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有存在的目的,他把这种目的称为 telos。事实上,telos 也意味着"端点"、"目标"、"意图"。如果把它应用到一个更具体、更微观的语境中,那么不管是人类还是自然界,每个事物都有其内在的终极目的。亚里士多德的 telos,不仅为认识论奠定了基础,也为个体获取知识以及过程中所持有的信念提供了参考。 本期节目嘉宾周安迪的出版工作室,就叫 Telos (梯)。梯出版工作室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周安迪却早以书籍设计师和翻译的身份在图书出版业中默默前进了许久。在工作室新书《社会学之思》《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和《卡利普索》相继与读者见面之际,「道听途说」希望通过这期节目,与嘉宾探讨读书做书的乐趣和讲究,以及出版的“终极”目的。 - 「道听途说」播客第十六期.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周安迪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本期「道听途说」Bonus Track,由播客听友俱乐部 The Bounty Club 的部分成员共同录制完成。 应对 COVID-19 的预防措施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勤洗手、戴口罩、不要主持或参加大型聚会,这些建议,相信自律的人们早就习以为常。过去这段时间里,我们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向内部,关注病毒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对日常生活的干扰。但与此同时,社交距离带来的影响也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暂时的隔离是否会在疫情过去之后让人们分散成更为孤立的群体?对公共空间的焦虑和怀疑又该如何消解?我们如何共同恢复和重建一个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的社会环境?这些问题都不能用三言两语解释完全。 这集节目希望通过听友们自选的关键词,以及一段围绕关键词展开的叙述,串一段属于「道听途说」的集体思考。常常把这个小小的听友俱乐部和收听节目的大家,当作松散的“在线社区”。这个社区,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我们一起来回答。 特别说明:音频剪辑完成于两周前。回放的时候,不难发现眼前的当下转瞬便成为过去,而与彼此之间物理距离遥远的我们,无论如何都不曾离开过人群。 - 「道听途说」播客 Bonus Track. 主播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新冠疫情的爆发,好似一剂“大梦初醒针”,击碎了几乎所有残存的乐观。时而百感交集,时而三心二意,大概就是自己这段时间的状态。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灾祸之中的焦虑心碎,没有人能视而不见,也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本期「道听途说」更像是一个人的碎碎念。注意力很难集中的日子里,无法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情绪成了难解的困扰。于是顺水推舟般选择在碎片信息中“遨游”。虽然效率低下,但也算是略有所得。 节目中提到的这些书籍、戏剧、网站、游戏和艺术现场,组成了一份临时的疗愈清单,也为自己建立起了情绪上的屏障。至于录制的过程,多少帮助恢复了一丝表达的欲望。此刻多谈文化艺术的无力飘渺没有意义,毕竟重塑精神世界韧性的道路,并不唯一。 人类的记忆是非常奇妙的东西,语言也是。如何观察和记录这些天的愤怒、无奈、困惑、沮丧和悲伤?未来如何面对这道集体的伤疤?一起想想吧 ...... - 「道听途说」播客第十五期. 主播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第二季「道听途说」的首期节目,我们邀请了相识不久的好友孙大肆,畅聊了一番独立音乐人的工作日常与个中甘苦。我们与大肆相识于2019年外滩美术馆 Highlight 展演期间的「岛屿酒吧」项目,彼时沉迷在「收工电台」中的两位主播对嘉宾的职业生涯一无所知。 这份因无知而存在的神秘感在听过大肆的音乐之后就烟消云散了。事实上,大肆的创作很难被归类。用 Meg 的话来讲,好似“带电的民谣”。那些盎然的吟唱,配上诗意的歌词和偶然出现的自然声,温柔又坚定。有点淡淡的怀旧和感伤,又带着一种在万家灯火中穿行的倔强。 习惯收听节目的朋友们也许早已了解,两位主播自认“音痴”。然而尽管这样,我们(主要是橘子)还是在本期节目中与嘉宾一起,试唱了她即将发行新专辑中的同名歌曲《不要怕船小》(里面开头的一段童谣《摇船》)。 「不要怕船小,不要怕浪头高,用力啊用力,摇啊摇啊摇。摇过了前村,穿过大石桥,摇出了海口游海岛。不要怕船小,不要怕浪头高,用力啊用力,摇啊摇啊摇。」 我们中国人,节日感蛮强。过完了元旦,即将迎来农历新年。祝大家鼠年进步的同时,也很想借大肆的创作给各位听节目的伙伴打个气,未来的每一天,别怕船小,也别怕浪头高。加油! - 「道听途说」播客第十四期. 嘉宾 孙大肆 主播 Meg &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假艺术节独立播客项目「道听途说」一周年之际,两位主播录制了特别版年终总结大会,细数过去三百多天时间里录制的十七期节目。与此同时,我们也决定效仿不少领域内成功的内容创作者,尝试推出赞助型听友俱乐部 The Bounty Club,感兴趣的朋友们请留意补充图文索引中的加入方式。 「道听途说」是两位主播舒适区之外的尝试,我们不善言辞,平日里也没有那么热衷于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连回顾这件事都会觉得有些做作。如果说舒适区是那个让人保持自我幻想的地方,那么这档播客对我们来说可能更像是间歇思考之后意外得到的礼物。 尽管声音不够完美,剪辑没那么无瑕,但细想之前的节目似乎没什么内容上的遗憾。我们对每句说的话负责,也尊重彼此表达的每个观点(以及脱口而出的那些“无用”信息)。更重要的是,我们感激和珍惜每位愿意留出时间参与「道听途说」录制的嘉宾。说实话,大家一起用声音填充空气里的缝隙,感觉十分美妙。 最后,想引用一段雅克·德里达,提醒自己,接下来的三百多天,继续冷静,持续思考。 「不要总体化、不要简单化、不要阻挡他的步伐、不要使轨迹凝固不变、不要追求某种优势、不要抹杀事物也不要抹平,尤其不要做自私的打算、不要据为己有或重新据为己有(即使是通过那种名为拒绝而实为打算借此达到重新据为己有之目的的悖论形式),不要占用过去和现在从来都不可能据为己有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千张面孔......」 - 「道听途说」播客第十三期. 主播 Meg &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本期「道听途说」,我们共同讨论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划时代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时隔35年之后出版的续集 The Testaments. 这本小说同时也是2019布克文学奖的得奖作品之一。 The Testaments 一方面从三个不同的叙事角度细致解构了极权基列国的瓦解过程,另一方面用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精湛的写作技巧为故事赋予了层次和希望。 如果说在《使女的故事》中,女性角色受到的压迫令人喘不过气,那么在 The Testaments 中,女性则在仇视、等级森严和残忍无爱的社会系统中找到了联结的方式。在一切都看似分崩离析的荒芜世界中,环境持续恶化、资源极其匮乏、经济濒临崩盘,每个人都要被迫接受自己的身份,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坚持的信仰“多跑一英里”...... - 「道听途说」播客第十二期. 主播 Meg &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本期「道听途说」,我们邀请了现居上海的独立策展人/写作者张营营女士,与听友们分享她在今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的获选方案「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 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青年策展人计划”创立于2014年,至今已助力三十余位华裔年轻策展人实现了十四场展览。他们在电厂的实践,拓展了策展的视野,让观众认识了更多中国年轻艺术家,也使他们的才华为国际艺术界关注。 张营营的青策项目用回归艺术生产本质的视角试图破解当代艺术的惯性状态,同时对观看的方式以及理解艺术的角度提出了挑战。正如她在展览简介中所叙述的那样: 作为一种可定义的运动,20世纪60-70年代的概念艺术试图绕过日益商业化的艺术世界,强调“思想过程和生产方法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工具作为一座神秘桥梁,实现了艺术作品从虚拟的个体意识到实存物的视觉演化。艺术家的构思并不构成为艺术,若要将其实体化,就务必动用技术与工具的力量。工具是一条可以回归艺术本质的线索,作为艺术家实践性行为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的视之方式,这种方式引导着艺术家操作,并使操作具有其自身特定的物质属性。最终,它们将潜藏于作品之中,形成作品意识。 我们生活在工具主义的规则下,事物不为其自身而存在,而是为了做某事而存在。通过对工具的使用,我们才能接近世界,并建立与事物的原始性关系。 制造、操纵、编辑或加工工艺,是一种艺术的解蔽方式,一种创造一个敞开区域使真理在其中现身的方式,它们与艺术本质的浮现息息相关。当作品在艺术市场中自我迷失或陷入理论危机时,工具便成为了一个渐变的环节,一个可以生产无穷的环节,一个具有创造力打破现有认知的环节,一个进行艺术内部检验的环节。它让我们重新看待艺术的创作… - 「道听途说」播客第十一期. 特邀嘉宾:张营营 主播 Meg &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本期「道听途说」,我们邀请到了目前中国戏剧与表演艺术领域非常重要的创作者李建军,共同讨论他和他的新青年剧团这些年来与素人演员共同完成的剧场作品。 从讨论个体与城市现代化关系的《美好的一天》,到处理普通人与表演关系的《大众力学》,再到窥探人类与图像关系的《人类简史》,李建军将取材于真实社会的片段与素材通过未经雕琢的素人演员,一次次坦然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其中的焦虑和温柔,矛盾和力量,相信每一位到过现场的朋友,或多或少都能够感同身受。 新青年剧团的作品中,没有矫揉造作似的仰望,也不存在自我沉溺般的蔑视,创作者的视线始终与普通人的生活持平。这种难能可贵的亲密的“平视”,在创作水平长期停滞的本土剧场中,并不多见。 这期节目中,两位主播对李导进行了一番盘问。素人演员是他创作的工具吗?作品的争议究竟来自何方,去往何处?场域和文化语境的转换对作品是否会产生不可控的影响?才华对于创作者来说重要吗? 假艺术节的读者应该对新青年剧团并不陌生。图文索引中会有主播橘子过往与李建军导演的专访,感兴趣的听友不妨留意。 最后,请记得,新青年剧团作品里的“他们”,其实也是“我们”。 - 「道听途说」播客第十期. 特邀嘉宾:李建军 主播 Meg &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本期「道听途说」Bonus Track,两位主播细数了一番这些年在戏剧舞台上见过的“大明星”。说明星其实有些牵强附会,毕竟这个名词只是伴随名誉而来的虚无标签。镁光灯之外,核心业务水平过不过关,也许才是演员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生存的“制胜法宝”。 演戏需要过人的天赋吗?技巧对演员来说有多重要?西区和百老汇为什么需要名演员“撑场”?作为观众,为了看喜欢的演员走进剧场是合理的选择吗?舞台剧是不是检验演员水平的有效参考?我们通过“一锅乱炖”,把这些零散的话题串了起来。 既然是 Bonus Track,信息量自然不会太大,主播们聊天也是啰嗦有时,分外轻松。节目中提到的所有剧场作品和相关的电影电视剧,都依次罗列在了补充图文索引中,欢迎大家各取所需。 - 「道听途说」播客 Bonus Track. 主播 Meg &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本期「道听途说」,我们讨论大艺术家的晚年创作,讨论有限的生命之于艺术家的意义。时间和空间,是艺术创作中始终无法回避的两个概念。而变化和转型,又是每位艺术工作者在职业生涯中必须处理的问题。 当大艺术家走入创作阶段的后期,是否还会对坚持的风格念念不忘?又或是将目光更多地放在了内省和总结上?从提香的暗色系厚涂法到马蒂斯的剪纸,从威廉·德·库宁的晚期抒情到霍克尼的 iPad 绘画,我们试图从一些实例中找寻答案。 两位主播在本期节目中融入了更多的私人视角,虽然从视觉艺术出发,但最终目光也并没有局限在单个领域,听友们不妨对照节目内容和补充图文索引各取所需。 - 「道听途说」播客第九期. 主播 Meg &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本期「道听途说」,我们邀请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核心成员吴女士与各位听友分享她的工作日常。画廊和博览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艺术收藏的门槛真的如我们想象般高不可攀吗?正确打开西岸艺博会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去年有观众会“雾里看花”,错把艺博会当作农博会?这些问题在本集节目中嘉宾都有一一解答。 第六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将于2019年11月8日至10日在西岸艺术中心举行。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18个国家的共97家国际一流画廊将齐聚西岸博览会画廊单元,呈现高水准的当代艺术作品。展出作品将横跨20世纪初的现代风格与当代艺术创作,涵盖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影像、表演艺术等形式,为藏家和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全方位展现多元文化下的艺术魅力。 - 「道听途说」播客第八期. 特邀嘉宾: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画廊关系与项目总监吴女士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http://www.westbundshanghai.com 主播 Meg &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21世纪的博物馆应该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这是国际博物馆协会 ICOM 修订新的博物馆定义时提出的核心问题。然而,原本定于今年九月初日本京都国际博物馆会议期间正式投票通过的博物馆新定义,目前却被延缓公布。 事实上,博物馆新定义的草案在提出之后就引发了大量争议和评论。许多媒体认为这短短两段话过于追求政治正确,措辞模棱两可,无法广泛适用。 基于上述新闻背景,「道听途说」的新期内容从两位主播非常私人的视角,尝试讨论了一番世界各地博物馆的奇遇,同时也从观众的角度,对21世纪的博物馆表达了一些期许。 - 「道听途说」播客第七期. 主播 Meg &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