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EP.83 神州万里同怀抱,为什么我们怀念1984?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交流,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舒曼,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1983年春晚的首次亮相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端,而1984年春晚更是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集体记忆。 距今40年,我们依旧可以透过春晚看80年代的时代精神。 1984年,全国人民的精气神似乎都凝聚在了这个舞台上。那年的春晚带来了娱乐的春天,创造了一种纯粹的、能够引起集体共鸣的娱乐形式,第一次出现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第一次出现小品;《难忘今宵》第一次出现……这一年,不仅对春晚,对整个中国而言,都是腾飞和进步的一年。 正是在这一年,中国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彰显了拼搏的精神,将中国推向了世界的舞台。 从春晚到奥运会,唤起了人们对家国情怀的共鸣,让个体与时代精神完美契合。在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1984年见证了中国大步向前的历史,每个人带着理想主义向着未来迈进。 从1984年到2024年,四十年来时代变迁之快,也许人们很少会在除夕整整齐齐地守候春晚,但那些美好的集体记忆依旧塑造着我们,成为我们个体和国家同频共振的时代印证。 今天,两位老师与大家聊聊40年前的春晚。 配乐:舒曼《春天交响曲》 封面: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1分钟
99+
1年前

2023EP.82 从“南方小土豆”聊聊昵称的文化意味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交流,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贝多芬,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最近,越来越多的南方游客涌向哈尔滨,迎来了一个有趣而温馨的称呼:“南方小土豆”。这个昵称不仅是一种群体性的称呼,更是以可爱、萌化的方式给这些来自南方的年轻大学生们贴上了标签,打破了城市的疏离感。 如今互联网时代赋予了个体更多起昵称的主动权,昵称不再是外界强加的标签,而是反映了个体与他人认知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一种自我建构的表达。 社会关系的演变也在昵称中有所体现。互联网时代,昵称呈现出一种萌系和成年人的低幼化趋势。成年人为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关注潮流和交流方式,也许是面对未来的焦虑和对不确定性的回应。 昵称的多样化为人际关系注入新的活力,消解了关系中的僵硬和刻板。尤其是萌系昵称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调解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人们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 今天,两位老师跟大家一起探讨有趣的昵称,感受这个充满趣味和创造力的称呼文化。 你有听过什么有趣的昵称吗,欢迎读者朋友们交流与分享~ 配乐: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 皇帝》 封面作者:奈良美智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二维码)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二维码)

34分钟
99+
1年前

2023EP.81 为什么人生是一道选择题?聊聊毛姆小说的魅力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理想国出品的最新译本《刀锋》实体书籍抽奖!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艾尔加,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2024年1月25日是英国作家毛姆诞辰150周年纪念日。 毛姆的作品体现着提问和思考,引领我们走入各种特定场景,面对人生选择的重重难题:《月亮与六便士》中“月亮or六便士”,《刀锋》中拉里·达雷尔“追求自由的人生体验or遵循传统安逸生活”,《面纱》中凯蒂·费恩汉姆面对错误寻找救赎or逃避责任……但这些选择题并非都是沉重的灵魂拷问,更像是人生的模拟题,是一种轻盈的人生思考。 毛姆作品不仅提供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同时还建立了一个普世的价值观,并让抽象的普世价值具象化。他笔下是主人公似乎都在逃离,挣脱束缚的枷锁,再做人生的选择,这些故事内核与毛姆的自由追求相重合。 值得一提的是,毛姆的作品常能引发我们在人生层面的思考,毛姆以他独特的方式为我们这提供了许多可读、可思考的“为人生的文学”。 今天,两位老师跟大家一起聊聊毛姆和他的经典作品。 【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回复“微信群”参与交流,有机会赢取实体书籍!】 配乐:艾尔加《迷之变奏曲》 封面:保罗.高更《我们从哪儿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儿去?》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2分钟
1k+
1年前

2023EP.80 2023年度好书推荐(下)|赠书福利再度来袭!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倒霉的人类学家》实体书籍抽奖!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哥德堡变奏曲,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每一本好书都是一次灵魂的旅行,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感受不同的人生。今天两位老师继续带大家盘点2023年度好书: 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掀起热浪,也让沈宏非的《繁花》批注版火了一把,它以更加血肉饱满的细节再创造了一部描写都市活色生香的市井画卷。 《我在北京送快递》在冗长、疲惫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种自我疗愈和救赎的方式,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意义。 《倒霉的人类学家》则再次奉上人类学的另类书写,深入印度尼西亚高山地带,用幽默和真诚的文笔,让人读来时而捧腹,时而咋舌,时而感动…… 除此之外,本期节目还内含超多好书推荐,同时也欢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您的2023年度推荐好书,一起交流读书心得~~ 特别预告!我们将和广州学而优&1200书店合作,共同推出南方年度好书发布会,打造南方阅读记忆现场,具体线下活动拟定2月底,敬请关注! 【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回复“微信群”,参与更多年度好书交流会,并有机会赢取实体书籍!】 配乐: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1981年版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32分钟
99+
1年前

2023EP.79 2023年度好书推荐(上)| 领书福利来袭!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江户时代江户城》实体书籍抽奖!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哥德堡变奏曲,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每一本好书都是一次灵魂的旅行,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感受不同的人生。2024新年伊始,两位老师将带大家盘点2023年度好书: 《江户时代江户城》讲述了一个“私奔、失身、无后、五段婚姻……常野放弃了故乡、家人与名誉,却赢得了自由”的故事,以女性视角揭示被历史忽略的东亚女性的挣扎与勇敢; 《东京八平米》告诉我们“身居八平米,坐拥全世界”,孤独的城市里,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和存在意义? 段义孚的《恐惧景观》是一部关于焦虑的百科全书式专著,探索了恐惧的空间以及这些景观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以及历史的长河中发生变化…… 年度好书推荐不仅是一份书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我们期待各位读者朋友分享您的2023年度推荐好书,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在此特别推出年度好书抽奖活动! 配乐: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1981年版 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回复“微信群”,还能参与更多年度好书交流,并有机会赢取实体书籍!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2分钟
99+
1年前

2023EP.78 聊聊City Walk:城市有多美,只有脚知道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埃尔加,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City walk既是2023年突然蹿火的一股火遍全国的城市文化潮流,同时也与本雅明提出的漫游者这一概念有相通之处。 所谓漫游者,是那些在街头漫无目的地闲逛的人,他们将城市作为一个独立而非被分解的对象去感受它的美,这是对当年城市漫游生活状态的一种回归。 Citywalk在这一点上与漫游者似乎一脉相承,但city walk也演绎出不同的特征。一方面,人与城市的距离感逐渐消弭,如果说漫游者是作为一个理性的观察者,那么citywalk更倾向一种沉浸式体验,在现代景观社会“看与被看”的高度重合下,我们从“看画人”变成“画中人”,实现人和城市双向互动,拉近个体与城市的距离。 另一方面,当横平竖直的宽阔大马路越来越多,city walk召唤着我们真正进入城市,放慢脚步,看见生活的细节,用生活和城市的细节填补宏大理想的空白,找到城市生活的小确幸。 今天,两位老师与大家聊聊citywalk,从本雅明时代的漫游者,到将来城市发展新趋向,从city walk中体会城市之美。 配乐:埃尔加《安乐乡》 封面:爱德华科尔特斯(法国)著 【关注“两个美学+”回复“微信群”,进群还能与老师们随时交流哦~】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由于微信群已满200人,可添加小助手微信进群)

33分钟
99+
1年前

2023EP.77 聊聊新玄学热:在内卷和躺平之间,我选择了念经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由读客文化赞助的黑塞《悉达多》实体书籍抽奖!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Buddha Bar,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随着年轻血液的注入,“新玄学”正日益成为一股新的社会热潮。赛博功德、电子木鱼火爆网络,寺庙成为热门去处、抄经活动广受欢迎,塔罗牌,占星术同样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眼光。 疫情过后,年轻人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更需要在内在、精神上搭建新的感通渠道,寻找人生意义新的出口。 跟以往的宗教信仰不太一样,新玄学解构了真正的宗教信仰,没有一整套系统的理念和价值观。杂糅性、碎片化、数字化成为其最大的特点,以宽泛的信仰寻找心理的暗示,赋予它某种含义,用各种算命去观测自己的未来,以求在世界万物中得到回应。 因此,在数字化时代新玄学成为了人们内心欲念的赛博安慰剂,归根到底是为了汲取内心世界的力量。 今天,两位老师跟大家一起聊聊新玄学热。 配乐: 片头:Buddha-Bar《Dreamscape》 片尾:Buddha-Bar《London Grammar》 【关注“两个美学+”有更多福利,还能与老师们随时交流哦~】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2分钟
99+
1年前

2023EP.75 哲学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吗?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果麦文化《沉思录》《理想国》实体书籍抽奖!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理查·施特劳斯,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世界哲学日是在每年十一月的第三个星期四,目的是鼓励世界各国人民分享他们的哲学遗产,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哲学。 当我们谈及哲学,也许会想到众多高深莫测的理论,它们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哲学无处不在,无论是面对工作的压力,还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复杂,我们都在无意识地运用哲学的思考方式。 哲学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吗?当我们视其为理解世界、生活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工具时,就会发现,哲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问题,收获一个更可控、更智慧的人生。 今天,两位老师与大家一起探索哲学的魅力和价值。希望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体悟哲学的魅力和内涵,让哲学真正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配乐: 片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首《渴望》 片尾:《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五首《学术》 【关注“两个美学+”有更多福利,还能与老师们随时交流哦~】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2分钟
99+
1年前

2023EP.74 后消费社会中的消费理性与消费降级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实体书籍抽奖!公众号并后台留言:舒伯特,即可获取完整版专辑~~~】 随着消费降级的呼声越来越高,双十一的氛围也不再如以往般浓厚,买买买的口号似乎已经失灵。 那个曾经在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描述的消费社会,已经变成一种过去时——消费者被超级卖家制造,消费需求是可以被生产的,消费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符号,追求更多、更大、更好的物质成为主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疫情三年的封闭,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低欲望状态的后消费社会,人们的物欲开始降温,我们一边推崇理性消费,回归性价比,一边自诩没钱买不起,形成“抠门小组”的身份认同。 然而,这也意味着我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适合什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探索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个性化生活方式,与三五知己分享,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今天,两位老师与大家聊聊以消费理性与消费降级为特征的后消费社会。 【关注“两个美学+”有更多福利,还能与老师们随时交流哦~】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过期可私信后台“微信群”)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1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