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82 《在阿尔巴尼亚长大》:在历史远未终结的今天,我们要如何有意义地生活?

欢迎来到「文化无限」,本期聊的是《在阿尔巴尼亚长大》,欢迎收听! 主播:理理杏 1979年出生的莱亚·乌皮在阿尔巴尼亚长大,一个拥有独特历史又鲜为外人知的东欧国家。那些年,那里的人们怀揣着乌托邦理想,外人几乎无法访问,而生活于其中的人几乎无法离开。它是一个物质匮乏、买东西需要排队的地方,一个充满秘密和不可说的地方。对莱亚而言,那里是家,邻里之间互助,长辈期待孩子们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那里有她的共同体和希望。 在1990年12月,在柏林墙倒塌后的一年,一切都变了…… 【作者简介】 莱亚·乌皮(Lea Ypi,1979— ),生于阿尔巴尼亚,拥有罗马拉萨皮恩扎大学哲学和文学学位、欧洲大学研究所博士学位,曾任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博士后奖研究员。现为伦敦政经学院政治学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理论,兼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哲学教授。著有《全球公正与前卫政治能动性》《党派的意义》和《理性的建构》。 2021年,她首部面向大众的回忆录《在阿尔巴尼亚长大》一经出版即成破圈经典。 【猜你在找】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在阿尔巴尼亚长大》 【进群】 文化无限听友群:Tanya_0523(微信) 【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

35分钟
99+
1天前

Vol.181 共读《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欢迎来到「文化无限」,本期共读的是《庄子·逍遥游》,欢迎收听! 主播:积木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原文节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猜你在找】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庄子》 【进群】 文化无限听友群:Tanya_0523(微信) 【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

49分钟
1k+
2周前

Vol.180 韩江《黑夜的狂欢》:黑暗中流淌的生命微光

欢迎来到「文化无限」,本期聊的是《黑夜的狂欢》,欢迎收听! 主播:壹拾肆、Melody、元气糖、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司马姑娘、Obliviate 韩江,1970年生,韩国文坛新生代畅销女作家,是亚洲获得布克奖的第一人。她毕业于延世大学国文系,现任韩国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教授,父亲也是小说家。1993年,她在《文学与社会》季刊发表诗作,隔年以小说《红锚》荣获《首尔新闻报》的年度春季文学奖,开始进入文坛;1999年以作品《童佛》赢得「韩国小说文学奖」,2000年赢得「今日青年艺术家奖」,2005年,以中篇小说《胎记》荣获「李箱文学奖」,成為史上第一位获此文学大奖的「70后」作家,2010年以《战斗气息》荣获「东里文学奖」、2014年以《少年来了》荣获「万海文学奖」等等。除了本书之外,她还有《黑鹿》 (1998)、 《你冰冷的手》 (2002)、《素食者》(2007)、《希腊语课》 (2011)、《白》(2017)等小说作品。202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时间线】 00:29 韩江是谁? 08:30 丽水之爱 14:50 黑夜的狂欢 29:39 夜行列车 39:16 疾奔 51:44 金达莱山脊线 1:07:11 红锚 【猜你在找】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黑夜的狂欢》 【进群】 文化无限听友群:Tanya_0523(微信) 【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

85分钟
99+
2周前

Vol.178 《被讨厌的勇气》:我给你推荐一本书,接不接受是你的课题

欢迎来到「文化无限」,本期聊的是《被讨厌的勇气》,欢迎收听! 主播:司马姑娘 本书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这一故事形式总结了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心理学)。 风靡欧美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哲学问题给出了极其简单而又具体的“答案”。了解了足以被称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真理”的阿德勒思想之后,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又或者,什么都不会改变? 来吧,让我们与青年一起走进这扇“门”! 【作者简介】 岸见一郎,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现居京都。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博士课程满期退学。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咨询师、顾问。在畅销世界各国的阿德勒心理学新古典巨作《被讨厌的勇气》出版后,像阿德勒生前一样,为了让世界更加美好,在国内外针对众多“青年”大力进行演讲和心理咨询活动。译著有阿德勒的《人生意义心理学》《个体心理学讲义》,著作有《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不完美的父母》《接受幸福的勇气》等。 古贺史健,自由作家。1973年出生。以对话创作(问答体裁的执笔)见长,出版过许多商务或纪实文学方面的畅销书。他创作的 现场感与节奏感的采访稿广受好评,采访集《16岁的教科书》系列累计销量突破70万册。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本书中他以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进行内容呈现。著有《想要让20岁的自己接受的文章讲义》。 【猜你在找】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被讨厌的勇气》 【进群】 文化无限听友群:Tanya_0523(微信) 【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

31分钟
1k+
3周前

Vol.177 布尔迪厄《区判》:文化资本、品位与区隔

欢迎来到「文化无限」,本期聊的是《区判》,欢迎收听! 主播:懒残僧 《区判》出色地阐明了现代世界中产阶级的自命不凡,该书出版于1979年,是一部当代法国的庞大民族志,也是对社会阶层思想的深刻剖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在「我们认为具有美感的事物」和「我们认为俗气或丑陋的事物」之间做出抉择。品味并不纯粹,这些不同的审美选择都是「区判」,也就是「与其他阶级的选择相对立的选择」。世界同时倚赖权力关系系统与符号系统运行,而品味的细致区别,便成为社会判断的基础。 【作者简介】 皮埃尔·布尔迪厄 Pierre Bourdieu (1930-2002),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思想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1954年他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56年应征入伍,在阿尔及利亚服役两年。1964年回到巴黎,于1975年创办《社会科学研究行动》(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1982年成为法兰西学院唯一的社会学教授,社会科学高等学院 (E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学术总监。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大纲》《艺术的规则》《帕斯卡式的沉思》《男性统治》《区判》等。 【猜你在找】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区判》(台版) 【进群】 文化无限听友群:Tanya_0523(微信) 【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

40分钟
99+
4周前

Vol.176 《亲密关系》:幸福是一种人人都可习得的能力!

欢迎来到「文化无限」,本期聊的是《亲密关系》,欢迎收听! 主播:亮哥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有什么区别?大丈夫与小女子真的般配吗?吸引力的秘密是什么?男人与女人真的是不同的动物吗?同性恋真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吗?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离婚吗……什么是爱情?由什么构成?能持续多久?两性在发生一夜情及选择终身伴侣上有什么差异?爱情和性欲是由不同的脑区控制吗?亲密关系美满的秘诀是什么?有什么方法能让婚姻持续一生?米勒教授在本书中回答了这些问题,尤其澄清了通俗心理学所宣扬的经验之谈,甚至某些错误观点。 【作者简介】 罗兰·米勒(Rowland S. Miller),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1973年获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76年和1978年获佛罗里达大学社会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78年至今一直在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讲授亲密关系课程,因教学与研究优秀曾获人际关系研究国际协会的教学奖、美国心理协会(APA)和国际心理学荣誉学会(Psi Chi)的 Edwin B. Newman 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心理学、社会情绪(如尴尬、耻辱)、亲密关系等,现在侧重亲密关系的维持过程。著有《亲密关系》《尴尬:日常生活中的镇定与险境》。 【猜你在找】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亲密关系》 【进群】 文化无限听友群:Tanya_0523(微信) 【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

174分钟
1k+
1个月前

Vol.175 《精准学习》:我们如何学习?为什么大脑学习优于人工智能学习?

欢迎来到「文化无限」,本期聊的是《精准学习》,欢迎收听! 主播:WINONA-YZP 本书打破了神经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边界,为我们揭示了人脑的自然学习法则,阐释了人脑的学习能力相较现行人工智能的优势,提出了高效学习的4大核心支柱。迪昂用丰富且富有创新性的实验及示例,将深奥难懂的认知与脑科学知识,以大众看得懂的方式娓娓道来。为人工智能、教育、医学领域带来关键应用指导,提供了一个再次激发人类潜力的学习方式。 【作者简介】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Stanislas Dehaene),全世界具影响力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之一,欧洲脑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头人,世界脑科学领域大师级的人物。美国国家科学院、法国科学院、英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学院等6个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成员,美国哲学会会士,法国教育部教育科学委员会主席。2014年,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有“神经科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 The Brain Prize。已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知名学术杂志上发表400多篇文章,其中70篇文章被引用超过500次,h指数高达173。 【猜你在找】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精准学习》 《脑与意识》 《脑与数学》 《脑与阅读》 【进群】 文化无限听友群:Tanya_0523(微信) 【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

51分钟
99+
1个月前

Vol.172 教育专题:教育关乎每个人的命运,需要我们无比重视!

欢迎来到「文化无限」,本期是教育专题,欢迎收听! 主播:积木、懒残僧、Elaine 本期由三位主播分享三本书:《园丁与木匠》《特权》《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带我们了解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塑造,从而让我们认识到好的家庭和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时间线】 00:46 《园丁与木匠》 49:23 《特权》 1:22:55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1:44:05 《自尊宣言》 《自尊宣言》 我就是我。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我。我和某些人可能会有些许相似之处,却没有一个人能和我完全相同。我的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我,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拥有自己的一切:我的身体,以及我的一切行为;我的头脑以及我的一切想法和观点;我的眼睛以及它们所看到的一切;我的所有感觉——愤怒、喜悦、沮丧、友爱、失望和激动;我的嘴巴以及由它说出的一字一句——或友善亲切或粗鲁无礼,或对或错;我的声音——或粗犷或轻柔;还有我的所有行动,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我拥有我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恐惧。 我的胜利和成功乃因为我;我的失败与错误也出于我。 因为我拥有自己的全部,我和自己亲如手足。我学习跟自己相处,爱惜自己,善待属于自己的一切。现在我可以为自己做一切了。 我知道,我的一些方面让我困惑,另外一些则使自己不解。但只要我仍然善待自己爱惜自己,我就有勇气、有希望解决困惑和进一步认识自我。 不管别人如何看我,不管那时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什么感觉到了什么,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那时的自我。 当我回想起自己的表现、言行、思想和感受,发现其中一部分已经不再适宜,我会鼓起勇气去抛弃不适宜的部分,保存经证实是适宜的部分,创造新的以代替被抛弃的部分。 我要能够看、听、感觉、说、做。我能够生存,能融入群体,能有所贡献,有所作为,让我所处的世界、我周围的人和事因我的存在而井井有条。 我拥有自我,那么我就能自我管理。 我就是我,自得其乐。 【猜你在找】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园丁与木匠》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金榜题名之后》 《特权》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进群】 文化无限听友群:Tanya_0523(微信) 【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

137分钟
99+
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