關係,以及劇場與社會的互動,都和今天臺灣所熟悉的面貌截然不同。正是這些差異激發了何一梵對莎士比亞的興趣與好奇,進而成為一位研究者。


從觀眾擴散到讀者


莎士比亞的劇本原本是為了讓演員在舞台上向觀眾表演而作,本質上是針對觀眾,而非讀者。但在莎士比亞去世後七年,1623年,由當年劇團的兩位同事首次將劇本彙集出版。這一出版標誌著莎士比亞從一位專注於舞台的劇作家,轉變為擁有大量讀者的文學作家。讓莎士比亞的作品能夠更快速地傳播,並到達更廣泛的地方。


客製化的作品


在當時的封建政治背景下,莎士比亞的劇團需要找一位貴族作為贊助人,與現代的贊助不同,這種贊助關係更像是制度中的一部分,劇團會被視為這位貴族的家臣。到了1603年,新國王詹姆斯一世自願擔任莎士比亞劇團的贊助者。因此莎士比亞的許多劇本都是在為皇室服務,首演也在皇宮內部,觀眾正是詹姆斯一世。在當時,國王的家臣有責任向國王提出建議和批評,戲劇製作非常關注觀眾的身份和需求,是高度客制化的,這與現代戲劇的普遍化有很大不同。


🎧本集重點

02:09 淺談閱讀莎士比亞的經驗

04:28 從戲劇的角度詮釋莎士比亞

07:18 創作之初並不定位為四大悲劇

16:05 比較中文世界譯本

21:15 介紹聯經版孫大雨譯本的特別之處

26:28今天如何重新閱讀莎士比亞

38:34 以雙語分享《馬克白》書中的獨白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本集書單:

📙《奧賽羅》

中華商務–天貓

中華商務–京東

外圖圖書專營店–天貓


📙《李爾王》

中華商務–天貓

中華商務–京東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