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不必基金投资国庆节小课堂上线啦~ 嘉宾:亮哥 第一节课:什么人能投基金?什么钱能投基金?基金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联系小助理:luse545015,备注(基金)入群 内容比较简单,就偷懒不写shownotes啦,大家节日快乐哦~
书接上文,这期是大可不必《中国首富故事会》的第2期,这期的嘉宾还是大意。 听友入群请加小助理微信:luse545015 紧接上一期的黄光裕、王传福和钟睒睒之后,我们挑出了榜单里面的三位互联网大佬,他们分别是网易丁磊、阿里马云和拼多多黄峥。希望能通过回顾他们的经历,从个人视角看时代,带大家了解不同时间段有哪些发展机遇,又碰到什么样的挑战。同时我们也依然期待能从他们的故事中,观察到一点点的经济发展规律。 时间线: 04:11 第一部分:丁磊的故事 电子邮箱的第一桶金 踏上游戏之路,一飞冲天 后游戏时代的自我突破 56:58 第二部分:马云的故事 阿里背后的三个主要业务板块 号称最大IPO项目惨遭流产 后马云时代的突破和挣扎 73:00 第三部分:黄峥的故事 找到消费主流人群 精准“控价”? 海外业务成新增长点 ================================= 以下为参考素材: 2005年网易163邮箱的样子 据说卖了500万RMB的梦幻西游装备——紫金磐龙冠 01-08年网易股价 支付宝股权结构图 阿里1+6+N的布局 22年9月-24年6月,拼多多TEMU的海外下载量
今天是中秋节小长假之后上班第一天,你是不是有点累呢?大可不必这周献上轻松的故事会系列,祝听友们摸鱼快乐啦~ 本期嘉宾还是大意,片尾曲由我们的歌手朋友ISOH倾情演绎。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的话,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加群请添加小助理微信:luse545015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我们的关注,那就是《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反超农夫山泉钟睒睒,成为中国首富》: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44岁的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以4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00亿元)的身价,成功超越霸榜三年的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登顶中国首富宝座。 说实话,首富离我们普通人的距离真的很远,我们今天想聊这个话题的出发点,是想从这些年首富的变迁史作为入口,观察一点点经济发展的规律。 03:00第一部分:各类首富榜单科普 胡润榜单的起步 富豪们的身价数据从何而来 胡润榜单的盈利模式 14:30第二部分:黄光裕的故事 黄光裕的发家史 锒铛入狱的三宗罪 一代枭雄的落幕 32:50第三部分:王传福的故事 清苦的学生时代 技术狂人下海创业 转型投身汽车行业 50:00第四部分:钟晱晱的故事 钟老板坎坷的发家史 中国水王的诞生 披荆斩棘登上首富宝座
这是一期跨界节目,聊一聊家庭装修中会遇到的那些坑,以及专业设计师将会给出超级实用的避坑指南。 嘉宾:设计师安子/金融专业人士亮哥 欢迎加入大可不必专属听友群,我们会把节目里提及的关键资料打包发在群里,加群方式: 时间线: 02:33 安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国企做新媒体,但结婚时装修了一套新房之后上了瘾,重拾本硕设计专业杀回家装赛道; 15:36 成为独立设计师第二天,就收到订单。一直靠口碑和品牌接案子; 21:19 东易日盛暴雷原因分析; 25:11 装修踩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信息不对称; 35:55 如何不让预算超标? 48:17 设计师的设计过程,其实是对你的生活方式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55:48 如何挑选一个好的施工队? 60:54 如何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合同? 64:52 装修过程中,最难处理的关系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设计师有什么解决方案? 73:39 10万全包的陷阱
黑悟空上线首周,销量破千万套,不少年轻人嚷着请假打黑悟空、不通关不下播,究竟是娱乐至上的态度,还是经济下行的无奈,从中我们又能看到什么?这期我们将聊聊一个有趣的经济学现象——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这个名称,是来源于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当时一共有9000家银行倒闭,失业率大增,数百万人的积蓄化为乌有。美国GDP从1040亿美元下降至大约560亿美元。然而,在这次声势浩大的萧条中,美国口红的销量却逆势提升了。后来,人们将口红效应解释为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人们仍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转而会购买廉价奢侈品,以此作为安慰剂。 这次,我们将从黑悟空开始,聊聊我们身边的“口红效应”,那些看似“无用”但值得的快乐,在消费降级中默默升级的体验,那些能给我们情绪价值的消费,那些疲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英雄梦想。 听众朋友们如果对这期的内容感兴趣,请点赞、评论、转发,或者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加群方式请联系小助理:luse545015 本期音频的文字稿在此:黑悟空与口红效应 (qq.com) 02:46 什么是口红效应?爆火的黑悟空是口红效应带动的吗? 第一趴 历史上经典的口红效应案例 06:37 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好莱坞 12:52日本失落三十年的动漫崛起 第二趴 我们身边的口红效应 17:15 打败白酒的不止是年轻人,还有掼蛋 20:28 铲屎官铲的那可是满满的情绪价值 28:00 旅游消费降级,体验升级:演唱会热、博物馆热、露营热、游乐园热 35:13 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 42:20 游戏不一定是精神鸦片,有时候是精神寄托 终章 寻找意义感 43:15 当前工作边际效应递减,但我们仍然顽强地寻找意义感 生活的谜面变化多端,谜底却似亘古不变,缤纷错乱的现实之网终难免编织进四顾迷茫,从而编织到形而上的询问。——史铁生《记忆与印象》
今天这期节目内容比较长,干货也非常多,是一次关于红利策略的深入探讨。 如果你关心养老储备、红利策略、资产配置、财富自由等等问题,那会比较适合你。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节目,请多多转发、点赞、评论,给我们支持和鼓励! 也欢迎加入大可不必听友群:小助理微信 luse545015。 本期内容文字稿在公众号【大可不必咖啡馆】 跟延迟退休说拜拜,打工人怎么用红利策略攒够养老金? (qq.com) 在《大可不必》第57期节目里,我们简单地提出了养老金第一支柱储备不足的问题,但没有给出具体解决方案,收听指路→ Vol.57 延迟退休!我的养老金还够吗?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6764685b6a84127297d4f4a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期节目给出养老金积累的解决方案。 【听友们一直诟病的音质问题这期已有很大改善(自我感觉),如果大家还觉得不够好(应该不会了吧),那我可能也只能说:我已经尽力了】 本期节目嘉宾是石磊和亮哥,他俩分别从资产端和财富端,把养老资金储备测算、家庭资产负债表、红利策略投资框架及方式、高股息高分红公司的底层逻辑、黄金与国债的投资等关键问题做了深入探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也有市场验证。 最关键的是,我们这次讨论的三类资产:红利、黄金、国债,都是适合我们普通人做长期养老资金储备的资产。 —时间轴— 第一部分 延迟退休的真相:不是时间问题,本质上是钱的问题 04:44 亮哥的00后同事已经开始关心退休和养老问题了 13:54 多少钱才够我们体面养老? —亮哥的家庭三大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 —家庭四账户:收入账户/消费账户/保险账户/投资账户 —敏姐的一本账:200万养老金测算 (35~60岁)储备:每月3000元/6%年化收益/积累300个月 FV(0.5%,300,-3000) 共计200万 (60~85岁)领取:200万本金/3%年化收益/领取300个月 每月可领10000元 第二部分 问题来了,如何做到5~6%的年化收益率? 1、先用红利策略投资打底 26:55 全国社保基金24年来的年化收益7.66%,3万亿企业年金年化6.26% 29:00 红利策略最重要的是资产能够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关键词:自由,即可分配的现金流 33:14 石磊对估值的理解:估值的本质是别人愿意以多少价格去接你的盘,容易陷入到博弈的思维中去;在下一个时代,更需要关注的是持有收益是多少。是从理想主义叙事到现实主义叙事的转变 40:20 煤炭股是如何一步步从周期股进化成红利股?事实上某些央企上市煤炭公司的投资逻辑已经演变成一张债券 49:20 红利股的两次蜕变:2016年&2022年,中国两次的供给侧改革,产能出清与剩者为王的垄断带来成熟行业的非内卷股票逐渐在整个竞争隔绝中处于强势的状态,而“卷心菜”公司终将会被淘汰 58:22 亮哥思考红利股投资逻辑:第一看性价比;第二看增量资金;第三看社会导向;最后是向外看成功经验 01:06:24 敏姐讲了一个日本投资者桐谷桑大叔的故事,靠吃上市公司股息分红和实物分红实现了财富自由 01:13:00 石磊的温馨提示:不要在拥挤的状态下买红利策略,不要追高,因为这些股票的实际价值易测算、不性感,没有英伟达那种星辰大海的叙事可言 2、再配点黄金与国债 01:16:08 2022年份,是一个时代变迁的分界线,世界格局的分水岭 01:19:37 2500美元的黄金从通胀视角来看,已经达到了40年来的最高水平;但从货币视角来看,能够防范美国耍赖 01:23:59 黄金投资严重误区:发生战争事件、政治事件之后去追黄金,千万要管住手 01:27:48 国债的配置风险并不低,长期国债的波动率是A股的1/4。奥地利政府2020年发行的100年债券,暴跌75% 01:31:33 用国债+红利股票配置组合可以降低波动与风险 90后也开始抢国债了 (qq.com) 01:35:19 什么是全天候策略?为什么它可以用来储备养老资金?
6月底,千亿集团——新湖被爆出集团内部针对员工的理财产品发生兑付危机,又是经典的爆雷套餐“金融+地产”组合。 但我们今天想讲的可不只是金融鬼故事,新湖掌舵人黄伟的发家史及跌落神坛、新湖系的资本扩张之路及遇冷,以及这次信托违约背后的内幕故事,桩桩件件都比电影电视剧更加精彩。除了公开信息以外,本次更是采访到内部人员独家爆料。 在节目开始之前,允许我们先插播一条大可不必严选广告~ 华泰证券新客专享福利,有6.08%和4%两档固定收益理财产品,限额5000-50000元,时间从35天-364天不等。想要存钱的朋友们,欢迎扫码领取产品券,也可以添加大可不必小助理微信(lm19550169234)具体咨询哦~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开篇 新湖爆雷介绍 02:08 员工贷款上班事件 第一趴 屡踩风口的奇才 04:38 90年代大佬经典发家之路,扔掉铁饭碗下海 06:38 《繁花》宝总再现 08:16 327国债事件,狂赚几个小目标 11:05 新湖系成立,三驾马车踏入房地产 14:58 黄老板玩转金融市场 21:25 黄老板其人 第二趴 深陷困局的资本 23:14 地产卖、地产卖 28:10 地产卖完,金融卖 31:38 衢州国资入股新湖,是雪中送炭?还是骑虎难下? 第三趴 拆东补西的棋局 36:05 黄老板发家秘籍:胆子够大、杠杆够高,你学废了吗? 38:22 敏姐与新湖二三事 42:12 百亿销售、千亿负债,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46:56 倒反天罡,员工贷款给老板 49:58 独家揭秘此次暴雷的深层原因 终章 启示 52:01 打工人永远不要all in任何事
(先道个歉,音质不佳,影响大家的收听感受了,以后一定改善) 这期石磊和小P我们三人交流以LV为代表的奢侈品销量下滑背后的原因以及日本这几十年的消费变迁史,从中总结一些消费行业的周期性趋势和消费赛道未来的投资策略。 如果你对这样的内容感兴趣,请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大可不必咖啡馆”,入群方式在节目公告栏里。 如果你想看这期逐字文稿,请关注同名公众号《大可不必咖啡馆》。 LV一夜之间卖不动了,谁动了奢侈品的奶酪? (qq.com) 03:12 小P对LV的真实体验和困境分析:对外割消费者韭菜,对内薅品牌羊毛 11:46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奢侈品的发展历程 21:28 石磊回顾日本自上世纪以来的消费主义泡沫从出现、到膨胀、到疯狂、到破灭的全过程 29:58 重新定义消费降级,降级到底是谁的降级?是消费者的消费降级还是资本角度的消费降级? 36:33 高周转(而非高毛利)消费模式会大行其道,赢家通吃,赚得带血的筹码 44:26 在迷茫的时代,精神消费和狂欢式的消费会快速兴起 50:25 石磊对巴菲特消费投资的诠释:可口可乐与日本五大商社的投资本质;茅台库存出清对投资的影响
我们这期讲娃哈哈的商业故事。如果你对这样的故事感兴趣,请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大可不必咖啡馆”,加入方式在节目公告栏里。如果你想看这期文稿,请关注同名公众号《大可不必咖啡馆》。 2024年对杭州一家本地企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先后经历了创始人离世、二代接班、时隔3个月又辞任等风波。这家企业就是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娃哈哈。 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发布讣告,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因病医治无效,于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由其女儿宗馥莉接任职务。 仅仅过了144天,7月15日,宗馥莉在企业内部发布《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宣布其不再履行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一时激起千层浪。 而短暂7天后,娃哈哈集团又发了一则声明,声称“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女士将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 但我们今天并不想分析宗大小姐这任性离宫和回宫的故事,我们还是想回到娃哈哈这家企业本身,向大家讲述娃哈哈作为国民饮料品牌,这三十几年都经历了什么? 03:40第一部分:娃哈哈的发家史 勤劳苦干的青葱岁月:经历盐场、茶场,最终回到杭州 敢想敢拼的壮志岁月:承包校办工厂 一骑绝尘的辉煌岁月:小鱼吃大鱼 29:50第二部分:国际商战达娃之争 合作之初的蜜月期 逐渐产生分歧的battle期 双方撕破脸的诉讼期 58:15第三部分:与农夫山泉的口水战 离谱的网络暴力 钟睒睒:我与宗老二三事 (qq.com) 成功的细分赛道策略 竞争激烈的瓶装水市场 全集文稿: 娃哈哈的三十年 (qq.com) 扩展阅读: 宗馥莉凭什么回宫?满手筹码、一点软肋 (qq.com) 宗馥莉复职 娃哈哈权力之争暂告平息 (qq.com)
这期我们聊聊美国大选、两党政策以及对我们普通人投资的影响。 嘉宾石磊,目前管理一家对冲基金,兼任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成员、广东省财政厅债务融资顾问、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导师,还担任路透社、财新顶级杂志专栏作家。 01:37 拜登、特朗普、哈里斯三人民调支持率戏剧性地反转再反转; 04:23 科普:美国大选流程和制度 07:40 左派和右派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意义,一般左派是追求社会福利、政治正确,所以通常以社会公党的形式出现,更左的话会支持社会革命;右派一般是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当然也可以更右。极右就是我们说的法西斯。 11:45 反转:加州的几个科技巨子比如特斯拉转为支持川普,加州还是不是民主党的基本盘也要打一个问号了 13:06 美国大选对经济形势影响,市场非常关注所谓的“川普交易”,核心方向是贸易壁垒、减税、产业政策和反移民 22:49 掌握了流量密码的川普出现在黑市拳击现场,为了拉拢“红脖子”的选票 42:29 川普在移民政策上下狠手,劳动力市场继续恢复到紧张状态,会导致美国的长期通胀中枢高启,利率长期维持高位运行 46:46 35岁年轻人的国内资产配置策略:红利策略+黄金+现金类资产 52:27 黄金作为防通胀工具已经很贵,但用于防货币风险仍旧可以增加配置比例 本期音频文字稿见:美国大选生变,胜利属于大难不死特朗普,还是爱笑女孩哈里斯? (qq.com)
最近网上又火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历史垃圾时间”,还有热心网友考证,说这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经济学家米塞斯提出的概念:当某段历史违背了经济规律,而个体又难以扭转局面,整体趋势看似注定失败的时刻。 那么,假如历史真的进入垃圾时间,我们该怎么办(假如,我们只是说假如)?本期节目我们又请了到最受听友喜爱的嘉宾亮哥,一起来聊聊我们该如何开启人生的省电模式。 06:00 行业的垃圾时间:整个金融业近期弥漫着悲观的情绪,降薪、裁员、银行兼并等,而这些都源于银行盈利越来越艰难,生命线“净息差”加速下滑,且仍有下滑趋势。 16:35 省电模式一:降杠杆,保守、谨慎的生活和负债 杠杆是个双刃线:舒适线20%、稳定线20-35%、警戒线超过40% 房贷协商方案:申请延长期限、协商延期还贷、租给长租公寓 27:30 省电模式二:增资产,多元化配置 个人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软、负债硬; 风险与损失:做好四象限区分,做不同应对措施; 42:05 省电模式三:降消费,投资自身,关注内心 “躺平”心态:不是你的错,毕竟利润是公司的,身体是自己的 物欲躺平:大牌包的实际作用跟帆布包是一样的 充实生活,充实精神:爱好、运动、写兴趣日志、交个新朋友 垃圾时间的生存法则—三降三增: * 降杠杆、降消费、降预期; * 增眼界、增技能、增人脉 虽然个人努力在历史大趋势面前不值一提,但人生终归不应该浪费在随波逐流、自暴自弃之中。愿此生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本期节目逐字稿详见:垃圾时间生存手册 (qq.com)
(声明:这期没有广告,只是真心分享朋友的优秀产品) 这期我请到一位播客技术从业者嘉宾顾巍,想专门聊聊播客赛道未来商机在哪里?我们普通人做播客,能把它变成盈利的副业吗?如果想稳定变现的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00:49 闲鱼上捡来的嘉宾《闲鱼,年轻人的第一个财富大模型》(沈帅波) 11:07 播客的平台生态 在中文播客产品里,小宇宙是唯一称得上播客平台的,不管是听播客还是创作播客 ● 苹果,是古典型产品,功能简单直接 ● 喜马拉雅 ○ 有一定的自然流量,但是价值不高 ○ 想卖到其他市场,比如叙事类播客 ● 自托管 ● 其他平台 ○ 网易云音乐 ○ 豆瓣 ○ 荔枝 ○ Spotify ● 其他场景 ○ 微信 ○ youtube 13:49 播客内容的分类 ● 访谈对谈 ○ 没有明确主题,有啥聊啥,主打陪伴 ○ 以访问嘉宾为主,能请到谁算谁 ● 知识分享 ○ 泛文化类 ■ 忽左忽右、文化有限、纵横四海 ○ 泛商业类 ■ 半拿铁、疯投圈、知行小酒馆 ○ 其他各个垂类 ■ 科技、体育、健康等等 ● 喜剧类 ○ 谐星聊天会、凹凸电波、不开玩笑 ● 新闻评论类 ○ 声动早咖啡、科技早知道、东亚观察局 ● 叙事类 ○ 故事FM、跳进兔子洞、黑猫侦探社 16:09播客变现的途径 30:00 美国播客的商业模式 平台厮杀所提供的采买费用是最暴力和直接的 ○ Spotify 签播客频道,加上收购播客制作公司和技术公司,是10亿美元的数量级 ○ 其中最头牌的 The Joe Rogan Experience 的签约费用有上亿美元 ○ 根据上面的广告市场测算,以及 Spotify 自己的数据来看,播客投入所带来的直接广告收益是完全打不平的,有生态建设的成本 ● 广告是内容媒体的最成熟的盈利模式,也是其他模式的底层逻辑 ○ 在美国,播客也早已发展到工业化阶段,市场细分非常深入 ○ 没有哪种内容是容易拿钱的 ○ 关注这两年的市场变化,喜剧和体育相对份额更高一些 ● 其他盈利模式都无法算上主流 ● 自建播客频道并不是盈利的唯一路径 ○ 大部分市场收入都是成熟的制作团队收获,Top500节目拿走一半 ○ 由于产业分工细化,作为播客从业者,在制作公司、技术公司都有比较好的盈利出路 38:13 对新人做播客的建议:先做起来 38:34 对“好播客”的评价维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