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投资机构都在用的专家网络公司凯盛融英因为涉及跨境泄密被国家安全局查处了。 凯盛的客户包括很多顶级的咨询/私募/券商/互联网公司,一时间机构纷纷停用凯盛的服务(比如中金资本),同时引发了圈外人对全行业的争议。常见的误解包括: * 打个电话就能赚几千块?哪有这种好事! * 间谍公司,情报贩子!都是套取商业机密的。 本期,我邀请专家网络公司六度智囊的创始人Stefan录了一期节目,给大家揭秘一下专家网络行业的内幕,聊聊他的创业经历及感悟。 那天我们在Stefan公司聊的,比起上次见面,团队扩充了两三倍,营收去年比2020年时候翻了5倍(1个亿左右),今年还能保持7-80%的增长。(吃惊脸) 这个访谈本身就是一个价值4-5位数的专家call,现在免费放送,欢迎大家跟我一起来学习哈哈。 时间轴: 03:11 毕业进入医疗领域投资机构,接触专家访谈业务 04:44 外资不接地气,决定创业在国内做专家网络咨询服务公司 05:41 凯盛和高临做专家服务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07:08 凯盛最大的客群是公募基金 08:19 专家网络公司到底是怎么赚钱的(不是赚打电话的小时费) 14:12 监管越来越多,对研究的需求度变高,在地缘、政治、商业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双边信息的壁垒被无限拉高 16:45 企业决策者获得的信息量越多,做出正确投资的概率越大 18:27 美元基金老板和人民币老板购买专家服务的风格差异 20:39 专家网络咨询服务行业在海内外一直处于被规范化的状态, 美国规范的过程导致了当时全世界排名第二的专家网络公司的倒闭 21:05 凯盛事件解读:在中国做这个行业要守住的几条红线 24:33 我们怎么拿到第一笔融资,第一个客户的? 31:23 为什么专家网络咨询服务这个业态天然难飞单? 35:41 猎头和专家网络业态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41:11 海外专家网络行业估值30亿美金的独角兽Tegus商业模式介绍 47:44 当纪要库生成大模型,研究效率就会变得更高 49:22 为什么会选择创业? 51:01 来自父亲的箴言:做生意不能追着钱跑,钱是长脚的,越追越赚不到 53:56 如何引入比自己优秀的人才? 56:25 开展海外业务有什么经验?服务海外客群怎么把控执行? 如果你是投资行业,或者对专家知识感兴趣,可以扫码以下小程序,免费体验六度闻道的专家纪要库功能哦!(长按微信扫码) 想链接我或者Stefan也可以加我,WX:pennypennypenny258 公众号扫码: 小红书@佩妮penny的世界 剪辑:默默
本期邀请的朋友是BV百度风投的siwei,她在一线看早期AI和机器人的投资方向。 机器人领域相关的投资事实上已经火了几年了,之前特斯拉和小米的人型机器人也大热了一阵。听着很科幻,但是实际上,机器人投资严格意义上,是属于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一个分支。 如果缺了AI或者智能化的想象空间,实际上更接近的是传统机械设备。 * 上游:电子元器件,结构件,材料,伺服电机,减速器… * 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 * 下游:各类集成商以及细分场景的终端客户,比如清洁,检测,搬运,分拣,协作,炒菜等等。 在一些高端零部件市场,长期被日本和德国的国外品牌垄断,近几年,由于机器视觉和AI,软件能力的提升,也赋予了机器人更多的机会,有一些新锐的创业公司获得了投资,比如极智嘉,海柔,梅卡曼德,优艾智合等等。 这些公司都集中在2B领域,2C领域大家目前还很难看到除扫地机器人之外的第二个大爆款。 不过,本期节目并不是一个很严肃的科普或者教学,更多还是我们围绕着这个大主题的闲聊,很多敏感信息也无法公开讨论,请勿期待过高哦。 本期shownotes: * 02:22 从创新消费硬件到机器人投资,如何快速研究行业 * 05:51 机器人投资的行业框架,领先技术的机构偏好 * 11:37 哪些场景已经到了应用机器人的临界点? * 17:21 科技投资喜爱的创业者画像,关于年轻人创业的讨论 * 29:03 关于一级投资市场现在发生的变化,越来越往二级看齐 * 34:37 怎么看AI和机器人的结合点,有哪些案例? * 38:37 早期投资就是打地鼠,有意思但也很累 * 40:17 怎么看马斯克的人形机器人,为啥机器人还要做成人形? * 54:23 出海对于机器人公司是一个必备选项吗? * 57:45 资本视角怎么看纯集成商类型公司 最后,siwei同样也是我们社群群友,也在积极对外输出,欢迎在文末去关注她的公众号和知乎。 siwei公众号:siwei in AI(搜索) 知乎:siwei的知乎 要找到penny,下面扫码:
本期嘉宾是我的老朋友,零一创投的董事总经理陶洋峰。找他是因为看到他最近上了好几个榜单,比如什么”2023年度福布斯36under36“,”2023年出海全球化青年30人“。 他自己还挺不好意思的,真心恭喜并且(善意)地开开玩笑,哈哈哈。 所以找他聊了一期,氛围比较轻松的聊天,shownotes: 01:05 一个学芯片设计的工科学生如何入行投资行业 04:46 在产业和在投资行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预期是否有差距 11:29 早期投资投项目的快乐是短暂的,管烂摊子是最糟心的 17:42 年轻人初入职场怎么加速自己的学习曲线? 22:27 创业者需要有野性,年轻,爱折腾是最喜欢的特质 27:23 科技创业同样适合年轻人,举例比如海柔机器人,追觅等 31:10 投资会放大人性,总在极度悲观和极度乐观中摇摆 35:22 上福布斯under36榜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38:52 跨境电商的新机会主要在制造业产品升级和白牌品牌化,脚踏实地做实业 48:22 无线化,新能源化,智能化是未来很多产品升级的方向 50:15 做产品没有绝对的壁垒,比拼的是工程化能力,全是细节 52:27 什么样的行业叫竞争格局比较好?举例e-bike,电动轮椅,小牛电动,元气森林 58:23 AI/机器人不是替代人,而是帮助人,一起把蛋糕做大 01:04:03 坚守自己的投资领域不痛苦,要破圈才痛苦。聚焦,持续学习,保持乐观。 我是佩妮,公众号有更多好玩内容,想加我聊天或者进入投资行业社群(有限定),长按以下关注。 其他平台:小红书@佩妮penny的世界 音乐:life is like a boat(Rie Fu)
本期嘉宾是前北塔资本,现如悟资本的合伙人王强,AKA强哥。 如果要简单总结一下他身上的标签:教育行业出身,教育行业投资人,转型AI投资,商业视频博主…… (账号是@王强聊商业-AI方向,视频号就有,欢迎关注!) 众所周知,教育行业凉得轰轰烈烈,教育投资人也更早面临了职业转型。有一些我们聊的行业敏感信息,没法在公域说,所以都删掉了。只能说,实际上教育水下还有很多闷声发大财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交流了对AI热潮机会的看法,还有我们为什么要做自媒体,和他是怎么在短短几个月把自己的账号做到近10万粉的心得体会。 (本期经验价值10万,不听亏死,严肃脸) 和强哥这次聊天也是激发我开始做视频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我看到了一个行动力如此之强,绝不内耗的人是怎么把事情简单化的。非常高的能量和效率,我自己也受到极大的鼓励。 很多人真的是想得太多了。 大部分的事,只要干起来了,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且实际上没有你想象那么难。 我以后也可以写篇文章分享下我这几个月做自媒体,原因,对于内容的思考,各个平台的踩坑经验,有想看的朋友吗,快留言回复让我知道~ 希望鼓励到我的这场谈话,也可以鼓励所有大家。Enjoy! shownotes: 01:30 从新东方老师到教育行业投资人 02:33 解决问题:简单直接不内耗。 02:50 帮助销售识别核心客户,一次性完成了一年的业绩 04:33 用户感知度非常重要,做出好用的产品销售才有积极性形成正向循环 06:14 怎么刷体脂?直接给健身房塞两万 07:51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那么多老师成为了投资人? 09:23 什么是天作之合的合伙人? 「一个投资人的视野和成长」 12:26 对一个投资人成长对重要的是经历过一整波周期 13:30 做投资,不要有光环 15:31 AI新周期的起点在逐渐形成 16:53 ChatGPT商业模式在本土能否照搬? 18:14 Open AI的风潮把做SaaS的公司救活了 19:37 未来或许人类能用意念支付,在未来束缚人的是想象力。 20:53 国内AIGC带来更多的是提效项目 24:07 行业圈子共识形成得太快,快到还没有机会去捕捉它非共识前的交易黄金窗口期 25:07 找项目最好的渠道是自己身在产业 「当投资人做起了短视频流量博主」 26:27 当投资人开始做媒体:从公众号到短视频 33:51 日更财经短视频?怎么做到的? 37:00 做财经短视频的好用逻辑/流量密码是什么? 42:50 做财经自媒体带来的破圈效果 42:59 做自媒体是这个时代一个每个人都需要去掌握的新技能。 46:53 「越摸到门道,就越丧失创作本身的乐趣」 50:33 短视频的核心是做自己,做拙劣的模仿是最差的一种情况 54:13 一个财经短视频博主成长的几个阶段 01:01:47 一级市场的服务标准化非常难,创业者最核心的诉求是咨询 01:03:02 在中国最后的资本侧,最好干的是二级市场 我是佩妮,关注我,一个只说真话的创投人。要加我请看公告~
本期播客嘉宾是头头是道的合伙人姚臻老师,她加入投资行业之前,做了十三年的会计师,后来曹国熊和吴晓波成立基金,她作为创始员工加入,从内容看到消费,再看到产业,一直在投资的第一线。投资过毛戈平,林清轩,大希地,钟薛高,乐刻运动等公司。 姚老师非常犀利,敏锐,兼具女性的感受力和会计师的严谨。对创业投资有自己很深的理解。 这期聊得很开心,录制的地点在他们的办公室,也是文化保护建筑,静逸别墅。坐在树下喝茶听着鸟叫(听录音可能还能听到)完成了这期。 聊得比较久,但是有价值。希望大家enjoy! shownotes: 02:36 头头是道的成立故事与15年的微信生态自媒体热 03:41文化行业的投资赛道是怎么没的,这些公司现在怎么样了? 05:27 消费行业最火的19~21年,还好我们没有像别人一样“撒币” 08:53在文化行业创业的人很多是天赋型选手 14:15虽然经济不好,但很多基础消费仍旧升级 20:30 互联网投资高速增长的方式不一定适合其他行业 22:06 做消费投资的节奏是比较克制的,顺其自然的,尊重行业规律的 23:37 做消费行业投资体感比文化更强,因为大量的消费类的企业其实是从传统演化而来,消费越来越靠产业驱动,传统和创新结合更紧密。 28:50 消费行业的网红现象 30:59 下沉到市场去理解时,会发现零售改造比我们想象中的慢 32:58 升级消费的供给不满足,创业的机会一直在 35:19 置身其外冷静看媒体和行业数据非常重要 39:26 钟薛高的投资和发展历程 44:09 创业的极限是不花钱也要搞创业 50:04 消费行业失败案例的原因,不要逆势而为 50:56 创业的楼梯比喻 51:27 投资的节奏是很重要的 58:01 创业本身是一个兜底的事情 59:34 从做了十三年的会计事务所裸辞到进入投资行业 1:09:26 投资行业里的女性比例大概只有15% 1:16:56 投资是人生中的最后一份职业吗? 01:18:07 做好「预期管理」,实现「精神自由」 01:23:37 卷的本质是所有人都在做一样的事 01:24:00 比起成功,「我更愿意讲活下来」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内容更多。如果是投资行业内人士,欢迎加我,我们有个全网最高质量活跃实名的行业交流社群,加pennypennypenny258) 小红书:@佩妮小阿姨 公众号:佩妮penny的世界 嘉宾:头头是道合伙人,姚臻 我是佩妮,关注我,一个只说真话的创投人。
本期嘉宾请了我的朋友航行资本合伙人宇帆。他FA从业经历超过10年,19年成立了航行资本,目前是一家专注于网络安全领域投融资服务的FA机构。 服务案例包括:安天科技,中安网星,默安科技,小佑科技,边界无限等等。 为圈外朋友们科普一下FA,全称是Financial Advisers财务顾问,就是为创业公司提供资本对接服务的机构,比如华兴资本就是FA起家。 除了投融资对接之外,FA的工作内容还包括:为企业梳理战略方向,制作BP(商业计划书),核心数据包,投资机构对接,路演陪伴复盘,需要站在公司的角度,把握和投资方,创始人,服务机构(律师,审计)的关系,最终推动交易顺利完成,收取融资金额的2-5%作为服务费用。 做的好的FA,都是智商情商双高的人精,加上无比勤奋的拼命三郎。 现在的FA市场也越来越专业细分化,航行资本就是其中的一家。听我们的聊天,你可以学到: 1. FA是做什么的?创业者为什么需要FA? 2. 怎么样是一个好的FA?FA的价值是什么? 3. 为什么选择了网络安全行业切入,小FA机构如何选择垂直赛道? 4. 行业认知和投资人人脉对于FA来说,哪个更重要? 5. 航行资本招聘新员工的要求是怎么样的? 6. 创始人在和投资人打交道中容易犯的错误有哪些? 7 为什么投资人说我做的事是生意?生意和创业的区别在哪? 8. 在中国软件投资为啥怎么难? 9. 网络安全领域的投资逻辑,哪些地方还有创业机会? 10. 网络安全领域并购的难点在哪里? Enjoy!别忘了关注我,全网最真实鲜活的第一手创投圈信息~hhh(自夸)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内容更多。如果是投资行业内人士,欢迎加我,我们有个全网最高质量活跃实名的行业交流社群,加pennypennypenny258) 小红书:@佩妮小阿姨 公众号:佩妮penny的世界 嘉宾:航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宇帆 音乐:like a dream,Dept 我是佩妮,关注我,一个只说真话的创投人。
本期嘉宾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作者,独立产品咨询顾问苏杰老师。 作为初代产品经理大V,他经历了互联网和双创的火热周期,又在创业中很快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选择了做产品咨询顾问的“一人公司”,一种既能兼顾家庭生活,又和世界有所连接的,自洽的生活方式。 我很早以前就是他的读者,认识是他在做创业和做孵化器的那段时间,前几年机缘巧合又成了邻居。其实我最想和他探讨的话题,还是“一人公司”这件事。 好处和坏处都是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自由,坏处是规模受限,收入不稳定,单打独斗身兼数职。而他这样已经是第七年了。 前阵子我看上野千鹤子的书中还写到: “选择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没有保障的人生。” “一旦离开公司这个组织,你才会深刻感受到组织为雇员提供了多大的保障,无能的人受到的保护尤其多。” “每当我看到因疫情失去工作的非正式员工或者自雇人士,我就不由得感叹他们的处境着实艰难,好似赤手空拳立于荒野之中。” 我自己也正在学习和探索,很高兴可以和苏老师一块聊聊。 对于现在可能正在面临裁员,失业,35岁职场危机,或者想尝试成为“一人公司”的超级个体户的朋友们,相信会有所收获。如有企业有需求想找苏杰老师做顾问的也可以联系我推荐哦。 时间轴: 02:43 入行的三个幸运:互联网行业的上升期;阿里的上升期;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的发展 03:15 回忆05年的就业环境和选择 06:49 初代产品经理的历程 10:54 新技术变革驱动的行业的发展规律 13:56 产品经理的价值:解决问题 16:03:产品思维最内核的东西:用心听,不照做 18:19 解决方案层层嵌套,上一级的战略是下一级的战术 20:21 每一代产品经理面对的机会不一样,AI在当下可能是一个大的机会 23:20 工作顺便出本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出版往事 31:11 出书作为副业赚钱吗? 37:13 离开大公司之后做了什么? 43:21 痛苦的创业经历,管人是一件非常消耗元气的事 44:55 如何运作一家产品自选顾问的“一人公司”? 50:57 做企业服务型公司To B 和 To C的区别 53:54 “To C 要打动对方的内容,有的时候是我不太喜欢的内容形式” 58:11 个人咨询的三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1:01:40 咨询像帮助建造一家公司的建筑脚手架 1:06:12 人到中年三句话:对世界不冷漠、对他人不迎合、对自己不放纵 欢迎大家收听,看公告可以加我(pennypennypenny258)入听友群交流。 我是佩妮,关注我,一个只说真话的创投人。 嘉宾:苏杰 剪辑:默默 音乐:Don't look back in Anger(Oasis) 小红书:@佩妮小阿姨 公众号:佩妮penny的世界
本期嘉宾是苏俊鑫,他从《闪闪发光的你》(江苏卫视的一档职场真人秀节目)节目最终“出道”(并不是)拿到了华泰证券的offer,目前就职于华泰,是一名一级市场投资人。 必须要承认,在此之前我没看过类似节目,但是我知道在年轻群体中这类节目非常受欢迎,满足了大家对高薪行业职业的一种好奇和向往。 我也挺好奇他的职业发展历程,又是怎么去参加了这档节目,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儿。所以小苏同学来出差的时候就约他录了一期,聊的很开心。 我们聊了以下主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来听: 1:42 新加坡和北美的高校教育对career coach注重很多 03:14 大学阶段的实习经历:从中科院到程序员再到德资银行 05:03 新加坡高校中国毕业生就业选择有鄙视链吗? 11:47 中国和新加坡金融机构实习的体验对比 13:46 排除法——一种选择逻辑 16:21 在投行的发现:企业为何如此在意应届生身份? 19:27 第一次从实习工作离职的回忆:最后一班地铁 22:15在疫情最严重、市场局面不好的时候开始决定申请硕士项目 24:35 参加职场节目《闪闪发光的你》经历 31:49 上完节目之后的生活变化 34:04在职场中如何跟老板相处? 35:35 在职场中不媚上不欺下,对所有人礼貌 37:17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视角和心态 39:29 新加坡教育环境:华人社会都卷,周受资是新加坡教育的一个典范 42:14 九零后已经不年轻了 44:03 工作中得到的最高评价是靠谱,做内容得到的最高评价是:哈哈哈哈哈哈 45:36 投资行业职场对女性友好吗? 48:59 工作和生活需要制定计划吗? 50:57 乔布斯的无用之用 小苏同学非常优秀,且很低调,但是我还是要在这里附上帅照一张(为了流量)hhhh 欢迎大家收听!关注我,一个只说真话的创投人。 嘉宾:苏俊鑫 剪辑:默默 音乐:Youth(Troye Sivan) 小红书:@佩妮小阿姨 公众号:佩妮penny的世界
本期嘉宾是租赁平台惠租的创始人李昱龙,他从支付宝离职之后,加入了一家做租赁的创业公司,然后自己创业。现在平台年营业额数千万。 这期播客主要和嘉宾交流了他的创业成长经历,后半段偏重租赁行业交流,适合想从互联网转行创业,想了解租赁行业如何赚钱,或者增加自己的商业认知的朋友收听。 租赁(or共享)行业其实很大,真要说起来,可以分为长租,短租,时租。资产端包括:房,车,3C数码等等。还有一个相近行业是二手,一个是所有权流转交易,一个是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对于个体来说,是不错的生意,但是从投资人的视角上看,很有挑战。 欢迎关注《创投局内人》,以后我会带来更多关于创业和投资的一手内容。 @小红书:佩妮小阿姨 @公众号:佩妮penny的世界 嘉宾:李昱龙 剪辑:默默 音乐:The Scientist(coldplay)
本期嘉宾是盈动资本的合伙人蒋舜,来聊聊他入行的契机,早期财务投资和产业投资的差别,还有他深耕跨境出海投资几年的经验分享和反思。 盈动资本是一家base在杭州,成立时间已经超过10年的“小”基金,由大象(项建标)创立。真的是经历过了好几轮周期,但是依然还存在牌桌上,这已经是非常难得和值得敬佩的一件事。 从2020年起,盈动资本转变打法,专攻企业服务和出海两个领域,把自己从一家早期财务投资机构,更多地朝和产业深度合作的方向走去。此前我们也在出海投资方面有很多交流合作,在出海领域,他们已经投了10几个项目,并且目前存活率100%,70%盈利。 国内跨境创业,实际上要从最早的外贸说起,外贸的黄金20年创造了非常多的造富神话。等2012年后进入跨境电商时代,又留下了“坂田五虎”,“华南城四少”的传说。有个说法是,深圳湾的房子都被跨境大卖的老板们买了。 一部跨境电商史,半部深圳崛起传。 但是关于风险投资真的进入跨境行业的时间点,大概还是要从2015年算起。 跨境的传奇公司Shein,2008年成立,发力快时尚是2012年,Anker安克创新是11年成立。但是他们拿到比较重要的机构融资,都是在15-16年前后。然后是2020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跨境企业的业绩和投资人的热情双双爆发,从2C到2B的各类企业都拿到了很多钱。但形势的变化比想象更快,很多企业到现在还处于痛苦的消化期中。 现在,国内互联网新增用户已经触顶,国际市场成为各大厂和创业公司都非常关注的方向,加上美元基金对出海还有一定的偏好。因此在寒冷的当下,出海依然有很多投资人关注,出海投资的主题已经从“中国优势供应链出海”到“Born global”,但是,大家在台面上聊的都是美好展望,台下聊的都是痛苦。 上周我也写了Tiktok的听证会。强如字节,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祝福所有出海创业者和投资人们!也欢迎各位小基金GP,或者关注出海投资,创业的朋友们听本期播客,订阅及关注《创投局内人》。我们下期再见! 嘉宾:蒋舜 音乐:Running up that hill(Anthem Lights) 公众号:佩妮penny的世界 小红书:@佩妮小阿姨
本期嘉宾Alicia,她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本硕连读毕业后,加入了一家银行系背景的人民币PE机构,亲身参与了包括地产投资,中概股回归,半导体并购等一系列浪潮。在从业8年后,经过了长时间对投资生涯的反思和精神内耗后,她在很多人的不理解中,选择了出走,目前是一家半导体封测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兼董秘。 决定离开的那一刻,她清楚地了解自己会面对什么。 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是,决定换工作的时候,她就拿出积蓄把自己房贷剩下的贷款全还完了。这是一种破釜沉舟,轻身上阵的勇气。我很佩服。(来自房奴的respect) 我们讨论了行业,是否适合年轻人,女性在投资行业的处境,进入实业的差别和挑战。非常高兴能一起分享和记录彼此当下的感受,也很开心能分享给大家。 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不管你是否在投资行业,当到了一定的人生阶段可能都会面临瓶颈期。相信你能感受到这个分享中的焦虑挣扎,回望释然,继续前行的情绪。 也欢迎你评论告诉我,很愿意倾听你的感受。 欢迎去订阅《创投局内人》节目。以后会带来更多好的内容。 谢谢大家,我是佩妮,关注我,一个只说真话的创投人。 公众号:佩妮penny的世界 小红书:@佩妮小阿姨 本期嘉宾:Alicia,佩妮 剪辑:默默 音乐:happy for you(jasmine Thompson)
本期嘉宾请了我的好朋友杜暮雨,他是36氪科技记者,到险峰VC投资人,再加入被投企业,现在是鲸灵集团旗下,蜂享家的负责人。 我们这次的交流中聊了很多关于投资,创业,职业转型的选择和过程的痛苦,聊了他如何从一个连产品原型图都不会画的投资人,门外汉,到现在能带一百多人的团队打胜仗的电商事业部负责人。 在现在这个时代下,对于很多在考虑职业方向的投资同行,年轻朋友们,希望我们的交流能给你一些启发,一些鼓励。 嘉宾:蜂享家(鲸灵集团旗下社交电商平台)负责人,杜暮雨。 录制地点:鲸灵公司。 片头音乐:happy ending,歌手Dept 我是佩妮,一个只说真话的创投人。 小红书@佩妮小阿姨 公众号@佩妮penny的世界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