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格蕾丝》:女仆,妓女,谋杀犯,被侮辱和损害的她们|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加拿大文学女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别名格蕾丝》源于一桩真实案件,在1843年,16岁的格蕾丝·马克斯被控与马夫一起谋杀了自己的雇主和女管家,成为了当时加拿大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女谋杀犯。 阿特伍德并无意于讲述案情的奇巧或神秘,更对凶手的作案手法没有太多描述,实际上,看完全书,你甚至不确定格蕾丝究竟有没有杀人。可是,这些都并不妨碍你被小说牢牢攫住。多声部叙事的结构、模糊暧昧的情节、诗一般的语言,格蕾丝的一生,以及千千万万如她一般的人的生活境遇在这部小说的穿针引线中展示出来了。 读到最后,你会发现,在这部小说中,“生存”是主人公要面对的最核心问题。 格蕾丝的母亲生活在酗酒家暴丈夫的阴影下,最终病死在开往加拿大的移民船上,尸体被一条旧床单草草裹住抛入大海;有着平权意识的女佣玛丽·惠特尼受雇主家的少爷引诱,怀孕后被少爷的五块钱打发了,最终死于流产;女管家南希成为不安分的雇主情妇,却因为生存惶惑不安,最终因口角等纠纷死于凶杀;被监禁的格蕾丝,每日要顶着众人猎奇的目光在众人面前服刑、劳作、分享过去所受的折磨…… 做女仆或者妓女,去死亡或者成为谋杀犯,当时她们都只有这些出路。所有人都知晓她们的命运,却又视而不见。她们,只能通过一桩举世震惊的案件,把自己暴露在公众面前,才能发声。 她们的名字都是“格蕾丝”。塑造她们的,不是故事情节。塑造她们的,是她们自己的讲述和书写。 【关于本期,你将听到】 00:55加拿大文学女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简介 02:06小说蓝本:臭名昭著的凶杀案,女谋杀犯却无罪释放 07:52 真实与虚构交织,多声部叙事,还原女死刑犯无罪释放始末 12:45 律师、牧师、心理医生、狱长夫人,在格蕾丝身边投以关注的人都渴望从她身上获得什么? 29:51 曲径通幽、虚实相交的自述:移民,丧母,丧友,求生,谋杀 42:02 小说的高潮:一场近乎滑稽的催眠、通灵与招魂,照出所有人的欲望 51:36 众说纷纭的脱罪解读:多重人格、精神分裂;通灵;蓄谋已久的角色扮演 54:11 小说里没有直接宣之于口的信息:被侮辱和损害的女性与拼贴被文化 01:03:34 怎么解读“别名格蕾丝”的书名? 💡备注:本期中插入影视原声,为2017年Netflix《别名格蕾丝》剧中片段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 节目不更新的日子,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dubuwan2024),或者直接播客公告区扫码入听友群找我们。

69分钟
4k+
9个月前

黎紫书《流俗地》:俗世烟火,暗夜天光

人来人又往,轻风吹斜阳。7月的开始,跟随《流俗地》一起前往马来西亚,吹吹南洋的晚风。 《流俗地》是以马来西亚锡都为背景,通过盲女银霞的视角,穿针引线,讲述了“楼上楼”里各个族群市井小民的俗世生活。黎紫书以稳健扎实的笔法描绘出世俗众生相,颠覆了大众对马华文学湿热、生猛的认知。这本书的封面,暗夜万家灯火朦胧,如水一般流淌,书名三个字更是做出了盲文的效果,用手轻轻拂过,就如书中的银霞在触摸感知这个陌生的世界。 这是《读不完》建台以来分享过的作品中,少有的会让人在阅读时产生幸福感的小说。即便身处黑暗,也要找寻得到天光;即便生活庸碌寻常,也总会有拨动心弦的回响。正如书中所述的一幕:彼时已近黄昏,街上下起细微的雨,雨丝染着夕照,仿似天空抛下来许多鱼线,如众神在垂钓。 作者黎紫书,本名林宝玲,当代马华文学代表作家之一。1971年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市,曾任记者12年,后专事写作,多次获得马来西亚最重要的华文文学奖花踪文学奖,是该奖创办以来获奖次数最多的作家,并逐渐在华人地区获得广泛重视。代表作《告别的年代》《野菩萨》。 【关于本期,你将听到】: 1、比南方更南:黎紫书书写的南洋风貌 2、人物登台退场如潮起潮落,背离阅读期待的叙事形式 3、主角团的友谊:银霞、拉祖、细辉 4、如何看待小说的盲人视角? 5、小说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 6、银霞无疾而终的暗恋、黑暗的午后与故障电梯中的光亮 7、盲女银霞腕上坏掉的石英表:时间的流动、停滞与浓稠 8、如何理解书名中的“流俗”? 9、暴言小说的影视化改编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 🎙️节目不更新的日子,欢迎入听友群找我们(播客公告区扫码入群),或添加小助手微信(dubuwan2024)。

73分钟
4k+
9个月前

金爱烂《你的夏天还好吗》:遗弃在孤岛的人,狼狈却有光

如果你读韩国女作家金爱烂的书,或许会让你的夏天变得更立体。 很多时候,人们关于夏天的印象都是美好的那部分,而忽略掉原本它的暑气、黏腻与燥热。夏天它是一个充满张力和矛盾的季节,有热浪、晚霞和茂盛的植被,但是与此同时,这个季节也有台风、暴雨、高温,美好和高风险同时会存在。在这个季节里,脆弱的人群会更加的凸显,那么在金爱烂的小说中,你就是可以看到这些人是如何在夏天挣扎的。 今年夏天,我和妖妖读完了金爱烂的所有作品后,再次重读了《你的夏天,还好吗?》。8个故事依然让人如鲠在喉,有几个故事卡顿在生活最崩坏的瞬间,令人窒息到完全透不过气。最可怕的是,作品里每一个故事都有我们生活的切面,她比我们还要了解我们自己。 只是,这次重读之后,我们发现了金爱烂的温柔。她的笔下,那些只身在孤岛的人们,狼狈,孤独,却能窥见那一点点光亮。就像在世界末日,在悬崖尽头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感觉。因此,这次阅读,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对美好、温暖的期待,以及对善的向往。 就像作者本人所说的: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或者说缺少的,或许并不是对恐怖的想象力,而是对善的想象力。文学能做的善事之一,我想大概就是在他人脸上注入表情和温度。所谓“希望”,或许不是纯真者的发明,而是勇敢者的发明。 【关于本期,你会听到】 00:33为什么重录《你的夏天,还好吗?》与作品简介 05:46割裂,欲罢不能VS普通人的纵向性与拉扯感 11:23《虫子》:一丁点变化,摧毁看似坚固的生活 20:46《那里是夜,这里有歌》:一首无法知道名字的歌 37:50《三十岁》:教科书上的话,正确而美好,谁也不相信 48:29 渗透入字里行间的个体生活体验 50:01平民视角,平视,不加审判 54:03在最绝望最焦灼的瞬间戛然而止,狼狈却有光 58:07如影随形的贫困气味:住一晚汽车旅馆要多少钱? 1:00:48无处遁形的疲惫与疏离感 1:07:13保留对愤怒的敏感和失去的痛觉 1:09:40 金爱烂的夏天:危险,脆弱,忧伤和对善的向往 1:15:09如何看待金爱烂系列作品封面上的热带鱼? 图源:人民文学出版社微博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节目不更新的日子,欢迎入听友群找我们(播客公告区扫码入群),或添加小助手微信(dubuwan2024)。

84分钟
8k+
10个月前

特辑|我们在夏天相遇,又走向各自的夏天

与《读不完》一同躲进书、影、音里过夏天,用这期特别的共创单集,启动2024年的夏日开关。 本期的灵感来自5月底妖妖和花花的选题讨论,没想到一拍即合,并在1小时内迅速发布征集公告,并在儿童节完成素材的征集与录制。共创剪辑比我想象中要顺利,感谢参与征集的每一位朋友。 错过本期征集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打时间戳参与,本次征集有很多即兴环节,兴之所至,你甚至可以在评论区中发布一条语音评论,也欢迎你在评论区中留言、许愿,希望能为你定格、收藏住一个特别的夏天。 2024年的夏天,是一个快乐的开始,也有可预见的即将到来的分别。花花今年夏天将会离开北京,《读不完》后续将开启两地连线录制版😂但不用担心,《读不完》播客一直都在,因为书的缘分是斩不断的。 【本期时间轴】 03:28 一段可可爱爱的自我介绍合辑 06:17 “夏天是……”造句大赏:打乱顺序,就能随意组合成拼贴诗 19:33-34:30绿树阴浓夏日长:夏日观影 19:37菠萝油子-BB:《夏日大作战》 20:47南瓜:《听说》 21:07鱼你听影-猴听听:《夏天的故事》 22:25活捉捌师傅-捌匹马:《菊次郎的夏天》 25:30全款退票-海妖&卷豚豚:《晒后假日》 31:46白露:《蓝色大门》 32:46妖妖&花花:《步履不停》、《海街日记》、《青木瓜之味》 34:31-57:12推开窗闭上眼,跟着节奏摇摆:夏日乐曲 34:33 即兴沉默-张女士:《孤岛浪漫》(Jannabi) 35:36音乐进化论-勾勾:《大停電の夜に》(Cero) 38:04放学读书-熹微:《世界都变了》(音乐剧《如果》) 39:22扯会闲篇-老刘:《沙滩》(陶喆钢琴版) 41:54小暖:《Monster》(童声清唱) 42:30睿睿:《有梦好甜蜜》(我为歌狂动画片主题曲) 44:12白露:《我当你空气》《Summer is Gone》 46:35一鳞半爪-Leo&菠萝油子-BB:《七里香》 48:15妖妖&花花即兴KTV 56:27核桃露:《Love me Love me》 57:13-01:25:50躲进书里过夏天:夏日书单 57:37 鱼心药 :《加缪手记》 58:38释卷-Rheya:《堤契诺之歌》 59:27漫游者说-Domino:《你的夏天,还好吗》 01:02:52九一遛猫-三角猫Lucy:《旅行之木》 01:08:21白露:《绿》(安东尼) 01:10:01纸醉金迷-剑兄:《笑傲江湖》 01:13:45扯会闲篇-闻叨:《坐在你身边看云》 01:15:52堂吉诃德:《姑获鸟之夏》 01:18:51花花&妖妖:《押沙龙!押沙龙》、三毛、《雨》、《鱼和它的自行车》、《闭经记》 01:30:07许愿池:你期望《读不完》后续更新哪些类型的书目? 【本期提到的播客单集】 金爱烂:《滔滔生活》、《外面是夏天》、《你的夏天还好吗》 陈丹燕:《鱼和它的自行车》 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上)》、《那不勒斯四部曲(下)》、《烦人的爱》 石黑一雄系列:《远山淡影》、《长日将尽》、《莫失莫忘》、《克拉拉与太阳》 翁达杰:《英国病人》 萨拉沃特斯:《指匠》(影视改编)、《指匠》(文本) 榜单拍砖:《五四婚姻》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节目不更新的日子,欢迎入听友群找我们(播客公告区扫码入群),或添加小助手微信(dubuwan2024)。

107分钟
2k+
10个月前

烦人的爱:当一名女儿渴望占有、凝视母亲|费兰特

这是一部适合在书店摆在「那不勒斯四部曲」旁边的小说。 1992年,《烦人的爱》获得了“莫兰黛奖”,决定不露面的埃莱娜·费兰特没有去领奖,而是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这段文字对她的启示。 对于这种男人,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母亲:年老而神圣。母亲衣服的颜色永远都是黑色的,或者顶多是灰色或者褐色。她们的衣服总是不显身材,没有任何人,包括母亲的裁缝会想到,母亲会有一具女性的身体。她们的年龄是一个谜,没有任何重要性,因为她们唯一的年龄就是老年。——埃尔莎·莫兰黛《安达卢西亚披肩》 《烦人的爱》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长篇首作,描述了一段充满痛楚和阴影的母女关系。在这部小说里,你能够找到那不勒斯四部曲的雏形。 四十多岁的黛丽亚,独身,在罗马做漫画插画师。母亲阿玛利娅在女儿黛莉亚生日前夕淹死了。四十五岁的黛莉亚回到故乡那不勒斯,追寻母亲阿玛利娅的死因。母亲投海时身上穿的艳丽内衣、留下的一箱精致衣物,还有她生前打来的不详的电话,让黛莉亚陷入焦虑。黛莉亚回到了那不勒斯,回到母亲独居的地方,母亲的形象,被尘封的记忆一一被翻开…… 【本期时间轴】 01:38《烦人的爱》剧情简介与迷乱、困惑、有新鲜感的阅读体验 09:14侦探小说的表层结构:母亲为什么选择这是用死亡的形式让自己消失? 15:21本质是“反侦探小说”叙事——侦探本身成为叙事的核心 20:18抛开女性主义/男权/迫害等高概念词汇,如何看待画家父亲对母亲的暴力之下的自卑与怯懦? 31:55如何理解女儿遭遇性侵创伤,把经历「移植」、诬陷母亲出轨? 41:50故事「核心」:令人不安的母女关系——当女儿像男性一样渴望占有、凝视母亲 51:10打开被「包裹」的母亲,当我们直视母亲的身体 01:02:31精彩片段分享:费兰特会把叙事抛开,沉迷于描述复杂的内心世界 01:15:20拓展与延伸:相关作品推荐 【本期主播】 花发发 海妖(《全款退票》主播) 小婉(《扯会闲篇》主播) 【播客共创征集】 《读不完》6月初,将会上线一期共创节目「属于夏日的限定性快乐」,邀请大家共同录制。如果你有专业的录音设备,欢迎用设备录制出音质最好的音频素材,如果你羞于在节目露出自己的声音,也可以用文字投稿的形式参与,我们到时候会来「代读」😂。期待你们一起来玩儿~参与要求请见:《属于夏天的限定性快乐征集》 如果我们有幸邀请你参与到这次录制中,请你在即日起到5月31日,发送你的录音文件或者文案给读不完(dubuwan2024),可微信小窗,或者发送至读不完邮箱:[email protected]。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天~花花、妖妖敬上 【相关单集】 🎙️母女,爱,对抗与和解:与我的天才女友读「那不勒斯四部曲」 🎙️她只想逃离:与我的天才女友共读「那不勒斯四部曲」 🎙️安妮埃尔诺:现在,该轮到我让母亲重新降生了 🎙️滔滔生活:从此妈妈手上闪烁的不是戒指的锋芒,而是菜刀的光亮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

86分钟
3k+
11个月前

白先勇《台北人》:入梦的人沉沦了,醒来的人老去了

一个作家,一辈子写了许多书,其实也只在重复自己的两三句话,如果能以各种角度,不同的技巧,把这两三句话说好,那就没白写了。《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白先勇 《台北人》囊括了台北各阶层的众生相:上流太太、知识分子、商人、舞女,他们来自不同城市(上海、南京、四川、湖南、桂林等等),地位悬殊,人生各异,但每个人都背负着无法斩断的往事。家国乡愁、乱世关怀、众生相、边缘人、宿命无常,从五四到台湾,揉在14篇万把字的短篇里。 本期播客,我们重读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两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和《游园惊梦》。 【本期时间轴】 02:29白先勇与《台北人》 08:13尹雪艳总也不老 13:08繁华散落在台北仁爱路的尹公馆 20:33是谁,不肯让尹雪艳老去? 31:54白和风的隐喻 35:11戏内套戏,梦中蕴梦:从南京到台北,游新园惊旧梦 42:20《游园惊梦》中的平行对比、插叙闪回、隐喻索引、意识流 50:00冤孽啊——可惜我只活过这么一次 58:49白先勇字里行间的悲悯情怀 【相关作品】 封面、对白素材来源:看理想有声剧《台北人》 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红楼梦幻》 播客:「文化有限」:《台北人》:如何面对和记录失意 【播客待上线选题》 黎紫书:《流俗地》 埃莱娜·费兰特:《烦人的爱》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

66分钟
6k+
11个月前

《一个女人的故事》:安妮·埃尔诺,该轮到我让母亲重新降生了

“母亲节”特辑: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一个女人的故事》。 1987年,安妮以母亲的生活经历写作了一部自传体写小说《一个女人的故事》,短短3.9万字,却让我们百感交集。女作家说想要将母亲描绘成她自己,“现在我写我的母亲,就像该轮到我重新让母亲出生。” 🎨特别鸣谢本期播客封面手绘图作者 :小红书插画师 @HiHailey 🎁本期福利:在评论区中留言,与我们分享你读过最为深刻的相关母女主题的作品,聊聊它打动你的理由。我们会从评论区中抽取3位幸运听友,赠送《一个女人的故事》纸质书一本。 🎺号外:《读不完》听友群刚启动,后续将在群内征集选题和共创的听友。可添加小助手微信:dubuwan2024 入群,或者直接在播客公告区扫码进群~ 【本期时间轴】 作者简介与阅读初体验 02:36 安妮·埃尔诺的一生:《我的天才女友》从小说照进现实 03:57接触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是小说还是纪录片?文学修辞技巧or口语表达 《一个女人的故事》:书写记录一个阶级的母亲,原生家庭、爱与逃离 09:46死亡开场:由死出发,让母亲在我笔下重新诞生 17:25安妮与石黑一雄笔下的记忆对比 21:11旧故事的新生:母爱是河流,却有时像痉挛 36:49爱的掌控与逃离:母亲缘何会萌生耻感,并对女儿产生一种妒意? 45:16 阶级跃升:当媒体给安妮贴上“小镇做题家”的标签,他们在想什么? 57:24 我走不出我的黑夜:当母亲患上阿兹海默症 图书原文片段分享 1:03:19我不想要我的母亲重新变回一个不懂事的小姑娘,她没有这个权利 1:07:28人们不知道我写的是她,我的确不是在书写她 1:12:44母亲节福利:《一个女人的故事》纸质版图书 【本期播客提及作品】 🎙️播客:母女,爱,对抗与和解:与我的天才女友读「那不勒斯四部曲」 📖书:阿尔贝·加缪:《局外人》 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系列、《烦人的爱》 🎬电影:《依然爱丽丝》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

77分钟
1k+
11个月前

从《指匠》到《小姐》:女人和女人的爱情,层层谎言包裹的真心

一部反转又反转的哥特式悬疑,一部充满十九世纪珍闻的纯文学,一部洋溢着生命体验的女性书写。 英国小说家萨拉·沃特丝的作品《指匠》讲述了禁欲又放浪的维多利亚时代,坐拥家财的千金小姐莫德,日日被迫抄写舅舅的藏书,禁于深宅不得自由。直到某天,觊觎金钱又洞彻人心的“绅士”、出身贼窝却心思单纯的苏,携惊天骗局来到…… 【本期主创】 主播:花发发 嘉宾:海妖(《全款退票》主播) 【关于本期,你将会听到】 《指匠》与作者萨拉·沃特丝 01:33《指匠》:女人和女人的爱情,层层谎言包裹着的真心 06:45文本的丰富性:哥特小说、悬疑小说、百合小说、情感小说 从文学到影视:《指匠情挑》VS《小姐》 08:07如何看待改编必须原汁原味还原原著的观点? 11:06 适合改编的原著剖析:有创作空间的文本、戏剧张力、场景描写 朴赞郁的重心呈现:内在探索到奇情诡谲的表象呈现 18:22表层改编:时代背景、人物关系、细节元素调整 35:53删繁就简:集中矛盾、冲突,减少一重反转 风格化创作:克制、复古VS暴烈、阴翳、癫狂 42:52回归布莱尔古堡VS联手密谋逃离动力改动背后 46:24奇情与争议:怎么看待影片里情欲镜头全无必要? 55:29磨牙的正反打镜头拆解,情欲与情节推进 01:01:15结尾情欲戏:凝视视角的挪移 01:09:38指匠、手指、手套等相关元素和象征探讨 从影视到文学,小说经典片段分享 01:13:32莫德小姐逃离古堡前夕 01:16:46苏与莫德的初见:她以为我纯洁无辜 01:20:28与苏发生关系后,莫德内心百转千回 【相关作品】 小说:《房客》 电影:《小姐》 BBC短剧:《指匠情挑》 【播客后续相关选题》 莎拉·沃特丝《指匠》(文本精读) 杜布拉夫卡《疼痛部》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萧红《小城三月》 安妮·埃尔诺《一个女人的故事》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

87分钟
2k+
1年前

《长日将尽》:我最大遗憾,是此生未有一刻为自己而活

谨以此期播客为yaoyao庆生,慰藉无可慰藉之人。 《长日将尽》是诺奖得主石黑一雄1989年获英国布克奖的作品,也是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代表作。 小说以管家史蒂文斯为期六天的驾车之旅展开,现实、回忆交织,史蒂文斯他回忆起了他为达林顿勋爵服务的三十余年时光里的种种经历,他一丝不苟践行伟大管家的克制、忠诚等准则,在父亲临终前错过最后一面,又与爱情擦肩而过。然而他所描述的伟大事业也并非如他叙述一般可靠。一个具有极强时代烙印的小人物的自欺欺人的一生在读者眼前抽丝剥茧…… 这本书花花和yaoyao都是第二次阅读,读完陷入了长久的虚空之中。两三年前不曾捕捉到的细节和遗憾,在这次重读中体悟更加深刻。克制与遗憾,写到极致了。 🎺号外:《读不完》听友群刚启动,后续将在群内征集选题和共创的听友。可添加小助手微信:dubuwan2024 入群,或者直接在播客公告区扫码进群~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01:53yaoyao生日福利:彩虹版《长日将尽》纸质书获取方式 02:52不断重启-渐入佳境-陷入虚空的阅读体验 06:43站在旧式庄园阴影下被「事业」蹉跎的管家一生 11:09一个英伦管家的伟大与尊严 15:33史蒂文斯伴随着「失去」的职业生涯两大高光时刻 26:08为何他两度否认曾效力于他最尊敬的前雇主达林顿勋爵? 40:40石黑一雄为何书写「管家」这一特殊职业? 59:14语言中间的巨大空隙和裂缝 01:07:54拗口、迂回、典雅的遣词造句下的暗潮涌动 【相关单集与书目】 📖图书:《远山淡影》《克拉拉与太阳》《莫失莫忘》《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播客单集: 夕阳无限好,只是当时已惘然:石黑一雄《长日将尽》(读遍世界 英国) 《远山淡影》:我这一生,总有亏欠在回忆里刻舟求剑 《莫失莫忘》:谎言下的深渊,石黑一雄书写的“1984” 《克拉拉与太阳》:她的记忆就像在雪地写诗,边写边消失 🎵播单:《不想落伍》 【播客后续相关选题》 莎拉·沃特丝《指匠情挑》 杜布拉夫卡《疼痛部》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萧红《小城三月》 安妮·埃尔诺《一个女人的故事》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

87分钟
3k+
1年前

《对我无害之人》:我们都是无害之人,我们都曾伤害他人

《明亮的夜晚》作者崔恩荣在短篇小说集《对我无害之人》中这样讲到: 我想成为无害之人。我不想带给别人痛苦。因为我亲身感受过人给人的痛苦多么具有破坏性。可是,我做到了吗?我没能成为那样的人...... 我们真的彼此了解吗?我们真的想要理解吗?通过写小说,每次我都能切身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有多么遥远,我们也永远不可能完全理解彼此...... 很多人仅仅因为自己是自己而成为蔑视和憎恶的对象,我想站在这些人的立场上看世界,看人,我想成为这样的作家。 2024年年初,崔恩荣的长篇小说《明亮的夜晚》带给了我们强烈的痛感,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温柔的抚慰。循着上一本书的余味,我们又共读了作者的《对我无害之人》。 《对我无害之人》曾由50位韩国作家票选为2016、2018年度最佳小说,其中收录了崔恩荣创作的八篇小说,讲述离开的亲人、战争隔绝的异国知己、互联网世界出现的真挚朋友等等,故事中的人游离在俗世边缘,大多弱小而安静,无害却屡受伤害,感受忧郁与痛苦。他们的内心以固有的创伤形成自己的独特纹理,无法抹去亦无法修补。而加害者,往往是与他们一样的无害之人。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他人的无害之人。 关于这部短篇小说集,阅读的体感整体不如《明亮的夜晚》,选录的八篇小说中最出色的一篇当属是作者2013年创作的《祥子的微笑》,我们几乎花了3/5的篇幅在讨论这则值得细细阅读的文章。其余小说靠情绪推动,金句很多,但缺憾也十分明显。 🎺号外:《读不完》听友群刚启动,后续将在群内征集选题和共创的听友。可添加小助手微信:dubuwan2024 入群,或者直接在播客公告区扫码进群~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00:07 崔恩荣朗读《你好,再见》片段 04:27 崔恩荣原声简介《祥子的微笑》主题:亲情、笔友、无法立足于社会的年轻人 08:13 “我”永远失去了外公 17:53 脆弱笔友关系的开始与终结:安全感,优越感,境遇的翻转 32:07 年轻一代的梦碎:努力显得不值一提 36:27 无法兑现的“总有一天”,不会再有的“下次见面” 38:58 《你好,再见》:关系终结后,谁是离开的、留下的? 45:01 《筑沙为家》:我们曾彼此相爱,但也彼此伤害 51:13 崔恩荣原声:《对我无害之人》意图用细腻、敏感、准确的语言展现人内心瞬间的变化 51:48 辩证探讨《对我无害之人》小说集优缺点: 主题:脆弱关系的终结:与曾经给予过自己慰藉的人逐渐走向疏远、背离与分别 优点:温柔,细腻,敏感,情绪张力十足,金句不断 缺点:其余短篇均显著逊色于《祥子的微笑》,立体度不足,重复性高 56:24 如何理解书名“对我无害之人”? 【相关单集与书目】 图书:《明亮的夜晚》《那不勒斯四部曲》《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船》) 单集: 《明亮的夜晚》:她们和她们 《那不勒斯四部曲》上:她只想逃离 《那不勒斯四部曲》下:爱,掌控,对抗与和解 【播客后续相关选题》 石黑一雄《长日将尽》(本集将有彩虹版图书赠礼) 莎拉·沃特丝《指匠情挑》 杜布拉夫卡《疼痛部》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萧红《小城三月》 安妮·埃尔诺《一个女人的故事》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

66分钟
1k+
1年前

母女,爱,对抗与和解:与我的天才女友读《那不勒斯四部曲》

“她将自己一分为二,一个是莉拉,一个是莱农(埃莱娜),这也是我自己写作的时候尝试做的事情,分裂自己,让我们矛盾的地方产生碰撞。费兰特建立了这样相反的两极,张扬的莉拉,和谨慎敏感的莱农,她们针锋相对的模式,她们一直处在竞争状态,彼此间鲜明突出的角逐……” 埃莱娜·费兰特,目前意大利最受欢迎也最神秘的作家。2011年至2014年,埃莱娜·费兰特以每年一本的频率出版《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这四部情节相关的小说,被称为“那不勒斯四部曲”。它们以史诗般的体例,描述了两个在那不勒斯穷困社区出生的女孩持续半个世纪的友谊。千万读者为书中对女性友谊极度真实、尖锐、毫不粉饰的描述所打动。 上一期《她只想逃离》我们聊到了莉拉和莱农互为镜像交缠一生的友谊,分析了婚姻中显性、隐性的暴力和不对等,解读了为什么莉拉会选择主动消失。 本期,我们继续,重点聊聊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人与家乡的逃离与回归以及书中崩塌最为彻底的男性——尼诺。 和主播沟通可随时留言,也可添加小助手微信:dubuwan2024。 【本期主播】 主播:妖妖 花花 嘉宾:佩佩 【本期,你将会听到】 1、母女关系:爱、对抗、掌控、叛逃与和解 2、关于母亲的刻板印象:年老,神圣 3、关于家乡的逃离和回归 1)莉拉为什么一辈子留在那不勒斯? 2)莱农:厌恶,切割,滋养,回归,和解 4、尼诺的轻浮与崩塌:尼诺VS段正淳 【相关书目&解读推荐】 纪录片:《费兰特热潮》 B站:《细读那不勒斯四部曲》 喜马拉雅:《说小说》 看理想:张悦然《女作家》 费兰特:《烦人的爱》、《暗处的女儿》、《被遗弃的日子》、《成年人的谎言生活》、《碎片》 【播客后续相关选题》 崔恩荣《对我无害之人》 石黑一雄《长日将尽》 莎拉·沃特丝《指匠情挑》 杜布拉夫卡《疼痛部》 安妮·埃尔诺《一个女人的故事》 感谢收听,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推荐给您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对我们很重要,谢谢!

79分钟
3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