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本期节目为「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月」的直播录音 收听节目的同时也欢迎你加入听友群一起聊天,进群方式是添加微信号 ggxiaozhuli001,也欢迎你关注同名公众号 @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 我们普通个体或家庭提到风险,通常想的是存在哪些风险和如何应对这些风险,亦或是减轻风险带来的损失。 很少有人去思考“风险是否真的存在”“在既定社会规则下创造出的风险的衡量标准是否合理”“我们以现有制度创造的标准判断风险而做出的选择是否正确”。就像产后抑郁症在抛去医学框架的定义之后还可以称之为疾病吗?我们是否应该用抑郁症来定义产后出现的这样一种非健康状态? 在人类学家眼中,这些思考似乎才是问题的本质。以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更深入的接触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环境,去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制度和人与自己的关系。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尝试着摆脱一切约定俗成的框架后,也许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可能。 这些内容都是我在JustPod主办的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周活动,与华中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黄剑波教授和《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一书的译者熊畅老师畅谈风险时涉及到的话题。这期播客也是这次读书活动的一些精彩内容节选,在节目中我们将一同围绕着《风险的接受》这本书中关于风险问题的反思,讨论从人类学的角度应该如何去认识风险,这样的风险认知是否应该被接受,以及如何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看待保险中的问题。 个人乃至社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和行为中很容易走向极端,不是极左端,就是极右端,而人类学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保持平衡的支点。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思考或困惑,不妨听听两位人类学家的精彩分享中,是否有你寻找的答案~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黄剑波,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国内多所知名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人类学,人类学中国研究,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等。 嘉宾 | 熊畅,《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一书的中文译者,华东师范大学民族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学理论,风险感知和意外保险。 主播 | 关哥,毕业于复旦大学,曾就职平安人寿、花旗银行、香港渣打,资深保险从业人、前财富安全规划师,多年来致力于保险知识理念与体系的科普工作。 - 时间轴 - 01:45 《风险的接受:社会科学的视角》— 从人类学角度对风险学的回应与重构 05:12 从保险业角度认识风险:事后管理的财务损失补偿 07:10 不同的人对风险有不同的认识,在保险中可以穷尽所有的风险吗 10:27 重构风险认识与风险接受——维护某一种社会秩序 12:15 【Risk】与【Danger】的相关与不同 15:23 你所以为的自主决定,可能是一种幻想 20:39 出租车坐后座要不要系安全带?沈阳司机会让你松开 22:00 【道格拉斯与贝克】人类问题与个体问题 27:30 从道格拉斯理论角度来看【如何计算风险】 32:47 古代为什么没有产后抑郁?生活反应与医学定义间的张力 35:15 定义会让人过于敏感,很多时侯都是【自我诊断】 37:20 把人放在一段关系里,会有不同的考量 41:25 【反思的道德和政治维度】我们为什么会把一个东西自然化 45:07 《一个科学事实的创造》对知识构建的反思 46:57 极左与极右都很危险,学会解构自己 52:15 人类学的价值【通过反思摆脱信息的潜在束缚】 57:35 人类学和社会学关于保险的研究与批判 01:05:31 【对金融化的反思】财富理念追不上财富增长的速度 - 制作团队 - 编辑制作 Aya 节目制作 Aya、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收听节目的同时也欢迎你加入听友群一起聊天,进群方式是添加微信号 ggxiaozhuli001,也欢迎你关注同名公众号 @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 如果说躺平是我和小伙伴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终极目标,那团建就是我们实现终极目标的阶段性小目标。 所以,趁着七月底暑假刚开始还没有疫情,我们赶紧组织了一波团建。在阳朔过上了,睡到日上三竿自然醒,再踩着拖鞋去嗦米粉,顺便拎回来一碗清补凉,吃完接着睡的没羞没臊的躺平生活。不过说到底我们也只能躺几天再爬起来,民宿老板娘晓晓才是真正的躺平。 晓晓因为一次旅行,爱上阳朔,于是机缘巧合下开了一间民宿。经历过阳朔旅游的黄金期,每天客满到要逃离店里去漓江边喝啤酒,也经历过疫情的低谷,每天早上醒来先吸一口仙气儿,在大起大落的环境下慢慢将民宿从穷游做到了中端。看着她挺着9个月的孕肚还能骑电车载着小朋友满街跑,不得不感慨躺平的生活竟然能让人如此“自由强悍”嘛。 因为我第一次来阳朔住的就是晓晓的店,早已和她成为相熟多年的朋友,所以这一趟旅程我们也是全听晓晓安排,一路上她也给我们讲了很多开民宿的见闻。又因为故事实在精彩,我索性就把她抓来录了这期播客,给我们讲一讲她开民宿的经历,也顺带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在阳朔旅行的攻略,甚至还可以给想逃离大城市自己做民宿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看看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最后,附上一些阳朔的山水美食的照片。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们都可以去远方看看!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晓晓,虽然自己躺平,遇到困难就掉头,却可以让你放心丢掉攻略跟她走的阳朔民宿老板娘。 嘉宾 | Meng,到阳朔三次,一双拖鞋,一辆电车,完美融入当地人的小助理。 主播 | 关哥,一心想躺平,奈何还得带团队,最后只能“拖家带口带团队”到阳朔搞团建。 - 时间轴 - 02:34 民宿老板的一天是怎样的——让大家直接想买房定居下来。 05:25 从外地来阳朔开民宿,是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09:17 开民宿七年,看到了怎样的行业变化? 14:58 来过阳朔四五回的关哥:旅行体验和网上各种攻略还真不一样。 17:20 关哥心选:人一生一定要体验一次遇龙河竹筏。 20:09 从「穷游」到 「中高端」,不同的人对旅行有不同的期待。 28:42 疫情这几年是怎么走过来的?原来经营民宿也并不简单。 32:20 老板的特殊技能:每天吸一口仙气! 34:11一般人不知道的订酒店 App 内幕! 36:53 不同行业但相同的经营之道:做好预期管理 & 找到靠谱的人。 43:32 清奇脑路:从评分系统讲到共同旅行看恋人人品? 46:29 解决问题更好的办法是互相理解,不要伤害那些真正能帮助自己的人。 61:13 现在还想进入阳朔民宿市场的话,过来人有哪些建议? 65:39 怎样的人更适合来通过开民宿客栈来获得另一种人生? 68:02 作为父母,想举家到阳朔来,孩子的教育要怎么考虑? 72:22 原来广东人这么热衷自驾来阳朔的原因是:一路风景。 73:47 亲眼看见另一种可能之后,才知道怎样过好自己的人生。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柯霖 节目制作 Aya、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收听节目的同时也欢迎你加入听友群一起聊天,进群方式是添加微信号 ggxiaozhuli001,也欢迎你关注同名公众号 @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 保险也需要边界感,它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理性选择的艺术。 很多人在保险配置时的犹豫都是出于对理赔问题的担心,但保险理赔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对“保险的边界”不够了解而产生的乌龙。 例如,有些人因不清楚保险概念,以为“得了痔疮就是重疾”,“中暑也是意外”而要求理赔; 也有人因为对自己买的产品责任不够了解“以为得的病不在保险范围而错过理赔”,“到不符合等级规定的医院就诊而无法理赔” …… 每次看到类似的理赔案例,最让我惋惜的就是大家因为一些保险概念和细节问题而无法享受应有的保障和权利。 我们常说“只有掌握规则的人才能赢得游戏”,同理,只有了解保险的边界在哪里,我们才能知道它对我们有没有用,才能知道“这个保险”到底能不能赔,怎么赔。 所以,这期节目我们来聊聊“保险的边界”,聊聊那些能赔和不能赔的事儿。帮助大家对保险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和预期,降低选择的成本。 【相关资料】伤残等级表 司法部 |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政府信息公开 (moj.gov.cn) 保险行业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ce.cn)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七七,关哥团队内容输出主力,多年一线保险从业经验,经手几千家庭的保险配置。 嘉宾 | Meng,随时被提问,不断进阶的关哥小助理。 主播 | 关哥,理性、冷静、有规划、重细节的INTJ,讲讲保险边界带来的理赔细节。 - 时间轴 - 04:45 为什么要了解保险的边界 06:55 任何工具都有能力边界,保险也不例外 08:16 【会用就行】没有必要掌握所有条款 10:14 哪有什么“一定”,最重要的是了解“通行”的标准 【常见的理赔误区—意外险】 14:18 中暑 15:38 猝死 17:10 根据场景和时间判断 20:13 注意生效时间 21:55 意外伤残责任 【常见的理赔误区—重疾险】 25:44 重疾标准的理解落差 28:45 区分重、中、轻、前症 32:33 重症的赔付方式 35:42 间隔期 37:00 理解“三同条款” 【常见理赔误区—医疗险】 44:40 就医的医院类型 46:40 就医的城市范围 49:00 报销的疾病范围 49:43 免赔额 【保险条款带来的边界】 56:15 等待期 58:05 免责条款 01:02:15 免责条款 | 既往症 01:05:55 免责条款 | 医疗器械 01:07:45 同一产品不同责任的交叉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杨啸天 节目制作 Aya、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收听节目的同时也欢迎你加入听友群一起聊天,进群方式是添加微信号 ggxiaozhuli001,也欢迎你关注同名公众号 @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 这是一期献给《保持通话》的听友们和朋友们的特别节目~ 在一年多的录制过程中,我和小伙伴们在大家的支持下收获了很多成长和感动。 为了纪念《保持通话》在小宇宙的订阅量突破「2万」\^o^/,也为了借机向所有的听友们表达感谢,向所有参与过节目制作的嘉宾和伙伴们表达感恩。 我们制作了这期特辑。 来记录我们与你们一起成长的故事。通过复盘和总结,让我们回到初心,坚守初心。在未来的节目中,依然会以保险知识科普为主,努力打破信息壁垒,分享更多的保险细节和更丰富的保险案例。 同时,也欢迎大家加入听友群,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中来,或者成为我们的嘉宾,在节目中分享你的观点、故事或经历。 希望在今后的节目里,不仅有我们的声音,也有更多你们的声音~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Meng,社牛小助理,从播客小白变为播客小达人,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了很多听众好朋友。 主播 | 关哥,资深保险人,致力于保险知识科普,通过播客,传递最理性专业的保险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惊喜。 - 时间轴 - 02:13 「美丽的开始」做《保持通话》播客的契机 04:34 鼓掌!《保持通话》取得的成绩 06:01 最重要的收获:一路陪伴过来的听友 — 2万订阅活动:听友来稿 — 08:27 听友1:@尾号1545的听友 13:24 听友2:@随遇而安 17:18 听友3:@汤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20:02 听友4:@Apple 25:28 听友5:@Hamder 29:26 听友6:@叶潇 32:43 听友7:@Carrie 38:01 听友8:@冰梅斯 41:01 听友9:@K 43:22 听友10:@院小畅 47:02 合作伙伴的「贺电」 50:05 「节目小彩蛋」得《保持通话》大礼包 — 总结与沉淀:保持初心 — 53:28 「一不小心」变成了「头部播客」的回顾与感谢 56:18 「预期之外」找到了更多同频的听友,获得了更多正向激励 01:00:20 「初心」东西是好的,大众也需要,只是缺少一个match的桥梁 01:06:18 主观与客观,观点与事实:尊重每个人的观点,也坚持客观的事实 01:08:48 为什么还会做些保险之外的内容?因为“万法皆通” 01:16:46 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01:19:28 「心得1」一定要找到真正有表达欲的方向和话题 01:24:19 「心得2」准备工作很重要,熟能生巧,渐入佳境 01:26:33 「心得3」不要着急,走得扎实,才能走得更远 01:24:30 盘点过往节目的沧海遗珠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柯霖 节目制作 Aya、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收听节目的同时也欢迎你加入听友群一起聊天,进群方式是添加微信号 ggxiaozhuli001,也欢迎你关注同名公众号 @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 买房,可以说是年轻人安家立业头等大的事,又简称为“头大的事”。 例如,我的小助理Meng,最近因为买房,顶着“30岁高龄”被父母气到离家出走,身为“社交悍匪”却被中介搞到无语望天。很长一段时间内,每次见到她都在哀嚎:“为什么买房这么难?” 其实,买房的难主要是难在牵扯的问题很复杂,例如:父母养老,家庭理财、代际沟通等等,单拎出任何一项都不简单。 不过好在,这些问题又都存在一定的共性,可以通过借鉴来吸取经验。所以,这期播客我们想做一些分享,讲讲Meng在买房期间的趣事、经历和感悟。 希望可以给有相同经历的朋友一些参考和鼓励。同时,如果大家有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期待你的建议和分享~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Meng,买房买到离家出走,却意外化解了长久累积的家庭矛盾,最后成功加入买房大军的小助理。 主播 | 关哥,用理性的财富管理思维将Meng拉回现实,为Meng买房献计献策的暖心boss。 - 时间轴 - 01:54 人生这么多年一直不想买,为什么突然决定买房? 09:47 给爸妈买房,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钱是谁出? 11:10 开始看房的第二个坑:和中介沟通也好难。 18:09 关哥的灵魂拷问:你到底买房是为了什么? 21:19 妈妈突然开始反悔……爸爸也没想上车。 24:56 人生三十年,第一次和父母大吵之后离家出走。 29:11 【说服爸妈小妙招之一】离家出走也是一种沟通手段,而且是个技术活。 34:10 吵完之后,从给爸妈买房变成了给自己买房。 37:28 【说服爸妈小妙招之二】“场景感”很重要,一定要带他们一起看房。 42:26 【说服妈妈小妙招之三】让妈妈眼中的“好孩子”加把火。 46:03 让爸妈参与到买房中来,也是一种进行家庭财富风险管理的方式。 47:16 风险管理做不好:自己赚了钱,别人帮你花。 53:38 【说服爸妈小妙招之四】化敌为友,让妈妈说服爸爸。 01:00:54 父母养老也是子女的责任,是迟早要考虑的事。 01:04:56 重新复盘:怎么去考虑买房这件事,需要做什么准备? 01:11:09 买房之外,要怎么做个人资产的风险管理? 01:16:39 长大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我、认识身边人的过程。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柯霖 节目制作 Aya、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这期节目的内容是很多听友朋友一直关注的「高端医疗险」。 高端医疗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一些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高端医疗资源和医疗机构的不断完善。很多对医疗资源质量、服务体验、以及对健康管理要求比较严格的群体,越来越关心高端医疗的相关话题。 包括:高端医疗与百万医疗或社保有什么区别,到底高端在什么地方,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保费门槛高不高?等等。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因为高端医疗涉及到的细节非常多,所以我请来了从事高端医疗行业7年之久的张老师来共同录制这期播客,为大家细致地、专业地讲解高端医疗险的知识。 高端医疗是实现财务目标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获得医疗自由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工具。因此,即使暂时接触不到这样的服务,依然可以先了解它的优势和特点,为生活规划和财务管理拓宽思路,提供多一种选择。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张老师,为一线销售提供专业知识支持,拥有7年高端医疗市场工作经验的运营人。 主播 | 关哥,熟悉高端医疗保险知识与理念,持续关注高端医疗市场发展的资深从业者。 - 时间轴 - 03:13 高端医疗在国内的发展历史 04:44 高端医疗险是怎么回事 05:30 医疗自由是追寻财务目标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06:20 很多患者一发现癌症就是晚期,就是因为健康管理没有做到位 07:15 高端医院的「高端」体现在哪些方面 09:30 高端的体现1:可以扩大就诊的医院范围 10:25 高端的体现2:可以大幅度提高保额 11:08 高端的体现3:地域范围从中国大陆扩充为“起步”中国大陆 11:50 扩充地域范围的原因:国内癌症特效药的研发和国外存在一个代差 13:00 境外医疗的案例:新加坡医疗团队帮乳腺癌患者避免了全切风险 16:40 直付与垫付不同,高端医疗是由保险公司直接支付医疗费用 19:40 高端医疗为什么那么贵:服务与价格的关系不是线性的 21:10 高端医疗的大概价位是怎样的 21:45 「入门档」只有核心的住院保障,保费在2千到1万之间 22:35 免赔额很重要,涉及到相对免赔和绝对免赔 26:00 高端医疗险中对医院的四类划分 29:30 「较高档」带门诊责任的高端医疗,保费在1万到5万左右 32:00 大多数情况下的医疗险都不带门诊,因为可能存在逆选择风险 34:40 「更高档」包含生育、牙科、眼科、体检等,保费在8万到20万之间 36:00 与“性价比”相比,买高端医疗更看重的是高质量的服务和体验 37:40 高端医疗在生育保障中的责任:产检、分娩、妊娠并发症 39:00 高端医疗中对生育责任最严格的规则是什么 41:00 想买含生育责任的高端医疗最关键的是要“提前买” 43:00 在没有加保的情况下,高端医疗对新生儿也有一个保障 46:00 买高端医疗生育险能否解决“号源”问题 50:00 国内医疗的问题不是水准不行,而是资源比较紧缺 51:14 未生育女性是买提前交保费的高端医疗还是买孕中责任的高端医疗比较好 54:00 高端医疗险中的牙科责任 56:30 高端医疗险中的体检责任 01:00:30 给孩子单独够买高端医疗需要满足年龄限制 01:01:37 孩子和父母共同投保高端医疗可以分为两类 01:01:40 「第一类」大人和孩子可以有不同的保障计划 01:02:22 「第二类」大人和孩子的保障计划需完全一致 01:03:40 高端医疗险的核保比普通医疗险更宽松 01:06:10 高端医疗险可以针对既往症对保障进行一定额度的放开 01:08:09 目前主流的高端医疗保险的续保稳定性都是很好的 01:12:00 高端医疗每年的费率会有一定的增长 01:13:00 市面上常见的高端医疗保险公司及“个人”排序 01:15:00 张老师对高端医疗排序的依据 01:15:22 排序依据:Bupa 01:15:44 排序依据:安盛、安联 01:16:14 排序依据:平安健康 01:18:10 排序依据:招商信诺 01:18:47 排序依据:MSH、中间带 01:21:00 高端医疗险的门槛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费率与免赔额有关 01:23:00 在“药占比”规定下,很多自费药花销需要百万医疗甚至高端医疗才能解决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啸天 节目制作 Aya、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丁克or生育?有人坚定的做出选择,也有人在摇摆中举棋不定。 其实,生活就是一趟没有折返的旅程,只要是选择就会有代价,只要是选择总会留下遗憾。 最好的选择就是预见结果,前置问题。与其想尽善尽美不留遗憾,不如想想什么样的代价和遗憾自己可以接受。 选择丁克,你是否了解丁克生活的全貌?会面对哪些考验,付出哪些代价,要做好什么准备? 选择生育,你是否知道孕育生命的意义?会遇到哪些问题,做出哪些取舍,需承担什么责任? 关于这些问题,“不计得失”的夸夸其谈往往过于空洞,引起对立否定别人又常常欲盖弥彰。 所以,我想通过这期播客,分享一些从“自我”角度延伸的思考,包括:“丁克窗口期”的老钱、“铁丁”的小白,还有“已育”的我自己的经历,提供一些多元化、可参考的样本。 通过讨论我们更加坚定:丁克是很个性化的选择,没有对错好坏。有孩子和没孩子的人生一样,各有各的欢喜苦难,都需要做好准备,慎重决定。 同时,我想如果我们都能拥有像“老钱”和“小白”一样,理性思考、直面自我和敢于承担的勇气。那么,不论选择什么,面对什么,都一样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 当然,我们的讨论一定不是面面俱到的。只是从“我”的角度来表达个人观点,如果“你”也有关于丁克或者生育问题的思考,可以评论区留言。我们欢迎理性探讨,但请不要试图说服别人~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老钱,公众号“老钱日日谈”主理人,以理性、坦率的态度给自己设置了一个丁克窗口期。 嘉宾 | 小白,追求自我,内心充盈,天生的丁克一族,却也有自己需要面对的问题。 主播 | 关哥,自己带娃依然能享受生活,关于生育问题总结了太多感悟。 - 时间轴 - 03:35 结婚 20 年的丁克,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07:12 正在犹豫是否丁克的人都有哪些犹豫的原因? 08:02 【考虑因素 1】经济条件的约束? 12:24 【考虑因素 2】承担对孩子的责任 or 先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14:50 【考虑因素 3】一、二线城市养娃的成本不一样。 15:52 【考虑因素 4】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选择就有代价。 16:54 【考虑因素 5】夫妻双方工作、生活、孩子的优先级。 18:10 【考虑因素 6】选择的可逆性。 19:16 【考虑因素 7】「养儿防老」对不对? 21:16 生不生孩子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任何选择都有代价。 22:58 养老的三大问题:钱、人、资源。 24:08 如果选择丁克,要提前做什么准备? 28:14 人生更重要的是过程还是结果?孩子是「养老手段」还是目的? 29:17 生孩子真的能防老吗?未必。 30:08 养娃母亲的真实心路历程? 36:28 【丁克代价】老年的孤独与精神需求。 38:27 城市生活也塑造了我们的选择。 41:45 成为父母并不是要从孩子身上获得什么。 44:14 【丁克代价】成为少数群体。 45:45 丁克和不丁克,分别要怎样解决养老的问题? 46:22 科技会在未来解决养老的问题吗? 49:43 【生娃代价】要占用人生黄金时期的时间、精力、金钱。 56:41 真情时刻「养娃本身就是回报了。」 01:00:06 有选择才痛苦。不想太多,顺其自然也是一种选择。 01:01:42 生娃是基因驱动。丁克是智人才会做出特殊选择。 01:03:07 丁克要怎么考虑财富传承? 01:06:50 丁克对于男女来说完全不一样,双方要达成共识。 01:10:34 白姐总结:没有好坏之分。选择要出于本心、想过怎样的生活。 01:12:20 老钱总结:达成共识。承担选择的一切。 01:13:39 关哥总结:讨论不是为了站队。关键在于把握自己的人生。 - 相关推荐 - 《最好的决定》 [美] 梅根·多姆(编) 《中年困顿,老年凄惨》 《最近让我深受启发的一本小册子》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柯霖 节目制作 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我的小伙伴燕玲买了房之后第一次踏进自己的房子,竟然是因为漏水被楼下邻居找上了门。 因为她买完房后就直接把房子租了出去,所以也是这次漏水让她发现,自己的租客竟是一位独居的高龄老人。 知道这个消息后,她一下子就慌了。不仅对房屋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还立刻购买了一份家财险。安全意识高,行动力也很强,尽力将防范做到了完善。 但即使这样小心,最终还是出了一点差漏,而且是出在了家财险选择的细节上。 燕玲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可能很多人对于家财险还是比较陌生的,尤其是对它的保障责任和条款会存在一定的盲区。 所以,这期播客,我请来了燕玲,与我和小助理Meng一起,分别从房东、房主和租客的不同视角,聊一聊关于租房或自有房屋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购买家财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希望通过对家财险的条款解读,可以帮助有需求的朋友将保障成功落地~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燕玲,安全意识高,行动力也强,却意外买错了保险的房东。 嘉宾 | Meng,从合租到整租,从深圳到大连,一直在租房的小助理。 主播 | 关哥,保险行业资深从业者,不仅寿险讲得透彻,家财险也弄得明明白白。 - 时间轴 - 03:15 第一次踏进自己的房子,是因为漏水霉了楼下的天花板,不仅砸了墙,赔了钱,还买了一份家财险。 07:40 见到我的租客之后,才发现是一位独居的高龄老人,因此更加坚定了我买保险的心。 09:06 我精挑细选的家财险却不是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了差错? 19:00 家财险是很多责任的打包,不仅保障责任多,而且可以自己挑选责任进行组合。 28:50 水暖管爆裂的赔偿不仅要看事故原因,还要区分是“把自己家淹了还是把邻居家淹了”。 32:04 还原两个家财险理赔案例,看看什么是家财险的补偿原则。 38:55 为什么家财险的理赔不是全额补偿,保险公司考虑的是什么方面? 46:22 正确的事情都很难,但还是要捋清自己的需求,不能看自己关心什么风险,而是要看实际存在什么风险。 48:43 如果一份家财险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可以用多份保单进行重叠。 50:28 购买家财险时,不仅要搞清楚不同的角色,事故发生的地点和原因也很重要。 55:46 家财险复杂的地方在于每一个责任都有自己的条款,都对应着自己的免责和承保范围。 59:40 手把手教你用支付宝选择家财险,方法和思路可迁移,不管你选择哪个平台都适用。 01:01:45 作为房东,应该如何解读保险条款,重点关注哪些条件? 01:11:00 作为租客,可以获得哪些保障,重点要看哪些条款责任? 01:15:29 保险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规定?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我们先了解一些原则。 01:23:45 你知道不同渠道之间有什么区别吗?简单介绍一些家财险的购买渠道。 01:25:55 保险公司的大小也可作为选择家财险的参考依据,不过大部分原因是来自个人倾向。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啸天 节目制作 Aya、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孩子的健康往往是爸妈首要考虑的问题。 疫情期间,即使被娃气得血压飙升,但每次复课失败后,还是能看到这样的评论: “虽然不上学大人会辛苦一点,但是我家娃今年基本没有生过病,要是往年在学校的话都会跑好几次医院,所以在家就在家吧……” 这就是做父母的人,很多爸妈即使自己没有保险,也要先给孩子保上才能放心。 所以,这期播客,借着六一儿童节的契机,我们来聊一聊如何给孩子买保险,在保险产品的规则上,配置保险的思路上,以及实际操作的细节上,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希望通过这次分享,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得到保障,也让更多的父母收获一份安心~ 最后,祝“大朋友”和“小朋友”都六一节日快乐!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Meng,为大家真心提问的关哥小助理。 主播 | 关哥,保险行业资深从业者。每天被气得想离家出走,却依然给娃配置了全套保障的老母亲。 - 时间轴 - 02:30 不论贴上了什么标签,每个群体都有自己适合的保险产品。 04:20 小朋友配置保险的第一步:一定要把社保买上。 06:06 有社保和没社保,在理赔时,保费可能相差不少。 10:20 为什么说如果只能买一份保险的话,我选择百万医疗险。 15:00 百万医疗险的费率与重疾险不同,刚出生的小朋友的百万医疗险费率反而更高。 18:24 买不到百万医疗险也不要放弃,无论如何也要买个平替版的惠民保。 21:20 即使有社保,门诊的大部分费用还是要自己承担的,小孩子的门诊可以怎么报? 24:00 小朋友的意外险有单独的版本,即使限制了保额额度,但是“低保额”也有重要作用。 29:10 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相信很多家长一定需要它——第三者责任险。 36:36 按有社保情况买的保险,就医时一定要带着医保卡,没走医保是会影响理赔比例的。 41:30 简单小结一下孩子买保险的标配方案。 45:07 重疾险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贵,并且对家庭来说有想象不到的作用。 53:03 给小朋友买保险,特别是重疾险,要不要考虑加身故? 55:52 简单算算小朋友的整套保障的总保费,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01:02:40 我给女儿买的保险全都是终身保障的,两代人一起努力,就不用担心通货膨胀了。 01:05:54 趁着孩子刚出生没有问题,保费还便宜,赶紧买保险,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最佳时机。 01:08:38 小朋友一出生就有健康问题,在配置保险时可以怎么处理? 01:11:09 为什么会有学平险?理解了学平险的本质再来判断要不要买。 01:14:19 小朋友经常感冒发烧,需要健康告知吗? 01:18:52 除了基本保障意外,对于小朋友来说,教育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产品。 01:26:24 什么样的保险是小朋友没有必要买的,或者说不是优先考虑的?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柯霖 节目制作 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温馨提示:本期内容含有少量手术细节描述,如引起不适,请及时跳过】 生育问题一直被讨论,也一直没有答案。 随着近期影视剧的热播,这个话题以一种极具张力和戏剧性的形式再次回到了大家的视野,引起的社会讨论也越发激烈。 很多人质疑电视情节过于夸张,生孩子哪有那么可怕? 作为一名母亲,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生孩子没有准备奶粉是有点假,但是因为身体难受只能睡在沙发上又真实的不行。 所以,现实是很多人并不了解或者没有渠道了解真实的生产过程,很多讨论也都是建立在真空的想象之上。 到底是影视剧夸张了,生孩子并没有那么可怕,还是应该“不婚不育保平安”? 我认为只有在了解了事实之后,或许才能找到答案。 所以,这期播客,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些视角,补充一些事实,聊一聊我亲身经历过的生产过程是什么样的。同时,我又请来了好朋友李老师,我们俩几乎是同一时期经历了生育过程,只不过,一个顺产,稳稳当当,一个剖腹,几经波折。 也正是这样截然相反的两个孕育经历,恰好说明了最朴素的道理:每个人的生产体验都不一样,只有当事人才有发言权。 生孩子这件事,归根究底,是每个女人对自己身体支配和生活选择的权力和自由。 旁人能做的就是了解事实,并给予尊重。 要知道“生”远没有看起来、听起来和说起来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形容词。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李老师,孕期平稳,生产顺利,让关哥羡慕得翻白眼的“天选之子”。 主播 | 关哥,孕期剧吐、水肿加子宫肌瘤,别人生孩子是体验,关哥面对的却是挑战。 - 时间轴 - 05:20 体检查出了子宫肌瘤,在手术和怀孕之间,我选择了怀孕。 08:32 怀孕之后,我每天只能做三件事:准备吐、吐、吐累了睡一觉。 14:23 想要孩子也没有那么容易,好在我遇到了一个很厉害的老中医。 18:44 怀孕之前还想着做运动保持状态,怀孕后直接水肿到体重翻倍,和方一诺一样只能睡在沙发上。 28:55 本来把钱准备的足足的,想着生孩子的时候就选条件好的,结果连单人病房都没住上。 34:01 我还在亢奋的观察别人,突然左肩头被扎了一针,麻醉师说,记住这是十级痛感。 36:07 即使做了半麻,也可以清晰的体会到手术刀割过肚皮的感觉。 39:06 怎么与电视剧里不一样?生完之后,医生让我第一眼看的不是孩子,而是我的肌瘤。 41:03 考验人性什么的都不需要,我给老公安排好了剧本和台词,告诉他照着做就行了。 43:44 李老师的住院小结上顺产和侧切两个词就够了,而我的住院小结上列出了一整个清单。 46:38 见红、开三指、打无痛到顺产,过程太顺利也会有隐患?被动妈妈和被动宝宝最后被安排上了吸引产。 56:14 剖腹产没有宫缩的过程,每天要打的宫缩针是我最害怕的事情。 01:00:07 从生完孩子到出院,5天的时间体重就掉了40斤,出了月子已经掉了70斤了。 01:01:03 生完孩子要不要去月子中心?我的看法是有条件就去。 01:06:01 生完孩子最幸运的是妈妈、婆婆和老公都很听话,所以压根就不用考虑请月嫂。 01:07:47 母乳这个事儿不用强求,有母乳就喝,没有就上奶粉。 01:11:24 没有一觉到天亮的天使宝宝,起夜的问题就要安排妥当,没必要浪费所有人的精力。 01:15:00 人少矛盾就少,坐月子、看孩子真不一定是人越多越好。 01:21:00 孕妇生孩子,自己却做不了决定?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我把全家最能做主的老爸安排在了产房外面。 01:23:35 生孩子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可以预见的,所以提前做功课,把这些问题聊透是很有帮助的。 01:25:10 咱俩都怀孕,你还问我怎么了?没有亲自经历过真的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01:31:07 对我来说,经济独立是养孩子的底线,老公可以算是锦上添花。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啸天 节目制作 Aya、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我们常说,保险和健康是互相保障的。 买保险时的健康告知,让我们可以检视自己的健康情况;而体检,则可以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存在哪些健康风险和保障缺口。 本期节目的嘉宾苏苏,就恰好体验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她在前后两次体检中遇到了不同的“惊喜”。 ——因为要买保险,才发现之前的体检报告里有甲状腺异常,而这个问题却被自己忽略了,再次去检查时确诊了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治愈后,因为想要买重疾险去做了第二次体检,结果发现自己只有一个肾。几经波折才完成了保障体系的配置。 苏苏这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却恰好反映了普通人买保险最真实的操作流程和心路历程,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同时,苏苏的经历也有不可复制的地方,尤其是在投保前是否应该进行体检的问题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操作不当很有可能会影响投保结果。 所以,健康问题是保险配置过程中的最大考验,买保险一定要尽早,知道的再多也不如踏实落地来得稳妥。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苏苏,从读者变成线下好友,完成了从知识积累到保障落地的全部操作。 主播 | 关哥,保险行业资深从业者,前财富安全规划师,与苏苏一起走过了所有保险配置流程。 - 时间轴 - 5:40 “知“和”行“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在万事具备的情况下,为什么苏苏还是用了两年的时间才真正去配置了保险。 7:30 苏苏唯一买的一份保险竟然是因为考证大佬加复旦学霸的老板的一句话。 9:00 了解的越多反而失去了方向,买保险做不了决定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14:00从苏苏整套投保流程的经验来看,一定要重视体检报告上的健康问题。 38:48 年纪轻轻买保险,不仅保费便宜,而且容易投保。 43:25 买了保险没有理赔,就像买了灭火器但没有着火,怎么能说这个东西是白买了呢? 49:35 普通人买保险,保费占收入的比例不仅要看当前收入,还要考虑未来的规划。 51:34 保费配置的“双十原则”要灵活运用,根据不同的收入等级进行合理的调整。 56:00 当意识和认知落后于财富的增长速度时,额外的风险就产生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在买保险这件事上的意识是缺失的。 01:00:00 真正的风险来自于不被自己认知的风险,保险就是将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啸天 节目制作 Aya、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 本节目由关哥出品,JustPod 制作 - 案例是我们了解保险最直观的方式,每个案例都有因当事人不同而存在的独特性,也有作为保险案件而无法避免的共性。 对配置保险的思路和购买产品的操作,都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或者需要注意的点。 所以,这期节目继续为大家带来生动的保险故事:一个意外事故的理赔案例。 最近大热的滑雪运动,我的好朋友菁菁已经是5年的资深爱好者了。但即便有着丰富的滑雪经验,也很难完全避免这类高风险运动中意外的发生。 万幸的是菁菁在经历了头部重击、面部缝针加胸骨、脊椎骨折之后,已经基本痊愈了。而且因为早期配置了保障体系,所以这次受伤治疗的八万多手术费全都被理赔额所覆盖掉了,基本减去了经济上的损失。 作为一个乐观阳光又条理清晰的金融女,菁菁和我们分享了很多滑雪运动和保险理赔中重要的知识点,除了商业保险的作用,还有社保异地备案,工伤理赔申请等实操技巧。 她的这次理赔经历完美地体现了不同类型的保障是如何共同在一个保险事故中起作用的,特别是医疗险互相组合作用这一点,非常直观,且值得参考。 虽然是关于意外事故的案例,却被我们聊的格外欢乐大条,大家也快来一起轻松的听故事吧~ - 对话成员/主播 - 嘉宾 | 菁菁,滑雪运动爱好者,5年雪龄,刚经历一场滑雪事故,来分享她的理赔案例。 主播|关哥,保险行业资深从业者,前财富安全规划师,最近沉迷运动的撸铁匠。 - 时间轴 - 2:50 脸刹、重击、缝针加骨折,菁菁在遭遇了这么严重的事故后,还在笑着说她“爱滑雪”。 16:20 雪票中的意外险能覆盖的保障范围是很小的,只靠着“雪票”远远不够,要配置好自己的保障体系。 18:49 异地工作也不要忽略社保问题,分享一些医保异地备案的小tips。 23:35 因为搞混了意外险的续费方式,菁菁错失了一份上万元的意外险保额。 27:00 大部分人都认为重疾险只管“生病”,但实际上重疾的保障中也可能包含一些因意外而产生的问题。 31:00 菁菁这次理赔不仅覆盖掉了全部花费而且还有盈余,这些理赔额中都是哪些保险在起作用?分别覆盖了多少保费? 35:00 社保很重要!搞不清自己有没有社保?没关系,我来分享一些选择社保状态的小技巧。 38:30 滑雪为什么叫做“白色鸦片”?因为它费钱。滑雪装备都能配齐,真的不差这点保费了。 41:30 分享一款对滑雪运动很友好的意外险,感兴趣的可以来看。 47:00 菁菁的理赔流程走的很顺利,除了有理赔老师的协助,还因为保险公司对理赔时效的要求很严格。 55:00 从这次滑雪事故中可以发现:任意一个单一的产品都不足以覆盖全部的医疗费用。 57:39 工伤认定如何办理?菁菁的经验分享,关哥都说学到了! 01:06:40 大家要学会用好工伤险,它是国家给我们的福利,不用害怕会麻烦公司。 01:16:00 关于滑雪安全和理赔问题,菁菁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要分享。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啸天 节目制作 Aya、Meng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小宇宙App、汽水儿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保持通话》,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关哥Emma 即刻@关哥Emma 知乎@关哥 公众号:保持通话StayConnected(同步更新文字稿)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