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Nelly(新浪微博:@林奶粒) 筱狸 【音乐】 urban jzzzhop(ContrastAudio) 鹿港小镇,罗大佑 【logo设计】杨文骥 【音乐编辑】Sway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刘怡,《战争史研究》副主编、《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时间轴】 [04:00]民间军事刊物的鼻祖人物陈朴5月份去世 [07:30]1999年成为中国军迷的大年 [08:20]陈朴参与《兵器》杂志创刊始末 [15:20]版权问题始终困扰民间军事刊物 [18:30]一炮打响的《战场》和它的死亡 [21:50]定价过高的《巡航者》 [24:20]陈朴、阎京生和《战争史研究》的诞生 [28:20]早期民间军事出版者的群像 [30:40]军事刊物和BBS的黄金时代 [32:25]BBS在小众化与大众化之间的取舍 [42:50]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更容易遭到一扫而空 [48:00]假使没有陈朴,就不会有另一个人实现他的事业 【音乐】 逝去(蔡蓝钦,文艺复兴青年)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庆斌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Nelly(新浪微博:@林奶粒) 小李 【音乐】 urban jzzzhop(ContrastAudio) 【logo设计】杨文骥 【音乐编辑】Sway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Lambda,密码朋克爱好者,比特币玩家,码农 沙青青,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豆瓣ID:BBpanda) 【时间轴】 [03:10]Lambda入局比特币挖矿的故事 [06:45]密码朋克邮件组的诞生 [10:05]中本聪信徒们的宗教化 [13:30]央行放水与比特币创史区块的隐喻 [19:40]以太坊及各种「币」 [23:15]北美硬核码农对中本聪思想的坚持 [26:10]国际币圈的几个段子 [32:00]N号房间事件与门罗币 [36:50]比特币世界潜在的危机 [38:10]矿工与比特币开发团队的算力之争 [43:10]超级大国对比特币的威胁会成真吗? [49:40]赛博朋克传统与「邪恶的科技巨头」 [54:25]沙青青和Lambda各自推荐几部作品 【音乐】 Maria My Own(Los Índios Tabajaras,Maria Elena - The Best Of)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庆斌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 》,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古诺亚,在尼日利亚的中国创业者 Roger,前华为雇员、目前与古诺亚共同创业 【时间轴】 [04:10]「非洲的犹太人」与广州风波 [07:45]拉各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拥堵的城市 [10:20]运输工会在尼日利亚的地位举足轻重 [16:15]Roger与一位「教父」的谈判 [20:45]去非洲做传统资源型创业的环境凶险 [26:50]拉各斯的交通广播里谈论中尼比较 [29:45]小费问题和对非洲的妖魔化 [32:55]国内对非洲问题研究依然不够 [36:45]「瑙莱坞」与功夫片情缘 [49:30]南非与尼日利亚对比 [55:05]马云在非洲的影响力大过马斯克 【音乐】 Africa(Marcus Warner,Liberation)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622 (adagio)(John Barry,Out of Africa (Re-recording))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庆斌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权小星,东方卫视驻韩记者(新浪微博:@首尔星河湾_koreatong) 梵一如(新浪微博:@梵叔·番薯·梵一如) 【时间轴】 [02:40] 韩剧的脱胎换骨让主播深受震撼 [07:25] 奉俊昊被邀请到青瓦台吃炸酱面 [14:45] 初代引进韩剧与韩剧的狗血化转型 [18:05] 全斗焕时代下意识地放宽了文化政策 [21:30] 金大中时代是韩国影视的振荡期 [26:10] 韩国电影的反日传统与李舜臣情结 [37:15] 「386一代」和他们的社会意识 [39:40] 权小星回忆与奉俊昊的聚餐 [42:45] 左翼情绪弥漫在韩国电影圈 [52:50] 《浪漫的体质》背后是JTBC对三大台的挑战 [55:50] 韩流对土耳其和拉美地区的强大输出能力 [1:01:15] 韩国和日本的文化输出战略差异 [1:07:30] 韩国影视辐射能力和黄金时代的香港对比 [1:10:30] 中国自媒体过度夸大「财阀」在韩国的影响力 【音乐】 人间课堂Extracurricular OST Theme Opening 흔들리는 꽃들 속에서 네 샴푸향이 느껴진거야(张凡俊,멜로가 체질 OST Part 3)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庆斌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 、Spotify、小宇宙App 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今年5月8日是著名歌手邓丽君女士离开人们25周年的日子,我们用这期节目,来回顾这位伟大歌手不太为内地听众所知的一面,即她在高手如云的日本歌坛发展的故事。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沙青青,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豆瓣ID:BBpanda) 顾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典947》节目主持人 【时间轴】 [03:25]在东京郊外的青梅小镇邂逅邓丽君 [06:55]邓丽君赴日的时代背景 [08:30]从宝丽多唱片到金牛宫唱片 [17:20]「护照风波」和「避风头」 [23:25]邓丽君与昭和时代其他歌姬的区别 [27:50]偶像产业与传统曲风 [30:30]日本的音乐审美问题 [37:35]民歌运动和邓丽君 [38:50]老上海音乐和今天的关系 [42:10]华人歌手赴日潮的衰落 [44:30]香港文化辐射全亚洲的时代 [51:10]邓丽君与改开 【音乐】 空港(邓丽君,空港) 真夏の果实(邓丽君,思君集)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庆斌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主持】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嘉宾】 嘉宾:吴畋,《制胜的科学》《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译者 [04:40]卷入命案的学者奥列格·索格洛夫 [12:50]「排队枪毙」背后的社会原因 [14:30]三十年战争与明清战争之比较 [17:50]英国人吹起了古斯塔夫神话 [21:10]俄国军队对于欧洲形势的介入 [25:40]俄土战争:独眼龙打瞎子 [31:05]克里米亚战争和俄军弱点的暴露 [35:15]1860s:改革巨人们纷涌而至 [38:20]吴畋评价日俄战争中的俄军表现 [44:00]俄国的一战是从1914开始到1945结束 [44:50]恩格斯对俄国的偏见 [50:30]法国元帅福煦发出的灵魂拷问 【音乐】 如歌的行板(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Oregon Symphony / James DePriest,Tchaikovsky Overture 1812)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庆斌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 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主持】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钱老板(微信公众号:@酒壶和点唱机) 戴鸿靖(微信公众号:@佛门太闲) 【嘉宾】 喜北,美食评论人(微信公众号:@觅食) [03:20]《东京大饭店》展示了一个极具真实感的高端餐饮行业 [06:15]国内媒体也曾效仿过NYT、FT等,将饮食元素纳入报道 [07:40]喜北受著名美食评论家Peter Wells吸引进入食评写作 [11:45]何谓Fine Dinning餐厅? [12:40]玉芝兰与邓记代表了两种精致中餐的发展方向 [18:20]拥有多元饮食文化的纽约在食评人眼里很难称得上美食之都 [20:20]唐阁餐厅的摘星与降星 [21:30]喜北如何看待新荣记成为北京米其林榜单的大赢家 [25:30]饱受诟病的米其林榜单和它的意义 [33:25]必比登榜单带来的广泛质疑 [35:45]和老板签对赌协议的新加坡厨师 [36:55]背靠资本的高端餐厅容易存活 [39:10]退出米其林评选的大厨们 [40:20]「50 BEST」是一个更行业内的榜单吗? [42:50]近期变故让大量餐厅出现空位 [43:50]不同的Fine Dinning餐厅如何思考外卖这件事 [47:15]依赖游客的欧洲高级餐厅正在遭受严重打击 [49:10]米其林对中餐具备鞭策作用毋庸置疑 [53:35]唐鲁孙、逯耀东式的中式饮食写作能否在专业食评里兼容 [56:20]喜北推荐几本和食评有关的书籍 【音乐】 モダン・タイム(I Re'in For Re'in,プラスティック・ジェネレイション) 世事何曾是绝对(卢冠廷,经典珍存版)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庆斌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主持】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嘉宾】 沙青青,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豆瓣ID:BBpanda) [04:30]NBC上线Peacock,美国流媒体格局重回战国时代。 [05:30]FOX失宠,One America News Network上位 [10:20]VOA被白宫狂喷「吃X饭,砸X锅」 [13:45]播客被禁的背后,如何区别信息与观点 [16:40]美国左翼与右翼的舆论阵地截然不同 [21:20]沙老师认为美国电视新闻从业者「劣化」现象明显 [25:20]电视圈大换血导致经典节目青黄不接 [29:30]目前美国最大的假新闻受害者是比尔盖茨 [30:55]CNN采访莫斯科在非洲的网军培训基地 [33:40]莫斯科始终是美国政府精英心中第一大患 [37:55]冷战胜利后美国舆论反制阵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40:10]《最响亮的声音》与传统福克斯审美 [43:25]RT的前世今生 [50:20]全球的通讯社原本就以信息可靠程度分三六九等 [51:20]反看国内媒体及舆论场的问题 [58:55]一位打算退订NYT的朋友 [1:00:40]播客在NYT重振旗鼓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06:15]《华盛顿邮报》选择拥抱科技巨头 [1:07:40]美国电视媒体的转型表现不如纸媒 [1:12:15]学会适应假新闻时代的新生活 【音乐】 Viva La Vida(2Cellos,2CELLOS) Television Man(Talking Heads,Brick)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主持】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嘉宾】 陆大鹏,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外文译者。代表译作“地中海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微博:@陆大鹏Hans ) [03:35]基思·罗威在1990年的抗税暴乱中 [04:40]人头税是英国历史上的敏感话题 [06:10]黑死病和百年战争间接促成了1381年起义 [12:35]瓦特·泰勒起义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21:40]小国王的童年阴影和暴君养成 [27:10]陆大鹏推荐《空王冠》剧中的理查二世 [30:10]英德贵族阶层的分道扬镳 [36:00]农民起义的东西方差异 [38:55]假如斯巴达克斯能够成功? [41:40]英国王室的血缘延续性接近一千年 [45:10]《中国人口史》与《中国救荒史》 [47:30]哥伦布大交换与农民起义发生率 [50:05]陆大鹏的个人创作计划 【音乐】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Santana / Yo-Yo Ma / India.Arie,Guitar Heaven: The Greatest Guitar Classics Of All Time (Deluxe Version)) Chalkboard James(Alison's Halo,Eyedazzler 1992-1996)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庆斌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和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